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大臣阿灵阿是怎么死的?
得病而死。 阿灵阿在康熙五十五年三月,得疾,即遣御医调治,复赐御制药教以调养,康熙又亲占易卦甚吉,特谕晓之,后病稍愈。 康熙驾至边外,病之好坏令每日奏闻,不时遣内侍看视。因服药无效,不思饮食,康熙命二公主(固伦荣宪公主)制饭赐之。 围内所得狍鹿等鲜物赐之。时有西洋名医奉诏看视。至十月二十一日卒,享年四十七岁。 扩展资料: 阿灵阿是康熙重臣宠臣,是雍正朝罪臣,虽然他并未活到雍正朝。 雍正二年,世宗召诸大臣谕曰:“本朝大臣中,居心奸险,结党营私,惟阿灵阿、揆叙为甚。温僖贵妃逝世,殡朝阳门外,其举家在殡所持丧。 与兄法喀素不睦,欲致之死,乃播蜚语诬法喀,法喀以闻,上震怒,夺其职,仍留公爵。(然而这件事除了雍正自己在上谕里说和他编的圣祖实录里记录,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佐证,康熙起居注没有任何记载。 有意思的是,家谱记载,法喀反而不知何时被革除公爵在康熙年间再也没有恢复,而法喀的三个儿子除了少年为护军,之后一直在家闲散,在康熙朝的大多数时间没有任何职位,而这三个儿子两人活到乾隆年间。) 当年二阿哥之废,断自圣衷。岂因臣下蜚语遂行废立?乃阿灵阿、揆叙攘为己力,并蛊惑诸王是以日夜谋为造作无稽之谈相传闻,致皇考愤懑,莫可究诘,此朕与阿灵阿揆叙不共戴天之恨也。 阿灵阿子阿尔松阿柔奸狡猾,甚於其父。令夺官,遣往奉天守其祖墓;并将阿灵阿墓碑改镌‘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以正其罪。” 后面雍正还提到阿灵阿揆叙传播二阿哥不好的传闻,并且时人都以为他们附和雍正才传播的。这是一篇很长的谕旨,在最后雍正提到:“此二人之奸行非朕不能如此深知,非朕不能如此祥言,即有下愚不肖护党徇抵死不悟,而朕之旨已定此案,不特朕得以雪数十年积恨。” 四年,命诛阿尔松阿,籍没家产。妻子发遣宁古塔,后改发遣广西烟瘴地,入辛者库为奴。乾隆元年,以阿灵阿墓碑立祖茔前,墓已迁而碑尚存,命去之。妻子释令归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钮祜禄·阿灵阿
上下场是从哪里上从哪里下吗?
右“出将”;左“入相”
旧式方形舞台,出场、下场处各有一个门,右边一般为上场用,故名为上场门,常在门上有“出将”二字;左边一般为下场,故名为下场门,常在门上有“入相”二字。后来戏曲团体用惯了,也把新式舞台的的右侧副台侧幕口称为上场门,把左侧副台侧幕口称为下场门。
这里面的左右是演员为标准,也就是面向观众。
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