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杨开智对毛岸英有救命恩,建国后要官做,毛泽东:不要使政府为难
杨开智对毛岸英有救命恩,建国后要官做,毛泽东:不要使政府为难
提示:

杨开智对毛岸英有救命恩,建国后要官做,毛泽东:不要使政府为难

杨开慧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早在1929年3月,她在给堂弟杨开明的信中写道: 杨开慧被捕后,关押在长沙司禁湾陆军监狱署。杨开慧母亲向振熙老太太和哥哥杨开智万分担心,两人商议后,决定请杨昌济生前好友帮忙。杨开智的努力有了回报,章士钊、蔡元培、谭延闿等人联名向南京国民党当局致函,要求释放杨开慧。 杨开慧遇害一个多月后,毛泽东才从一份长沙当地的报纸上获知这一噩耗。毛泽东当即给岳母向振熙写了一封信,称“ 开慧之死,百身莫属! ”杨开慧遇害后,毛岸英和保姆陈玉英在杨开智等人的营救下,得以幸存。毛岸英出狱后,杨开智将他安排住在家中,跟外婆、弟弟毛岸青和毛岸龙一起生活。 然而,敌人是不会放过毛岸英三兄弟的,他们之所以释放毛岸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能“顺藤摸瓜,抓获毛泽东。”杨开智为了保护这3个外甥,耗费无数心力,整整一年多时间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生怕有人突然来到家中逮捕他们。 1931年初,杨开智终于跟上海的毛泽东二弟毛泽民取得联系,决定将3个外甥送到上海由党组织来抚养照顾。当时从长沙到上海要穿过无数个白色恐怖区,如何才能保证3个外甥的安全呢? 杨开智安排得非常细致,李崇德圆满完成了任务,将3个外甥顺利送到上海。所以,杨开智对毛泽东是有大恩的,对毛岸英更是有救命之情。中国有句老话,“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建国后,当杨开智请求毛泽东帮忙安排工作时,已经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毛泽东,面对这个“亲情关”又将如何应对? 毛泽东和杨开智的关系很特别,杨昌济既是毛泽东的岳父,又是他的恩师。相比儿子杨开智,杨昌济把更多的期待寄托在自己这个学生身上。当杨昌济还在湖南一师教书时,毛泽东经常来他家中,年少的杨昌济对毛泽东也颇为熟悉。 1921年,杨开智考取了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今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科。在读书期间,杨开智在邓中夏的帮助下,成为共产主义运动追随者之一,他和乐天宇、蒋文在学校里创办了 社会 主义研究小组,成为该校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组织。 对于为何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杨开智自己是这样说的:“ 由于我的父亲、胞妹、堂弟都是思想先进、富有革命人生观的烈士,过去受了他们的感化,加之常常听到先父的得意学生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等革命同志的言论,因此,我早有革命意识。 ” 除了支持毛泽东和杨开慧从事革命运动外,杨开智也慷慨解囊,直接用个人财力来支持毛泽东。比如1920年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创办了长沙文化书社时,杨开智就出了不少钱。从大学毕业后,杨开智先是来到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工作一段时间,期间多次参加学生运动。1927年,杨开智回到湖南,担任常德森林局局长。3年后,杨开智开始教书,来到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担任助教。 