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卢斌文言文阅读翻译
卢斌文言文阅读翻译
提示:

卢斌文言文阅读翻译

1. 求《宋史卢斌传》文言文翻译 卢斌, 开封人。 在晋王官邸任书记官, 太宗即位, 补任殿直。雍熙( 984 ~987) 年间, 率兵驻扎霸州。 恰好宋朝率大军北伐, 朝廷令卢斌带领五千骑兵随曹彬抵达祁沟。这时契丹据河而守, 宋军缺水, 卢斌请求用千名弓箭手砍断敌人的防守栅栏, 契丹军队逃走, 于是调动军队包围守河敌军。 攻占涿州, 朝廷命令卢斌率万人戍守, 遇到粮食吃完, 大军将返回, 卢斌因而恳切进言:“ 涿州远在北方边境, 没有援兵, 也无军粮资助, 人丁散失, 坚守没有好处。如今如果退兵,必须与敌军交战后退兵, 一次战斗与长久坚守相比, 有百倍之利。” 又担心辽人趁机骚扰, 也应当加以防备。曹彬认为这样好, 就命令卢斌带着城中男女老少,抛弃狼山南回到易州。 卢斌迅速撤退,不再有军队驻守, 果然被契丹军乘虚而入, 其他大将都以违背军纪而被朝廷发遣, 卢斌也被传到枢密院审问情况, 太宗听到卢斌曾建议放弃涿州, 就不再追究,让卢斌担任霸州破虏军缘边巡检。端拱(988~989) 年间, 又任永兴军、华州巡检。 这时大强盗侯和尚、刘渥强取兴平、栎阳, 杀死捕贼官二人。卢斌率兵袭击, 边追边战, 抵达南山, 渡过渭水,到达凤翔, 又到耀州, 将盗贼全部擒获斩首。 由于这次功劳, 卢斌改任供奉官。奉召回京, 太宗亲自嘉奖慰问, 授。 2. 求《宋史卢斌传》文言文翻译 翻译:卢斌, 开封人。 在晋王官邸任书记官, 太宗即位, 补任殿直。端拱年间, 又任永兴军、华州巡检。 这时大强盗侯和尚、刘渥强取兴平、栎阳, 杀死捕贼官二人。卢斌率兵袭击, 边追边战, 抵达南山, 渡过渭水,到达凤翔, 又到耀州, 将盗贼全部擒获斩首。 任梓州、遂州等十二州都巡检使, 太宗告诫卢斌说:“ 川峡民情人心容易动摇,如果有敌人侵扰, 即使在其他州郡也应当追逐袭击, 允许见机行事, 不需要回覆。”淳化二年(991 ) 敌贼任诱等侵扰昌州、合州。 卢斌率军驻扎在昌州以南的牛斗山, 派人侦察得知敌贼在龙水镇, 正遇大雨, 卢斌骑马奔走四十里, 带领随从数十人, 于是将任诱等百余人全部斩首,盗贼全部被平定。淳化三年, 富顺监蛮掠夺荣州,卢斌日夜兼程开赴荣州, 得州兵千人, 安置随军粮草来扩张声势。 蛮人于是逃走, 卢斌率领州兵追到地头镇东南八十里, 设置营寨, 召见其首领甫羌一阿奴纲, 向他说明朝廷的旨意, 双方杀牲饮血结为盟友并刻下石碑, 然后卢斌将其首领遣送回去。不久荣、戎、资州、富顺监盗贼一千五百人掠取乡邑, 卢斌捉获三百人, 将其中一部分送到朝廷, 其余的都在战斗中杀死。 李顺作乱,成都失陷, 卢斌回到梓州, 集中十州兵力前去支援成都, 知州张雍被朝廷委以监护之职。恰遇江水泛滥, 淹没了成都周围其他城市。 卢斌劝告州中百姓, 第二天,全都拿着箕畚铁锹, 从城西的护城河中挖掘丈余深的壕沟, 引入西河水, 流入环绕城墙的壕沟。二月, 贼首相里贵部众二十一万人兵临城下, 而成都城中兵力才三千人。 卢斌说:“按照军法不与超过自己军队一倍的军队交战, 但是乌合草莽之众, 不是训练有素军队, 我们依仗天子的威灵, 一定能够歼灭敌军。”于是,用言辞来感染激励士兵, 背土堵住南门和北门, 打算固守。 又出城与盗贼交战, 交战三十余回合, 敌人逐渐退却。不久敌贼又运用机石、连弩、冲车、云梯, 从四面呐喊登城,箭石交加, 卢斌与州将根据敌军情况安置防务。 被围困八十天, 恰逢王继恩令石知颙率军前来救援, 卢斌走出城东门迎接慰劳朝廷大军, 敌人不战自溃。卢斌乘机追杀和接纳降兵二万多人。 卢斌在川峡六年, 率领孤军抵御敌寇, 多次建立战功。上表请求回京奏事,太宗派遣使者对他说:“ 等待妖孽全部消灭后, 一定召回你。” 不久敌贼党羽聚集在梓州、绵州、汉州三州境内, 卢斌前往平定敌贼。不久, 回京, 太宗亲自问候慰劳。 咸平初年, 去世, 终年五十岁。 3. 