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幼儿急疹,幼儿急疹症状及图片
幼儿急疹,俗称玫瑰疹,古时中国又称奶疹、假麻疹,是一种常见于6个月到3岁之间幼儿的疾病。根据最近中国大陆的数据,此病发病率高达98.2%。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病情减轻,如无并发症可很快痊愈。 幼儿急疹症状: 1、发热 潜伏期1~2周,平均10天。多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生高热,体温39℃~40℃以上,高热初期可伴惊厥。患儿除了有食欲缺乏外,一般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 但亦有少数患儿有恶心、呕吐、咳嗽、巩膜炎、口周肿胀及血尿、极少数出现嗜睡、惊厥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枕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 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散在,直径2~5毫米不等,压之褪色,很少融合。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持续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没有脱屑和色素沉着。 3、其他症状 包括眼睑水肿、前囟隆起、流涕、腹泻、食欲减退等。部分患儿颈部淋巴结肿大。 图片: 扩展资料: 病因: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主要病因,绝大多数ES由HHV-6B型感染引起,极少由A型感染引起。幼儿急疹及发热性疾病中,B型的感染多见,在免疫抑制病人,两型感染均可见。其他少见的病因有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 HHV-6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科病毒的形态特征,病毒颗粒呈圆形,由16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直径90~110nm;外面由皮质粒组成皮质层,厚20~40nm;最外面覆盖一层脂质膜,表面有不规则糖蛋白突起。 HHV是1990年首次从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分离、此后又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体内分离出该病毒。病毒颗粒直径约200nm。HHV-7有囊膜。与HHV-6、CMV同属于β-疱疹病毒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幼儿急疹
什么叫急疹
幼儿急疹,中医称为“奶疹”、“瘙疹”,是周岁内婴儿常见的一种发疹性热病。临床特征表现为发热3~4天,继之热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称为“烧疹子”,是因出疹由发热而来,疹子一出病就好了。本病可由病毒引起,也可感染,通过呼吸道传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幼儿急疹虽属于自限性疾病,不经治疗可以自愈。但起病急骤、体温骤升,大都为39℃~40℃,高烧3~5日,常使家长提心吊胆。高热时患儿精神不振,食欲欠佳,甚至引起抽风;热度稍有下降,幼儿食欲与精神便可恢复正常。 上呼吸道流涕、咳嗽症状不明显,部分患儿可有腹泻或呕吐等症状。耳后可见淋巴结肿大,皮疹为斑丘疹,与麻疹及风疹的疹子相似,可见于身体各处,以颈部及胸背部为多,但皮疹较稀少,分批出现,24小时出齐,2~3天疹可消退,得一次后可产生免疫力,得两次者少见。 扩展资料 幼儿急疹的特点: 1、以突然高热起病,患儿体温在数小时内可上升到40℃或更高,持续高热3~4天后,体温可骤然下降。 2、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或稍后,患儿皮肤迅速出现淡红色斑丘疹,斑丘疹大多为分散性,全身各处均可见到,但面部及四肢远端较少。斑丘疹在1~2天后便迅速消退,不留色素沉着,亦不脱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幼儿急疹的中医治疗(保健园)
小儿高烧不退 小心玫瑰疹惹祸
1位居住在高雄1岁2个月大的男童,高烧4天体温高达39-40度,只能靠退烧药勉强退烧,没想到吃完退烧药后,全身却开始长出密密麻麻的小疹子,被阿嬷带往阮综合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非手足口症或药物过敏,而是常见婴幼儿出疹疾病─玫瑰疹惹祸。 小儿高烧数日不退,恐为玫瑰疹惹祸。 高雄阮综合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杨岱璟指出,玫瑰疹特征是没有明显病因突然发烧,通常会烧到摄氏39.5度以上,甚至高达40.5度,还会持续烧3-5天。因为会有暂时性脑压上升导致头痛,有些小朋友会有烦躁不安的现象。但和一般感冒不同的是,小朋友的精神与活力通常仍然不错,只是在烧退的同时,会出现全身性红疹。 杨岱璟医师表示,玫瑰疹1年4季都可能发病,尤以春天、秋天较多,大多发生在6个月至 2 岁的小宝宝身上;不过,小至2、3个月的婴儿,大到4、5岁的儿童,也有可能得到。但只要针对症状,给予支持性治疗3-5天后,出完疹子就可完全恢复健康,不但不会脱屑且不留下任何疤痕,可说是「来无影、去无踪」,病程就此过去。 另位,玫瑰疹不同于麻疹、德国麻疹之处,在于麻疹及德国麻疹都是在高烧最严重时长疹子,但玫瑰疹却是等退烧后,疹子才出现,通常躯干先出疹,再往头部及四肢长。虽然会让小孩子有发烧的现象,但玫瑰疹一般而言不会带给小孩不良的影响,只要即时接受治疗就能痊愈。
婴幼儿持续莫名发烧 玫瑰疹作怪
【本文摘自357期】 玫瑰疹是一项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就像它美丽的名字一样,虽然带有刺,但却不太伤人,所以,玫瑰疹虽然会让幼儿发烧,但却不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病后也不太留痕迹,也很少有后遗症。 在秋末冬初的时节,门诊中常见爸比妈咪带着身上出现密密麻麻小红疹的幼儿,有时会伴随着持续发烧、腹泻和食欲不振的情形,这样的症状多半是幼儿玫瑰疹的征兆。年龄多半是 5 、 6 个月大到 1 岁左右的婴幼儿,而 3 岁以内的幼儿,也是此症状的常见族群,爸比妈咪还是要特别留意。虽然可能还有年纪更大的孩童,会在特别容易发生的季节中罹患,但还是少数中的特例。 玫瑰疹的病源大多从一种「人类疱疹病毒第六型( Human herpes virus type 6 )」的病毒传染而来,典型的症状是 3-4 天退烧后,全身开始出现分散不成片的小小红疹子(就像是玫瑰花一般的粉红色)。玫瑰疹子大多从身体的躯干开始出现,连带到手部、颈部、脸部,甚至脚部也会有。 如同大多数的小儿疾病,玫瑰疹会经由空气、飞沫等传染途径,尤其若与患者同在密闭空间,被感染的机率更几乎是 100 %。一般玫瑰疹的潜伏期是 7-17 天,若幼儿在潜伏期后,无缘无故或突然发烧 3-4 天,且体温高达 39-40 ℃,那么,最有可能就是患上了玫瑰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