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萤映雪的主人公是谁
囊萤映雪的主人公是唐代的车胤和孙康。 “囊萤”出自唐·欧阳询等撰《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 “映雪”出自唐·徐坚撰《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后人把这两则典故合成“囊萤映雪”这个成语。 成语运用: 1、成文用法: “囊萤映雪”原指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用来形容刻苦攻读。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2、运用示例: 元·贾仲名《萧淑兰情寄菩萨蛮》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主人公是谁
囊萤映雪用来比喻人勤学好问。 主人公有两位,分别是囊萤和映雪。 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 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原出处: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事见《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晋书·车胤传》后以“映雪囊萤”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拓展资料: 囊荧映雪(车胤和孙康)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人。他好学不倦,却因家境穷困,往往没有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就没法读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坐在院子里默书,看见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便捉了几十只,装在白夏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荷!光亮还不小呢!便打开书本,埋头学习。。 囊萤苦学的故事是很有名的。宋登春诗:“学书夜囊萤。”李申《寄刘明府》:“三十年前共苦心,囊萤曾寄此烟岑。”杜甫《题郑十八丈著作故居》:“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都用的是这个典故。杨弘贞、赵蕃等人,都作过《萤光照字赋》。 和“囊萤”并传的是“映雪”的故事。 孙康,晋代京兆人。他和车胤一样,酷爱学习,常常感到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很想以夜继日,却点不起灯。特别是冬季,昼短夜长,让黑夜的时间浪费掉,实在太可惜。 有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看见窗户缝里透进白光,还以为已经天明了;及至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山、水、树木、屋宇,无一不银装素裹,闪闪发亮。他欣赏了一会雪景,忽然灵机一动:映着雪光,不是可以读书吗? 从此以后,他每夜都映雪读书,不觉得天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读到鸡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