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自以为是是什么意思?
自以为是是什么意思?
提示:

自以为是是什么意思?

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自以为是 拼音:zì yǐ wéi shì。 释义: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自:清代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世人往往自以为是,自夸其能。” 近义词 执迷不悟 拼音:zhí mí bù wù。 释义:对事物分辨不清,坚持错误的观念而不醒悟。 出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你若执迷不悟,凭你石烂海枯,此中不可复出了。”

自以为是什么意思?
提示:

自以为是什么意思?

自以为是(拼音:zì yǐ wéi shì)是一个成语。 自以为是 最早出自于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尽心下》。 译文:自以为是指自己认为自己正确,形容主观不虚心的态度。主谓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成语寓意: 自以为是的人,往往盲目骄傲自满,满足于已有成绩,不认真学习新理论,不吸收新知识,不去研究新情况和深入思考问题,不接受新事物,最后害人害己,使自己陷入自危的境地,不能脱身。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便一个人再博学多识,他所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都不可能认识事物的全部。所以,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适应变化的局势,才能根据局势采取最恰当的举措,才能不断与时俱进。 成语典故: 一次,万章在同老师孟子闲聊孔子周游列国,到陈国后想回鲁国的事时,谈论了三种人:狂放之人,猬介之士和好好先生。 孟子对这三种人都是持否定态度。万章问孟子道:对好好先生,孔子竟然认为他是贼害道德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孟子答道:这种人,你否定他,却举不出他什么具体过错来,要批评他,也无什可批评的;他同流合污,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大家还都喜欢他,他也自以为是。但是,他所有这些,与尧舜之道都是相违背的。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孔子说过:他厌恶那种似是而非者,厌恶芳草,因为怕它把禾苗搞乱了,厌恶好邪小人,因为怕他把仁义搞乱了,厌恶花言巧语者,因为担心他把信义搞乱了,厌恶郑国音乐,因为怕它把雅乐搞乱了,厌恶紫色,因为怕它把红色搞乱了,厌恶好好先生,因为担心他把道德搞乱了,君子使一切事物返回到正道上来就可以了。而孟子所说的“众皆悦之,自以为是”则被后人用于形容人主观固执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