文言文在线翻译宋史 三邦时代蜀国的诸葛明制造了一种连弩,称做元戎弩,一主能收射十收箭,水力非常强,但非体积、分量偏偏小,双卒有法应用,关键用来防卫乡池战营塞。 当时大发现野马钧想对于其入止改善,使之败为一类五十矢连弩,威力更大,然而原因是出产很庞杂,所用的箭矢也务必特造,因而出参大批出产先得传。 [编纂本段]相干记录有闭诸葛连弩的晚期记录关键集合在《三国志》及其注解之中。 《诸葛亮传》:“亮性善于拙念,损害连弩,木牛淌马,都出其意。推演兵书,作八阵图,淡失其要。” 注引《魏氏年龄》曰:明做八务、七戒、六恐、五惧,都有条章,以训厉君女。又益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少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皆出其意,便指诸葛亮的创意、构思、设计,而由别人详细制造。 旧寿《三国志·杜夔传》注引傅玄序曰:“马爱人,地上之名巧也……。 爱人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绝擅也。’直言作之可令减五倍。 ……古若马氏所想作者,国之粗器,军之要用也。省十觅之木,逸二人之力,不经时而长短订。 易试难验之事而沉以直言扬人同能,此犹以人愚免地上之事,不难其讲以御难绝之物,此因此多兴也。马氏所作,果变而失是,则始所行者不皆是矣。 其不皆是,果不消之,是不世之巧有由出也。妇可怜者相妒,同事者相利,中人所不克不及任也。 故正人不以人利人,必以测验为衡石。兴衡石而不消,此好玉因此见诬为石,荆战因此抱璞而泣之也。 于是危城侯悟,遂行之武危侯,文危侯忽之,不因试也。此既难试之事,又马氏巧名未定,犹忽而不察,况幽邃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小人其鉴之哉。 马老公之巧,虽今母赢般、朱翟、王我,远汉世张仄子,不克不及功也。母赢般、朱翟都见用于时,乃无益于世。 仄子虽为侍中,马爱人虽给事费中,俱不典农民,巧有益于世。用人不妥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爱也。” 中晋镇北将军刘弘是外邦史载“不雅亮新宅”首先人。我曾疏眼睹功“益害连弩”是无可置疑的。 刘弘正在“不雅明新宅”时却有“物当机,大器有方,通人靡畅,盛德没有常。……英哉吾女,闫凤娇图片,独露地笨。 岂神之祗,岂己之粗?何念之淡,何怨之浑。……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偶,则是般模,神弩之过,一何微妙”(《诸葛亮传》注引《蜀忘》)的感慨。 宋代《玉海》舒一五十《唐动塞弩》条说:驰云《淡通得救录》——南蛮有执旗者傅乡发动塞弩,贯之。中蜀弩实尤少,大者莫逾连弩,十矢谓之群鸦,一矢谓之飞枪,通吸为摧山弩,即孔亮所作元戎也。 彼材料说的是唐时东北官族中还在应用一种弩,本地黎民鸣ta摧山弩,听说就是该年的诸葛连弩。唐宋时代,中南官族中触及诸葛亮的相似传道甚多,可托度较好。 [编纂原段]六面启迪1,诸葛亮曾创制了一种连弩,在其时非常进步。这连弩有几个压根数据,一是能连发十矢,两是矢长只要八寸。 2,旧寿给诸葛连弩订了一非主流,便“益害”。前面原白将入一步议论彼答题。 3,马均为知名迷信野(曾改善后人所制织绫机、百戏木奇,曾再主创造未得传的指北车、发现翻火车),该ta望睹诸葛连弩时,第一是大赞其“拙”,否见它取以后的连弩真无大别,其主是以为借可演入为连发五十矢。指望晨廷坐项,被你实验并推行,效果已惹起珍视。 那便为先人研造诸葛连弩降求了极重大的线索。 4,傅玄(217--278)为魏终晋始的知名思惟野,民至荼骑常侍,启女爵。 你以为,“马氏所想做者,邦之粗器,军之要用也。省十觅之木,逸二人之力,不经时而长短订。” 自正面可瞅到对于诸葛连弩的下度评价。 5,傅玄还以为:“马爱人虽给事费外,俱不典农民,拙有益于世。 用人不妥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爱也。”