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午流注口诀巧记法是什么?
子午流注简易口诀: 胆肝肺肠胃脾心, 小肠膀胱和肾经, 心包三焦通百脉, 十二时辰轮不停。 注解: 1、排序从午夜子时开始,此时阳气升腾,去旧换新,正当时。 2、第一句的肠需牢记是大肠,与第二句小肠区分开来,脑子里过一下应该就不会混淆。 出处 《针灸大成·论子午流注》说:“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 原来就是按子时午时阴阳循环,经穴顺应流动,应时而治的方法。顺应天时,病可速愈,逆时则险。所以规则不能不守,不然本来是找对了路,却选错了鞋,导致病情加剧,尚不知所以,岂不可惜。 人体脏腑与12时辰对应关系表 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需要休养; 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子午流注口诀
子午流注口诀,分享给大家容易记忆:
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酉肾注,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一日四时对应一年四时,春(晨)应肝,夏(午)应心,秋应肺,冬应肾,脾应四时
这个“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讲的是一般病的规律,但是,人体生病的变化,还不仅仅于此。
中医里面还有另外的理论,比如经络学说中,有子午流注学说,这个学说认为,人经络之气的循行,是有规律的,按照十二个时辰,流注不同的经络,流注到哪个经络,这个经络就“当令”,也就是说执行任务,甚至连穴位的开阖,也有此规律。这个流注的过程是这样的:
寅时 (3点至5点),肺经;
卯时 (5点至7点),大肠经;
辰时 (7点至9点),胃经;
巳时 (9点至11点),脾经;
午时 (11点至13点),心经;
未时 (13点至15点),小肠经;
申时 (15点至17点),膀胱经;
酉时 (17点至19点),肾经;
戌时 (19点至21点),心包经;
亥时 (21点至23点),三焦经;
子时 (23点至1点),胆经;
丑时 (1点至3点),肝经;
子午流注时间表是什么?
子午流注对应的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当令” 就是当班的意思。子时,最宜睡觉保护阳气。 丑时: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丑时,养肝正当时,肝主生发,经过子时,丑时的阳气开始生发起来。肝脏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 寅时: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从3点到5点 这个时候开始,人体的气血开始重新分配,心需要多少,肾需要多少,这个气血的分配是由肺经来完成的。 卯时:早晨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卯时,排毒的最佳时机,到这个时间段,大部分人都开始新的一天。 辰时: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加上这个时候阳气最旺,进食也最容易消化。 巳时:上午9点到11点,脾经当令。巳时,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脾是主运化的,刚刚吃过的早饭,下一个程序就该轮到消化和吸收了。脾就是负责这个环节。 午时:中午11点到13点,心经当令。在午时小睡半小时,也有利于养养心经。 未时,多喝水能保护血管,这个时间段,吃过的午餐由值班的小肠负责吸收。 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膀胱经当令。申时,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到了下午3点,很多人精神又来了。 酉时:17点到19点,肾经当令。 戌时:晚上19点到21点,心包经当令。戌时,拍打膻中穴,增强心脏活力,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 亥时:晚上21点到23点,三焦经当令。亥时,休养生息养百脉,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 发展历程 中医子午流注在我国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奠定,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宝库中,是最具有特色的宝贵理论。 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及五腧穴的开合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 子午流注抗癌疗法来源于这样的规律,因时、因病、因人、因地从而准确、有效的调整患者气血,调理脏腑气血阴阳,恢复患者气血运行的正常时间规律。
子午流注是什么意思?
子午流注简易口诀: 胆肝肺肠胃脾心, 小肠膀胱和肾经, 心包三焦通百脉, 十二时辰轮不停。 注解: 1、排序从午夜子时开始,此时阳气升腾,去旧换新,正当时。 2、第一句的肠需牢记是大肠,与第二句小肠区分开来,脑子里过一下应该就不会混淆。 出处 《针灸大成·论子午流注》说:“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 原来就是按子时午时阴阳循环,经穴顺应流动,应时而治的方法。顺应天时,病可速愈,逆时则险。所以规则不能不守,不然本来是找对了路,却选错了鞋,导致病情加剧,尚不知所以,岂不可惜。 人体脏腑与12时辰对应关系表 1、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2、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3、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10、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需要休养; 11、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12、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