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染征袍透甲红谁写的
“血染征袍透甲红”是罗贯中写的。 一、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二、原文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三、译文 鲜血染红了战袍,在当阳谁敢与其争锋。自古以来单枪匹马冲出敌军救出处在危险境地的少主,只有常山的赵子龙才能做到。 诗句故事情节: 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赵子龙受命保护刘备的妻儿,但混乱中走散,赵子龙杀入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又杀入重围,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不到两个时辰,杀死曹营上将五十余人,得以杀出重围,救出幼主。
《三国演义》“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淮敢与争锋”,这句话称赞的是谁?
《三国演义》中“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淮敢与争锋”称赞的是赵云。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 扩展资料: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大军南下荆州,刘表次子刘琮先举州投降,然后才派人通知驻守樊城的刘备,刘备无力抵抗曹操,不战而走,路过襄阳时,城中十余万百姓自发跟随刘备,致使行军速度非常缓慢。 曹操派遣曹纯率领五千虎豹骑仅用了一天一夜,就在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危急之下,刘备丢下妻子和孩子,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逃跑,混乱中不见了赵云,有人对刘备说赵云往北边曹操那里去了,刘备直接用手戟打过去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 而后,赵云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此战之后,刘备便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 赤壁之战后,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赵范有一个守寡的嫂嫂姓樊,有倾国的美貌,赵范想将她许配给赵云。 但是赵云不同意,推辞说:“我们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 当时有人劝赵云接受这名美女,赵云回答说:“赵范是被迫投降的,心不可测,何况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后,赵范果然藉机逃走,而赵云则毫无牵涉。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在平定荆南四郡,又得到原属刘表的部曲万人之后,成为荆州牧,声势渐大,孙权建议双方结亲,刘备便娶了其妹孙夫人。 两年之后益州牧刘璋为防备曹操势力而向刘备求援,刘备便领兵三万入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并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管理军事事务。此时孙夫人放纵骄横,她从东吴带来的侍卫和官吏,也多有不法的行为。 刘备知晓后特命赵云掌管内事。孙权获知刘备西征益州之后,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回去,孙夫人趁机将刘禅也一并带走,幸亏赵云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