对晨廷已能同意马均坐项,从新研制诸葛连弩觉得是常憾事,乃至异常愤怒。 这兴许是诸葛连弩在诸葛亮身后不暂便失传的关键根源。6,刘弘身为上将军,对武器异常生知。 弩机的发射功效由二矢全发,到三矢全发,再到十矢齐发,只是质的变革,有量的飞跃。自和国至晋,二矢或者三矢全发连弩未宽泛应用了几百暮年,刘弘当为习以为常。 而刘弘瞅见诸葛连弩时,却有耳纲一旧的觉得,称其为“神弩”。这阐明诸葛连弩是一种差别以去的旧的弩种。 [编纂原段]探讨历程闭于"一弩十矢俱收"的探讨历程 怎样了解"一弩十矢俱发",是十收箭同时打发,仍是后后持续收回?这是认识、研制诸葛连弩的主要地点。现实上,你国现代在这两圆里皆进止功良多探讨,各有硕因。 恰是我们的探讨,为wo们从新认识诸葛连弩降求了基本。 后瞅同时击发数矢的弩。 一驰大弓,同时击发两箭或三箭,这在秦汉时代曾经浮现,《史忘·韩疑卢绾传记第三十三》:"请令弱弩傅两矢外背。"傅,通"附",附灭,《右传·僖母十四年》"皮之不亡,毛将焉傅"可证。 把二矢同时附在弩机上,当为一击而同时发射两矢的弩。《后汉书·耿杂传》:"选敢生二千人,俱持弱弩,各傅三矢,使衔枚间行。 "此该为同时发射三矢的弩。曹丕《饮马长城窟行》"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道的也是一击而发四、五矢。 明《军备志》舒103所载神臂床子连城弩。 4.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翻译和阅读答案 原文: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释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捉迷藏,一儿小孩失足跌进了院子里那只装水的大缸里,别人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司马光应声而出,手执石块将缸击破,于是缸里的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 5. 古文《蓉少时》翻译 原文: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经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释: [1]养晦堂:刘蓉居室名,在湖南湘乡。 [2]浸(qīn侵)淫:渐渐扩展。 [3]中(zhòng众)人:击中、深入于人。 刘蓉(1816--1873),清代文学家。“蓉”一作“容”。字孟蓉,号霞仙。湖南湘乡人。诸生出身。曾在乡办团练,从曾国藩在江西与太平军作战。同治元年(1862)任四川布政使,同年石达开军入川,奉命赴前敌督战。石大败,自投清营,他将其槛送成都,酷刑处死。次年调升陕西巡抚,督办全陕军务。后为张宗禹所部西捻军所败,革职回家。著有《养晦堂诗文集》、《思耕录疑义》等。 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这屋有处洼坑,每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刘蓉不禁感慨道:“习之中心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6. 戴逵文言文的翻译 翻译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县人。他小时候就有灵巧聪慧的心思,善于弹琴,擅长书法与画画。他还是儿童的时候,用白瓦屑、鸡蛋汁混合浸泡,最后做成一块碑,并命名为《郑玄碑》,见到这个碑的人都赞叹不已,认为这块碑“词美书精,器度巧绝”。他很擅长画古人的山水画。十多岁的时候,在瓦棺寺画画。王长史看到之后说:“戴逵并非只会画画,以后肯定能有大名望,我只是遗憾自己见不到他辉煌的时候了。” 