从1932年开始,杨开智一直在长沙从事茶叶生产方面的工作,直到新中国成立。杨开智还以实际行动支持革命,1938年他将自己唯一的女儿杨展送上延安,结果21岁时壮烈牺牲。可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杨开智都是烈士家属,给他安排一份工作不为过。 毛泽东收到杨开智来信,既高兴又悲伤。高兴的是岳母还健在,悲伤的是杨展早已牺牲了。思考了好几天,毛泽东写了一封回信: 据《毛泽东年谱》统计,从1949年10月至1953年12月底,毛泽东亲笔回复亲人各类信件有170封,这里面有不少要求安排工作的,结果都被毛泽东拒绝了。毛泽东的原则是寄钱寄物可以,接他们来北京看看也可以,安排工作则办不到。 在湖南毛泽东遗物陈列馆里,就有一封毛泽东回绝外婆家15人请求“照顾的”信,毛泽东在信的页眉位置批示:“ 许多人介绍工作,不能办,人们会说话的。 ”毛泽东还对身边秘书说:“ 凡是要求到北京来看我的,现在一律不准来。来了也不见。凡是要求安排工作的,一律谢绝,我这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 ” 毛泽没有预测错,杨开智很快又来信了,这一次是请他帮忙介绍工作,通俗来说就是要个官来做。开国大典结束第9天,毛泽东正式回复杨开智: 看到没有?毛泽东直接拒绝了杨开智,可以说是“毫不留情!”毛泽东写完这封信后,又给湖南省军政委员会委员、长沙军管会副主任的王首道发了一封电报,提醒他:“ 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其老母如有困难,可给若干帮助。 ” 不难想象,杨开智在接到这封信时,他内心一定颇为失望的。杨开智想法很简单,“安排一个工作对毛泽东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为何就是不答应呢?”杨开智不甘心失败,这一次他决定请人帮忙说情。 向立三想来想去,决定还是让毛岸英来出面,于是给毛岸英写了一封信。毛岸英很快回信,杨开智再一次失望了。毛岸英在信中写道: 毛岸英这封信很长,上面只是其中一段,他跟父亲毛泽东一样,反对为个人、家人、亲友谋取私利。接连碰了钉子,杨开智最开始不理解,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明白毛泽东的良苦用心,从此不再提给他安排工作事宜。 长沙刚解放后,王稼祥的妻子朱仲丽回长沙探亲,毛泽东获悉后第一时间找到她。毛泽东请朱仲丽把一件皮大衣带给岳母向振熙,还带去一封亲笔信: 朱仲丽在代表毛泽东看望向振熙时,转达了毛泽东一个口信,“杨老太太,主席想安排人接您去北京,由他亲自来照顾您。”向振熙非常感动,这个孩子果然没有忘记自己,奈何年事已高,加上北京是自己的伤心地,当年杨昌济就是在北京病逝,就委婉拒绝了。 1950年5月,向振熙将迎来八十大寿。毛泽东非常关心岳母的寿宴,就让毛岸英代表自己回长沙祝寿。毛岸英也很激动,当年如果不是外婆和舅舅,自己很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了。 看到眼前外孙毛岸英一表人才,向振熙非常高兴。在几天的相处过程中,向振熙不停地对毛岸英说:“ 岸英,别看你的爸爸是一个大人物,他也有一颗平常人的心。当年我给他做些好吃的,现在年龄大了,无法再做了。 ” 杨开智看到毛岸英也很开心,可一想到自己的女儿杨展早已牺牲,他眼泪总是止不住流下来。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后,毛泽东又多次派次子毛岸青前往长沙看望外婆,两家友谊并没有因为杨开慧早早离世而有所衰减。 1962年11月15日,向振熙在家乡安眠去世。当天,毛泽东就发去了亲笔唁电: 晚年的杨开智更能体会妹夫的不容易,他明白妹夫拒绝自己根本不是“绝情”,而是身不由己,更是一名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对于自己的夫人杨开慧,毛泽东终其一生都没有遗忘。1957年6月,保姆陈玉英来到北京。两人自1927年一别,已经过去了30年时间。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毛泽东一看到陈玉英就说: “开慧当年一直支持我的,她跟我吃了不少苦。杨家对我的恩情很大,开慧的牺牲也是很壮烈的,她是在孩子旁边牺牲的。现在我见到你,就像再次见到了开慧一样,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家人了,希望你以后经常来北京看看。”

