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法律分析:
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其产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八十五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职业病的危害是什么?
从不同的层次分别回答这个问题。
一、职业病的概念
职业病是指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中长期工作,由于接触到某些有害因素或不良工作习惯,导致一些身体或心理疾病的集合现象。不同的职业对身体的影响不同,职业病也会有所不同。
二、不同职业的职业病
不同职业会导致不同的职业病。以下是一些常见职业病的范例:
1. 久坐职业(如IT、办公室等):这些职业容易导致颈椎病、腰椎病、肥胖、疲劳等。
2. 燃气、核工程等职业:这些职业会导致辐射、化学中毒、神经衰弱等职业病。
3. 餐厅、厨房工作等职业:这些职业常常会导致皮肤病、消化不良、职业性哮喘等。
4. 医护人员、矿工等职业:这些职业容易导致传染病和职业性肺病等。
5. 警察、士兵等职业:这些职业容易导致心理创伤、焦虑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三、我生活中的职业病发作时刻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没有生活中的职业,所以我不会有职业病发作时刻。但是,你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1. 工作习惯:你可以描述在工作中是否存在不良的工作习惯,例如长时间猛骂键盘、不规律的工作时间、饮食不健康等。
2. 身体状况:你可以描述有没有经常出现的身体不适,例如疲劳、头痛、肩颈疼痛等。
3. 心理状态:你可以描述是否经常出现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是否需要进行舒缓或者治疗。
4. 工作环境:你可以描述工作环境是否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影响,例如噪音、尘土、湿度等是否会影响健康。
四、预防职业病的方法
预防职业病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职业病的方法:
1. 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定期进行放松和休息。
2. 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3. 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和噪音环境。
4. 积极参加锻炼,促进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5. 进行心理疏导,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总之,职业病的预防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遵循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积极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病危害分类一共有几类
我国法定的职业病分别是:尘肺病(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其他职业病包括:金属烟热、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职业危害因素是造成职业病的原因。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修订,将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分为6类:1、粉尘:包括矽尘、煤尘(煤矽尘)、石墨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等。2、化学因素:包括铅、汞、锰、镉、磷、砷及其化合物等;以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气、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等。3、物理因素:包括高温、高气压、低气压、局部振动、噪声危害等。4、放射性因素:包括紫外线、放射性物质、红外线等。5、生物因素:包括炭疽杆菌、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等。6、其他因素:包括氧化锌、二异氰酸甲苯酯、嗜热性放线菌等。危害产生的原因:所有危险、危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伤亡事故、损害人身健康和物的损坏等)均可归结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散发的结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四大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四大类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其他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分类有: 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可分为人的因素(包括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和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物的因素(包括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2、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可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 3、按职业健康分类可分为粉尘、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其他职业危害因素等10类。 扩展资料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借用科学的仪器设备和科学的态度进行。 各行各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各有不同,必须熟练掌握运用系统工程原理,从物质、能量及其外力条件或自身变化全面的分析辨识。 同时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对未知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直观经验法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 系统安全分析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
职业病名词解释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的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 X射线,γ射线,细菌,霉菌;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均可引起职业病,一般将这类职业病称为广义的职业病。 扩展资料: 中国职业病呈现五大特点,分别是: 1、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 2、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严重; 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4、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 5、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长远。 由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很多,导致职业病范围很广,不可能把所有职业病都纳入到法定职业病范围。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参考国际上通行的做法,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分10类共132种。 其中:尘肺13种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职业性传染病5种;职业性皮肤病9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职业性肿瘤11种;其他职业病3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业病
职业病的名词解释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要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中所规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中国古代医籍中已提到有关职业病的内容。古罗马的老普林尼记述了奴工用猪膀胱预防熔矿烟气的办法,瑞士医生帕拉切尔苏斯提出铸造及熔炼中的劳动卫生问题,G.阿格里科拉报告矿工中呼吸病多发,B.拉马齐尼所著《论工匠的疾病》一书,详细分析和记载了多种生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的关系。随着大工业生产及自然科学发展,职业性疾病越来越多。
在生产劳动中,接触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粉尘气雾,异常的气象条件,高低气压,噪声,振动,微波, X射线,γ射线,细菌,霉菌;长期强迫体位操作,局部组织器官持续受压等,均可引起职业病,一般将这类职业病称为广义的职业病。如现代白领阶层长时间伏案工作而引发的颈椎病,肩周炎,痔疮等慢性病。对其中某些危害性较大,诊断标准明确,结合国情,由政府有关部门审定公布的职业病,称为狭义的职业病,或称法定(规定)职业病。中国中央卫生部从1972年首次公布职业病14种,至1987年公布的规定职业病名单列有:职业中毒51种;尘肺12种;物理因素职业病6种;职业性传染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7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疾病2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7种,共计99种。中国政府规定诊断为规定职业病的,需由诊断部门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规定职业病患者,在治疗休息期间,以及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亡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有的国家对职业病患者给予经济赔偿,因此,也有称这类疾病为需赔偿的疾病。职业病的诊断,一般由卫生行政部门授权的,具有一定专门条件的单位进行。
最常见的职业病有尘肺、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