戴逵曾经跟从范宣学习,范宣见到戴逵的画作,没有用处的事情,不必在这上面白白花费心思,戴逵于是为范宣画了《南都赋》,范宣看完之后大为感叹,认为非常有益处,于是也开始学画画。 戴逵既然有了灵巧的心思,又善于铸造佛像和雕刻。他曾经建造无量寿佛的木像和菩萨的木像,高达一丈六。他认为古时的制作都粗拙古朴,到了开放敬神的时候,不足以使人动心。于是藏在帷幕中,偷偷听众人的议论,所听到的褒贬意见,都加以详细的研究,积累思考了三年,刻像才最终完成。 7. 文言文《王修传》翻译 原文: 王修字叔治,北海营陵人也。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岁邻里社,修感念母,哀甚。邻里闻之,为之罢社。年二十,游学南阳,止张奉舍。奉举家得疾病,无相视者,修亲隐恤之,病愈乃去。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以为主簿,守高密令。高密孙氏素豪侠,人客数犯法。民有相劫者,贼入孙氏,吏不能执。修将吏民围之,孙氏拒守,吏民畏惮不敢近。修令吏民:“敢有不攻者与同罪。”孙氏惧,乃出贼。由是豪强慑服。举孝廉,修让邴原,融不听。时天下乱,遂不行。顷之,郡中有反者。修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修耳!”官终而修至。复署功曹。时胶东多贼寇,复令修守胶东令。胶东人公沙卢宗强,自为营堑,不肯应发调。修独将数骑径入其门,斩卢兄弟,公沙氏惊愕莫敢动。修抚慰其余,由是寇少止。融每有难,修虽休归在家,无不至。融常赖修以免。 袁谭在青州,辟修为治中从事,别驾刘献数毁短修。后献以事当死,修理之,得免。时人益以此多焉。袁绍又辟修除即墨令,后复为谭别驾。绍死,谭、尚有隙。尚攻谭,谭军败,修率吏民往救谭。谭喜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谭之败,刘询起兵漯阴,诸城皆应。谭叹息曰:“今举州背叛,岂孤之不德邪!”修曰:“东莱太守管统虽在海表,此人不反,必来。”后十余日,统果弃其妻子来赴谭,妻子为贼所杀,谭更以统为乐安太守。谭复欲攻尚,修谏曰:“兄弟还相攻击,是败亡之道也。”谭不悦,然知其忠节。后又问修:“计安出?”修曰:“夫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将斗而断其右手,而曰‘我必胜’,若是者可乎?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属有谗人,固将交斗其间,以求一朝之利,愿明使君塞耳勿听也。若斩佞臣数人,复相亲睦,以御四方,可以 横行天下。”谭不听,遂与尚相攻击,请救于太祖。太祖既破冀州,谭又叛。太祖遂引军攻谭于南皮。修时运粮在乐安,闻谭急,将所领兵及诸从事数十人往赴谭。至高密,闻谭死,下马号哭曰:“无君焉归?”遂诣太祖,乞收葬谭尸。太祖欲观修意,默然不应。修复曰:“受袁氏厚恩,若得收敛谭尸,然后就戮,无所恨。”太祖嘉其义,听之。以修为督军粮,还乐安。谭之破,诸城皆服,唯管统以乐安不从命。太祖命取统首,修以统亡国之忠臣,因解其缚,使诣太祖。太祖悦而赦之。袁氏政宽,在职势者多畜聚。太祖破邺,籍没审配等家财物赀以万数。及破南皮,阅修家,谷不满十斛,有书数百卷。太祖叹曰:“士不妄有名。”乃礼辟为司空掾,行司金中郎将,迁魏郡太守。为治,抑强扶弱,明赏罚,百姓称之。魏国既建,为大司农郎中令。太祖议行肉刑,修以为时未可行,太祖采其议。徙为奉常。其后严才反,与其徒属数十人攻掖门。修闻变,召车马 未至,便将官属步至宫门。太祖在铜爵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叔治也。”相国钟繇谓修:“旧,京城有变,九卿各居其府。”修曰:“食其禄,焉避其难?居府虽旧,非赴难之义。”顷之,病卒官。子忠,官至东莱太守、散骑常侍。初,修识高柔于弱冠,异王基于幼童,终皆远至,世称其知人。 译文: 8. 