杨开智曾保护毛岸英,建国后写信求工作,毛泽东:不要有任何奢望
提示:

杨开智曾保护毛岸英,建国后写信求工作,毛泽东:不要有任何奢望

1949年8月份,身在北京的毛泽东收到了来自老家湖南的一封信,信是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寄来的,信上的字迹让他倍感亲切。 杨开智是恩师杨昌济唯一的儿子,是儿子岸英、岸青的舅舅。这些身份,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事实上,抛开这份亲属关系,杨开智和毛泽东还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关系。 1914年,16岁的杨开智还在长沙上中学时,就经常能看到毛泽东来家里找父亲。那时候,父亲经常在他和妹妹面前夸毛泽东,说他志气很高、又有才华。 父亲是个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一生桃李满天下,他的话兄妹俩深信不疑。接触一段时间后,杨开慧成了毛泽东的恋人,杨开智成了毛泽东的“小跟班”。杨开智比毛泽东小5岁,他没事就爱跟着毛泽东、邓中夏等大哥们四处参加学生活动。 就在杨昌济的书房里,这些决定为风雨飘摇的中国努力的年轻人,一起谈论着家国天下事。那时候,他们都是那么意气风发,神采飞扬。洋溢在他们之间的,有热血、有友情、有亲情…… 那时候毛泽东还没有娶杨开慧,但杨家人已经把他当成了亲人。到1920年,杨昌济老先生离世时,毛泽东已经以家属的身份致悼词,并与22岁的杨开智一起扶柩南下。 如今29年过去了,看到杨开智从湖南老家的来信,毛泽东心里却并不轻松。因为杨开智在信里虽然有一堆寒暄的话,但重要的信息点就是3点:第一,岳母杨老太太还健在;第二寻问毛岸英、毛岸青两兄弟是否安好;第三,寻问女儿杨展的下落。 对于前两点,毛泽东自然是很开心的。老太太还健在,他还有机会替已经牺牲的爱妻杨开慧尽孝;岸英、岸青两兄弟此时也都很好,也十分相信外婆和舅舅等人。只是第3件事,毛泽东不知如何答复。 杨展是杨开智唯一的女儿,也是杨家后代里唯一的女娃娃。对于这个孩子,毛泽东印象很深,1939年他在延安考察根据地的教育情况时,就见过这个小丫头。她真的很像姑姑杨开慧,短短的头发,就连笑起来都和姑姑一样阳光。 那时她还是根据地里华北联大的一名大学生,见到姑父,她一个劲儿地表决心:“我要跟姑姑一样,做一个优秀的革命战士!” 毛泽东知道,这个话她不只是说说而已,因为杨家人的性格他再清楚不过。可是他没想到的是,两年后杨展就在掩护战友时英勇牺牲了,那一年这孩子才21岁。 女儿都走了将近8年,在湖南等着孩子凯旋归来的杨开智却一直不知道。不是组织上不告诉他,而是杨展临终时交代过战友,要等到革命胜利时再把一切告诉父亲,她觉得那时候父亲心里能好受一点。 如今杨开智寻问女儿下落的信,已经摆在了毛泽东面前,他就是再不想回也得告诉杨家人事实。于是5天后,毛泽东回了这样一封信: 这一天是1949年8月10日。信写得挺简单,但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毛泽东的良苦用心。首先,对于老夫人健在,表达欣慰之情。其次,告诉孩子舅舅,外甥一切都很好。而后才把杨展的死讯告诉杨开智,“为国牺牲”、“光荣”是对小姑娘最好的肯定。最后,告诉杨开智如果家里有什么困难一定要说,自己能帮一定会帮。 我们如今已经不知道杨开智收到这个信时,会陷入怎样的悲痛中。51岁得知女儿已经牺牲8年,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该有多难熬! 