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973计划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坚持“面向战略需求,聚焦科学目标,造就将帅人才,攀登科学高峰,实现重点突破,服务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指南引导,单位申报,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的立项方式,以原始性创新作为遴选项目的重要标准,坚持“择需、择重、择优”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项目、人才、基地的密切结合,面向前沿高科技战略领域超前部署基础研究。 法律依据:《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开展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科技报告试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973计划科技报告试点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类报告的填报和提交: 1. 立项报告。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和研究方案,可简化处理,适合对全社会公开。 2. 年度报告。项目执行过程中本年度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完成的年度目标和取得的标志性进展成果。 3. 中期报告。项目两年执行期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4. 验收报告。项目执行期内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 5. 一般性科技报告。项目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实验报告、分析测试报告、工程实验报告、调研报告以及论文、论著等蕴含科研活动细节及基础科研数据的报告,鼓励不定期提交上述报告。
973计划为什么叫973
973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基础研究计划,全称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这项计划的目标是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水平不断提高,并为中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项计划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设立旨在将中国的研究方向从传统的工程开发转向重新强调对基础科学的探索和研究,从而加强对长期科学目标的支持,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持久动力。
其次,973计划的目标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支持重大科学问题、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本计划旨在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原始创新,逐步建立中国在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核心竞争力,为新一轮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好准备。
同时,973计划的实施也极大地鼓舞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基础研究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不仅促进了学科交叉和学术合作,而且也推动了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以及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之,973计划是中国重要的科技创新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基础科学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并在经济、安全和整体社会发展等方面为中国建设未来提供坚实支持。
973项目的含义
分类: 社会/文化 >> 社会话题
问题描述:
什么是973项目,我急等着要,谢谢各位,请尽快提供答案.
解析:
就是1997年3月~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1997年由中国科技部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
“973计划”的目标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在更深的层面和更广泛的领域解决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973计划”的主要任务包括:紧紧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等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非常重要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部署相关的、重要的、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研究;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科学素质、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能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任务的科学研究基地,并形成若干跨学科的综合科学研究中心。
该计划鼓励优秀科学家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领域,瞄准科学前沿和重大科技问题,开展重点基础研究;体现国家目标,为解决21世纪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自1998年起至2002年,该计划已先后启动了132个项目,其中农业领域17项,能源领域15项,信息领域17项,资源环境领域24项,人口与健康领域21项,材料领域19项,重要科学前沿19项;“九五”(1996—2000)期间国家财政投入25亿元。
“973计划”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合作和国际学术交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与欧洲共同体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中国已向欧盟开放了“973计划”的研究项目,欧盟国家的科学家可与中国科学家联合申请、承担“973计划”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从中国科技界到产业界,从科学家到普通民众,人们对“863计划”都耳熟能详。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写信给国家领导人,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中国高技术的建议。这封信得到了 *** 的高度重视,他亲自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国 *** 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计划因为是基于1986年3月提出的建议,故以“863”命名。从那时起,“863”在中国的新闻媒体上频频出现,成为中国进入高技术领域的一个划时代的符号。
“863计划”总体目标是:集中少部分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件,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初中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15年中,该计划共获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2000多亿元。4万多名科研人员、200多个科研院所和100多所高校参与了“863计划”的实施。
通过实施“863计划”,中国培育了一批高技术产业生长点,不仅极大地带动了中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提供了高技术支撑。
在“863计划”的运行过程中, *** 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和为科研工作服务,科研的大方向由科学家商讨后确定,具体项目也由专家组共同决定。
“十五”(2001—2005)期间,“863计划”以鼓励创新、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信息技术、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资源环境技术等8个领域的若干个主题和重大专项进行部署,计划完成以下重点任务:攻克支撑中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生物、农业及医药关键技术;掌握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突破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资源、环保和能源关键技术。
973、863项目是什么意思,863和973计划的区别
1.1997年6月4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2.(亦称973计划)制定和实施973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
4.是实现2010年以至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5.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
6.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小平同志亲自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7.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
8.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9.15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奋力攻关,863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我国高技术发展、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