陆元方卖宅的文言文阅读翻译和答案 【《陆元方卖宅》原文】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注释】 曾:曾经 直:通“值”,价值 因:就;于是 甚:很;非常 出水:排水 闻:听见 遽:就 辞 :拒绝 侄:侄子 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 尔:这样 是:这是 诳:欺骗 但:只 【翻译】 陆少保,字元方(陆少保)曾经 在洛阳城卖一栋房子,家里人要把房子卖了换钱,买(房子)的人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只是没有排水的地方罢了。”买(房子)的人听到(他说的话)后,立刻拒绝不买了。子侄们埋怨了他几句,陆元方说:“不这样,这是欺骗对方了。”

宋史 卢斌传译文
提示:

宋史 卢斌传译文

卢斌, 开封人。在晋王官邸任书记官, 太宗即位, 补任殿直。雍熙( 984 ~987) 年间, 率兵驻扎霸州。恰好宋朝率大军北伐, 朝廷令卢斌带领五千骑兵随曹彬抵达祁沟。这时契丹据河而守, 宋军缺水, 卢斌请求用千名弓箭手砍断敌人的防守栅栏, 契丹军队逃走, 于是调动军队包围守河敌军。攻占涿州, 朝廷命令卢斌率万人戍守, 遇到粮食吃完, 大军将返回, 卢斌因而恳切进言:“ 涿州远在北方边境, 没有援兵, 也无军粮资助, 人丁散失, 坚守没有好处。如今如果退兵,必须与敌军交战后退兵, 一次战斗与长久坚守相比, 有百倍之利。”又担心辽人趁机骚扰, 也应当加以防备。曹彬认为这样好, 就命令卢斌带着城中男女老少,抛弃狼山南回到易州。卢斌迅速撤退,不再有军队驻守, 果然被契丹军乘虚而入, 其他大将都以违背军纪而被朝廷发遣, 卢斌也被传到枢密院审问情况, 太宗听到卢斌曾建议放弃涿州, 就不再追究,让卢斌担任霸州破虏军缘边巡检。端拱(988~989) 年间, 又任永兴军、华州巡检。这时大强盗侯和尚、刘渥强取兴平、栎阳, 杀死捕贼官二人。卢斌率兵袭击, 边追边战, 抵达南山, 渡过渭水,到达凤翔, 又到耀州, 将盗贼全部擒获斩首。由于这次功劳, 卢斌改任供奉官。奉召回京, 太宗亲自嘉奖慰问, 授􏶢门祗候, 又赐予银子、缗钱、衣带。不久任梓州、遂州等十二州都巡检使, 太宗告诫卢斌说“: 川峡民情人心容易动摇,如果有敌人侵扰, 即使在其他州郡也应当追逐袭击, 允许见机行事, 不需要回覆。”淳化二年(991 ) 敌贼任诱等侵扰昌州、合州。卢斌率军驻扎在昌州以南的牛斗山, 派人侦察得知敌贼在龙水镇, 正遇大雨, 卢斌骑马奔走四十里, 带领随从数十人, 于是将任诱等百余人全部斩首, 其他盗贼全部被平定。
第三年( 992 ) , 富顺监蛮掠夺荣州,卢斌日夜兼程开赴荣州, 得州兵千人, 安置随军粮草来扩张声势。富顺监蛮于是逃走, 卢斌率领州兵追到地头镇东南八十里, 设置栅栏, 召见其首领甫羌一阿奴纲, 向他说明朝廷的旨意, 双方杀牲饮血结为盟友并刻下石碑, 然后卢斌将其首领遣送回去。不久荣、戎、资州、富顺监盗贼一千五百人掠取乡邑, 卢斌捉拿三百人, 将其中一部分送到朝廷, 其余的全部斩首示众。
第四年( 993 ) , 盗贼王尽又在荣州、资州侵扰, 卢斌率军将其消灭, 全部捆绑送到朝廷。升任内殿崇班, 这年冬天, 李顺作乱, 卢斌立即率领六百军队抵达成都, 经过数月战斗, 消灭盗贼数万人。第二年, 成都坚守不住, 卢斌回到梓州, 集中十州兵力前去支援成都, 知州张雍被朝廷委以监护之职。恰遇江水泛滥, 淹没了成都周围其他城市。卢斌劝告州中百姓, 全都拿着箕畚铁锹, 从城西的护城河中挖掘丈余深的壕沟, 引入西河水, 流入环绕城墙的壕沟。二月, 贼首相里贵部众二十一万人兵临城下, 而成都城中兵力才三千人。卢斌说“: 按照军法不与超过自己军队一倍的军队交战, 但是乌合草莽之众, 不是训练有素军队, 我们依仗天子的威灵, 一定能够歼灭敌军。”于是用言辞来感染激励士兵, 运来土石堵塞南门和北门, 作坚固防守的打算。又出城与盗贼交战, 交战三十余回合, 敌人逐渐退却。