这时候长沙刚刚解放,当初离开家乡为国拼命的年轻人,都陆续地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路上随处可见拥抱在一起的亲人们,他们中有的人是失散多年后再见的兄弟,有的是多年不见的父子、母子。而昔日热闹得很的杨家,却显得格外冷清。 杨家本是长沙的名望望族,杨昌济老先生曾是教育界的红人,先后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和北大任教。1920年杨老先生过世时,京城名流蔡元培等人都来参加葬礼。 而如今的杨家,对杨开智来说是何等凄凉。妹妹杨开慧在1930年被11月被死在了湖南军阀手上,年仅29岁,死前面对敌人的百般威逼利诱她说:“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女儿杨展,21岁就死了在了日本人的手上,死前仍对战友说:“你们先走,不用管我……”。 想到这些,看着冷冷清清的杨家大宅,杨开智在许久多后给毛泽东回了一封信,那时已是建国后了。信的原文没有保存下来,但我们可以从毛泽东给他的回信里,大概猜到杨开智写的内容。毛泽东是这样回复他的: 毛泽东这封信的是1949年10月9日写的,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9天。这一次,没有了第一封信的那许多寒暄,也没有了那些温情的一面,甚至还有些严厉。 很显然,杨开智在上一封信的主要内容是希望已任主席的妹夫,能给他安排一份好工作,最好是能到北京工作。而毛泽东在回复里直接用上了“不要有任何奢望”这样的字眼。 看到毛泽东这样的回复,很多人应该会想到一个成语:不近人情! 毕竟杨开智不只是一个沾亲带故的外人,他对毛家是有恩的,在艰难岁月里,他屡次出手襄助毛泽东一家。 毛泽东和杨开慧1920年冬天结婚后,曾多次到板仓进行革命活动,每一次遇到危险时,杨开智都为他们打掩护。晚年毛泽东提到那时候的事,还记得很清楚,他说:“我从后门竹山跳进来的,开慧走前门”。从这样的细节描写,我们能感受到那时候有多危险,若非杨家人相助,后果不堪设想…… 1927年8月,毛泽东要去一线指挥秋收起义,与杨开慧母子3人不得不分开。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杨开慧都是住在娘家。那时候湖南军阀何键对毛泽东恨之入骨,抓不到他就一直想着抓他的妻儿,当时的赏钱已经开到了1000银元。在这种情况下,杨开慧和3个儿子于10月份被密探发现,逮捕入狱。 对于这一切,毛泽东是毫不知情的,这时候最着急的是杨老太太和杨开智。为了救妹妹,杨开智带着年近60的老母亲,一起求南京城里的名流们帮忙。 求人办事本来就不容易,何况是求这些人帮一个女共产党,这其实就意味着要让他们冒险。但是冲着已故杨老先生的名气,也带着几分对这杨家这母子俩的同情,当时几位德高望重的人士都出来帮忙说情。这其中包括位高权重的章士钊和谭延闿,文化名人蔡元培等人。 他们联名向国民党当局致函,让他们一定要保住杨老先生唯一的女儿。杨开智此举是聪明的,这些人在当时都是很有影响力的,他们的联名信给了当局很大的压力,不得不致电何键,让他缓刑。 何键虽然恨毛泽东,但还是不得不给南京方面面子,于是他对杨开慧设了一个最低的要求:“只要答应脱离共产党,离开毛泽东,就能放了你和孩子”。杨开慧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她宁死也不肯背叛信仰和爱人。 多年后提到杨开慧的死,很多人都只看到她自己不怕死的一面,却忽略了她还是3个孩子的母亲。当她不肯向敌人妥协的同时,其实也就是将同样让关在牢里的3个孩子,至于险境中。对一个母亲来说,这种苦楚远比自己丢了性命更痛。 好在,她身后还有哥哥和母亲。1930年11月14日,得知妹妹英勇就义后,杨开智便四处奔走,誓要护3个外甥周全。在多方努力下,敌人真的把3个孩子放了。狡猾的敌人想的是,说不定能通过这3个孩子能把共产党人引出来,放长线钓大鱼。 狱中的3个孩子,最大的毛岸英8岁,最小的毛岸龙3岁。在他们最无助的时候,来到监狱门口把他们接回家的,正是舅舅杨开智和外祖母。其实从杨开智决定亲自去接外甥回自己家时,他就已经料到了接下来他们全家将活在白色恐怖中。