目录
1,夫妻自己签的婚姻忠诚协议有法律效力吗,需不需要见证人

夫妻自己签的婚姻忠诚协议没有法律效力,没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当然也就不需要见证人。 一、根据《婚姻法》第四条规定: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二、“忠诚协议”没有违反公序良俗,不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仅仅是夫妻间道德义务的体现,不具备法律条文规定的法律义务和效力。
2,夫妻之间签的忠诚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夫妻之间签订的忠诚协议是在夫妻双方自愿平等的情况下签订,协议是夫妻双方的对内约定,协议的内容不损害或者对抗他人,不限制人身关系,是有效的;有效的协议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3,协议是否需要公证
协议如果是当事人依法订立的,不需要公证。依法成立的合同,一般自成立时生效,不需要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果当事人需要公证机构来证明该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也可以申请公证。【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条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4,协议书可以公证吗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相关规定,协议书也可以公证。公证是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程序,其目的是避免权利和义务所涉及的个方面之间可能发生的民事纠纷,从而能够有效的保护当事者的正当权力和利益不受侵害。【法律分析】协议书可以公证,公证是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程序。公证的目的是避免权利和义务所涉及的个方面之间可能发生的民事纠纷。协议公证至少需要相关协议、身份证件等其他证据材料,具体需咨询公证处,以公证处回复为准。(一)自然人的身份证明,法人的资格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其他组织的资格证明及其负责人的身份证明;(二)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代理人须提交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代理人须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三)申请公证的文书;(四)申请公证的事项的证明材料,涉及财产关系的须提交有关财产权利证明;(五)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关的其他材料。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二条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第三十七条 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前款规定的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构。
5,协议书必须要公证吗?
协议书并不是必须公证才有效,只要符合法定生效条件就有效。法定有效条件有:当事人订立协议是真实的意思表示;订立协议的当事人必须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协议的方式有书面或口头或其他法定形式;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法定其他条件等。【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