不久敌贼又运用机石、连弩、冲车、云梯, 从四面击鼓叫喊着登城, 弓箭机石乱下, 卢斌与州将根据敌军情况安置防务。被围困八十天, 遇到王继恩令王知􏳫率军前来救援, 卢斌走出城东门迎接慰劳朝廷大军, 敌人没有经过战斗就溃逃了。卢斌乘机追杀和接纳降兵二万多人。五月, 敌人数万人围攻阆州,卢斌率兵千余人奔赴阆州, 将敌人斩首五千, 解除了阆州之围。又到蓬州老亚鸟山, 敌兵三千人摆开阵势抗拒卢斌, 卢斌将其打败, 到阆州城下, 敌贼又大肆聚集, 被卢斌斩首三千。蓬州平定后, 卢斌传诏安抚蓬州、阆州、渠州、达州四州, 提升为西京作坊使, 领成州刺史。
卢斌在川峡六年, 率领孤军抵御敌寇, 多次建立战功。上表请求回京奏事,太宗派遣使者对他说“: 等待妖孽全部消灭后, 一定召回你。”不久敌贼党羽聚集在梓州、繇州、汉州三州境内, 卢斌前往平定敌贼。不久, 回京, 太宗亲自问候慰劳。授任东上􏶢门使、检校左仆射, 又赐予食邑三百户, 赐予白金千两、袍笏、金带。上奏说:“ 从葭萌中出军讨伐叛贼,可以直接进入利州。如果敌人焚烧栈道, 剑门之险就不坚固了, 请求设置防守栅栏。”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不久任命为银、夏兵马钤辖, 卢斌被朝廷派遣与李继隆等五路率军讨伐李继迁。卢斌请求入对, 诚恳地说:“羌夷之族, 马匹高大健壮兵士勇猛, 来往没有定处, 被打败后就逃到其他地方, 在沙漠中与他们交战, 对宋军不利。不如坚守灵州, 在内地大量聚储粮食, 派军队护送。如果敌人前来, 集中兵力前后夹击, 这样或许不会白白浪费兵力钱财, 也不丧失为坚固防阻的对策。”这时宋军已经出发, 卢斌的建议未被采纳。改任灵环路钤辖, 率兵二万人作为前锋, 在乌、白池与其他各路军队会合。卢斌对李继隆说“: 从灵州到乌、白池,差不多一个月左右才能到。如果从环州橐驼路直接到乌、白池, 才十天的路程。”于是没等待朝廷诏令就前往, 耽误了同其他将领会合的日期, 没有发现敌贼返回原地。不久调任宁州驻守, 由于疾病被召回京, 在此期间任为勾当军头引见司。咸平(998~1003)初年, 去世, 终年五十岁, 他的儿子卢文质任殿中丞。

卢斌的人物履历
提示:

卢斌的人物履历

1991年07月至1992年02月,共青团宜昌地委办公室工作;1992年02月至1993年03月,下派任远安县河口乡党办副主任;1993年03月至1998年08月,共青团宜昌市委工作(其间1995年2月,任青工部副部长,1998年1月,任正科级干事,1997年7月至1998年7月,到团省委挂职任希望工程监察办公室主任);1998年08月至1999年02月,宜昌市委组织部干监科主任科员;1999年02月至2001年12月,共青团宜昌市委副书记;2001年12月至2002年10月,共青团宜昌市委党组成员、副书记(其间2002年5月,挂职任哈尔滨市香坊区区长助理);2002年10月至2006年11月,宜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6年11月至2009年03月,宜都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9年03月至2011年10月,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2009年04月兼任县委党校校长(其间于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挂职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综合三处副处长); 2011年11月至2015年07月,宜昌市夷陵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 2015年07月,宜昌市西陵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