要抓他们的人太多了,有要想找毛泽东报仇的散兵,有各种特务,各类军阀,谁叫他们是毛泽东的孩子。 为了保这3个外甥,杨开智付出了许多。27岁从农业大学毕业后,他一直都有体面的工作,先是回湘任常德森林局局长,后来又任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助教。但是自从冒险接了外甥后,他什么都顾不上了。他和妻子狠心地把10岁的女儿杨展送到外祖父家,一起带着外甥四处避难。 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里,杨开智晚上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生怕突然会有敌人冲进来,白色恐怖一直伴随着他们。有一次,他们逃到一个亲戚家,人家打开门一看到3个孩子,就赶紧关上了门,再也不肯开门。 一个堂堂的知识份子,落魄至此,成为了人见人躲的人,出身名门的杨开智从来没觉得日子这么艰难过。可是有什么办法呢?这是妹妹的骨肉,血浓于水,如何能抛得开? 1931年春天,杨开智终于联系上了中共上海地下交通组织。孩子的叔叔毛泽民让杨开智尽快把他们送到上海,交给组织照顾。 这可难坏了杨开智,怎样才能保证外甥们在路上不被发现?怎样保证他们的安全?他做了详细的计划。 为了减小目标,他不能自己亲自去,只能让60多岁的母亲和妻子,假装带着3个孩子去上海探亲。一行人先乘火车到了武汉,然后又从武汉坐轮船到上海,终于把孩子顺利地交给了组织。就这样,杨开智和妻子、母亲一起,护住了主席的孩子。 中国人是最讲有恩必报的,对毛家有恩的不只是杨开智,还有他的父亲。杨昌济老先生在世时,就视毛泽东为得意弟子。1915年毛泽东在湖南上学时,因为发起了驱逐校长张干的运动 ,差点被开除学籍。这时候是杨昌济仗义执言,力保了他。 后来杨老先生病重在床时,还颤巍巍地拿出一直带着身上的怀表,交给毛泽东,告诉他: 望着病重的恩师,毛泽东含泪接过怀表,十分坚定地表示:“先生,您放心!我会对她好的”,这是他作为一个准女婿对岳父大人的承诺。他家是名门望族,而自己只是一个农村来的穷小子,肯把女儿嫁给自己是对他最大的认可。 可是,最后杨开慧还是为了信仰死在了敌人手上。得到消息的毛泽东,曾给杨家写了封信,信中写道: 这种内疚和歉意,是对所有杨家人说的,其中已故恩师,年迈的岳母,也包括从小宠爱妹妹的杨开智。 既有恩情,又有歉意,毛泽东为何就是不肯给杨开智谋一个好差事呢?难道是因为杨开智真的是一个没有能力的庸才吗? 不可能!杨开智1898年出生于长沙板仓,从小在父亲杨昌济的教育下成长,他自幼刻苦学习,和妹妹一样也是进步青年。后来他也凭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也就是如今的中国农业大学。在学校期间,他还参加了各种进步活生的活动。毕业后,他甚至担任了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重要职务。抗战期间,他才回到湖南从事农业、林业等生产技术工作。在工作岗位上,他也一直兢兢业业,没有出过差错。 可以说,不管从哪个方面讲,毛泽东如果把杨开智调到北京工作,都是说得过去的。杨家对他恩重如山,杨开智是烈士家属,妹妹和女儿都为国家牺牲了,他自己也是大学学历,有过多年农林业的工作经验。他虽然不如父亲那么牛,但在当时怎么也算是一个优秀的人才,这样的人在北京谋个一官半职,谁能在背后说三道四? 但毛泽东就是不同意。他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不能开这个搞特殊的口子!不然以后这种事,就会成为一种风气,有一个就会有第二个。 据《毛泽东年谱》的统计,在1949年10月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毛泽东回复各类亲朋好友的信约有170封。来信的内容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就业有困难,一个是经济上有困难。 这些人里有韶山冲的毛姓亲戚,小时候和毛泽东一起长大的堂兄、堂弟等人;也有一些在各地求学时认识的同学和好友。