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有何异同
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有何异同
提示:

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有何异同

细胞质膜上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是由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这种信号转导通路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7次跨膜的受体、g蛋白和效应物(酶); ②产生第二信使。 Rs与Ri位于质膜外表面,识别细胞外信号分子并与之结合,受体有两个区域,一个与激素作用,另一个与G蛋白作用。 G蛋白也称耦联蛋白或信号转换蛋白,它将受体和腺苷酸环化酶耦联起来,使细胞外信号跨膜转换为细胞内信号,即第二信使cAMP。 扩展资料: G蛋白偶联受体的下游信号通路有多种。与配体结合的G蛋白耦联受体会发生构象变化,从而表现出鸟苷酸交换因子(GEF)的特性,通过以三磷酸鸟苷(GTP)交换G蛋白上本来结合着的二磷酸鸟苷(GDP)使G蛋白的α亚基与β、γ亚基分离。 这一过程使得G蛋白(特别地,指其与GTP结合着的α亚基)变为激活状态,并参与下一步的信号传递过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G蛋白偶联受体

简述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提示:

简述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简述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正确答案:G蛋白是三聚体GTP结合调节蛋白的简称,位于质膜胞浆一侧,由Gα、Gβ、Gγ三个亚基组成,Gβ和Gγ以二聚体形式存在,Gα和Gβγ亚基分别通过共价结合的脂分子锚定在质膜上。Gα亚基本身具有GTPase活性,是分子开关蛋白。当配体与受体结合,三聚体G蛋白解离,并发生GDP与GTP交换,游离的Gα—GTP处于活化的开启状态,导致结合并激活效应器蛋白,从而传递信号;当Gα—GTP水解成Gα—GDP时,则处于失活的关闭状态,终止信号传递并导致三聚体G蛋白的重装配,恢复系统进入静息状态。目前研究的比较清楚的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是:cAMP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cAMP由腺苷酸环化酶(AC)水解细胞中的ATP生成,cAMP再与蛋白激酶A(PKA)结合,引发一系列细胞质反应与细胞核中的作用。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中,效应物磷脂酶(PLC)将膜上的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分解为两个信使:二酰甘油(DAG)与1,4,5-三磷酸肌醇(IP3),IP3动员胞内钙库释放Ca2+,与钙调蛋白结合引起系列反应,而DAG在Ca2+的协同下激活蛋白激酶C(PKC),再引起级联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