对于这些信件,毛泽东没有办不回的。 革命虽然胜利了,但他身边的亲人们却越来越少。父母早已离逝,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都先后为国牺牲,他们都没有看到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天。 而如今给他写信的这些人里,多数都是他最亲的人,他很珍视。更何况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他都有过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这些信,他基本都回复了,只是内容上最常见的是以下字眼: 拒绝得很坚决,但为了缓和语气,毛泽东往往会在这些字眼前后加上“来信收到,甚慰”,后面加上“以为然否”。 不能助长攀亲的作风、不能搞特殊、不能搞裙带,这是毛泽东的原则,不管是再亲的人,在这件事上他都一视同仁。所以这些亲朋碰壁后也都没有怨言,毕竟主席不是针对某一个人,他连自己的大舅哥都没有格外照顾。 在给杨开智回了信后,毛泽东怕地方上会因为他的关系主动照顾他,还给当时长沙军管会副主任的王首道写了了这样一封信: 主席都这么说了,王首道自然会按规矩办事。所以解放后,杨开智就一直在湖南从事农业技术研究方面的工作。对此,杨开智没有怨言,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任劳任怨,发挥自己的特长,也从不以毛泽东亲属的身份自居。 事实上,笔者相信杨开智当初提出要去北京的要求,并非为自己图名图利,已经年过5旬他或许只是想带着母亲上京去工作。妹妹和女儿都不在了,家里冷冷清清的,没有一个晚辈。正如他给毛泽东的第一封信里写的,他和母亲都想念毛岸英兄弟,去了京城他们还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于这一点,毛泽东其实是很清楚的。对于杨家人,他一直都是善待的。就在拒绝杨开智的请求7个月后,1950年5月,是杨老太太的80大寿。日理万机的毛泽东没有忘记这个日子,他自己没办法前去,就让儿子毛岸英前去替自己拜寿。毛岸英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外祖母和舅舅一家,他活不到今天。 这次拜寿,毛泽东亲笔写了这样一封信,让儿子带去: 信开头的尊称是“杨老太太尊鉴”。老太太看到这样的信,开心得很,这孩子还没忘了自己。她想起了30多年前,那时候毛泽东和杨开慧还在热恋,经常往杨家跑,那时候丈夫还在,儿子杨开智还年轻。想起这些,他对毛岸英说:“过去我常给他做些好吃的,现在不能做了……” 是的,那时候当年轻人在书房讨论国家大事时,她经常给他们做些好吃的,毛泽东总是夸师母做的东西好吃。 自这以后,毛泽东经常让两个儿子回长沙探望祖母和舅舅。1962年11月,69岁的毛泽东接到了杨老太太离世的噩耗,悲痛不已。彼时身体也大不如前的主席,给杨家人写了最后一封信,信还是写给杨开智的: 随信一同寄去的还有500块钱,这是主席的一片孝心。两次强调“两家是一家”,让杨开智感动不已。战争夺去了毛家和杨家几位亲人的生命,但很多感情并不会随着他们的离去而改变。 13年前,自己求工作被严词拒绝,但妹夫毛泽东其实从来没有忘记杨家,也没有忘记他妹妹杨开慧。这些年里,毛泽东一直按月给母亲寄生活费,从来不曾间断过。他明白妹夫只是公私分明而已,杨家的所有人他都记在心里。对杨开智来说,或许这就够了。 晚年的杨开智,一直独自居住在长沙的旧居里,这里是杨家人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旧居的大门上挂有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板仓杨”3个大字。在堂屋的墙壁上,整齐地挂着几排照片:有父亲杨昌济,有妹妹杨开慧……路过这里的人们,时不时会探着脑袋朝里面看看,懂事的孩子们还会对着他鞠上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