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尾芭蕉的作品鉴赏
《小虫》:小虫漂泊一叶舟 何时靠岸头《古池塘》:古池塘 青蛙跳入水音响。《小蚊》:陋室无长物,小蚊款嘉宾。《蝉》:静寂 蝉声入岩石。《别离》:与君之别 蛤蚌分离 我行迟迟秋亦逝《旅途》:旅途罹病,荒原驰骋梦魂萦。《落花》:树下肉丝菜汤上 飘飘洒落樱花瓣。《春雨》:绵绵春雨懒洋洋,故友不来不起床。《竹林》:大竹林里明月光,间闻杜鹃声感伤。《怀古》:昔日雄关今不见,秋风掠过竹桑田。《雪朝之鸟》:寻常鸟可憎 喜见雪朝来。《道旁朝颜花》:我骑行道上 马食道旁花。《银河》:怒海涌银河 流来佐渡岛。 《厌子之人》:有人不爱子 花不为伊开。 《春归》:寻青春已归 追至和歌浦。 《最上川》:齐集夏时雨 汹汹最上川。 《牵牛花》:拙匠画牵花 牵牛花亦美。 《富士之风》:扇携富士风 送礼回江户。 《日光》:好辉煌,浓淡绿叶映日光。 《江户》:草庵辞旧主,从此居中多倩影。 《千住》:春将归,鸟啼鱼落泪。 《福岛(信夫)》:田间倩人影,犹如陆奥信夫衣,我心已缭乱。 《笠岛》:欲往笠岛行,无奈五月梅雨泥泞道。 《小松》:彤彤夕日虽无情,凉爽又秋风。 《敦贺》:月清清,照亮海边银一片,游行多艰辛。《悲歌》:坟墓也震动 我的泪声似秋风。《借宿》:疲惫不堪借宿时,夕阳返照紫藤花。 《秋日》:炎炎赤日当头照,萧瑟秋风席地梳。《奈良古寺》:奈良秋菊溢香馨,古佛满堂寺庙深。 《芒鞋》:芒鞋斗笠,春夏秋冬又一年。《病中吟》:飘游旅次病中人,梦徘徊荒野林。 注:芭蕉五十一岁,死于旅途中的大阪,临终前,还“切望于风雅”,留下这最后的名句。《拜盲圣鉴真》:新叶滴翠,来拂拭尊师泪。 《犀川》:月明如昼,门前涌入潮头。《深川冬夜有感》:舟橹打浪声,冰凝愁肠寒夜泪。 《野马四吟》:金屏画古松,蛰居过冬。 注:野马即志田野坡的号,《炭包》的作者。四吟是四人的联句。 《瓦匠》:开炉时,瓦匠渐老鬓霜白。 《扫除日》:乘此扫除日,木工修理自家棚。 注:江户时代定于二月三日为迎新年的大扫除日。《夏日》:命也如此 只有斗笠下 稍得些凉意。《寒鸦》:寒鸦栖枯枝 深秋日暮时。《初一》:年初一 恰似暮秋寂寞日《秋风》:听得猿声悲 秋风又传弃儿啼 哪个最凄惨《途中》:朦胧马背眠 残梦伴月天边远《竹林》:客宿竹林中 棉弓弹出琵琶声 感我寂寞情《异乡》:户客居己十年 便指是故乡《岁暮》:岁暮未能歇 仍须戴笠穿草鞋《登山》:山路费寻攀 居然眼见紫罗兰《如花》:嵯峨之竹 凉风入画图《难眠》:独酌更难眠 夜来风雪天《秋月明》:秋月明 一夜远他行《雪纷纷》:今朝雪纷纷 许是有人进箱根注:箱根为地名。《黄昏》:秋日黄昏 此路无行人《无题》:真凄清规 往昔金盔下 今闻蟋蟀声《鱼店》:看见鱼店里 露出白牙咸家鱼即 感到有寒意《病雁》:离群病雁 独下旅途夜里寒《松岛》:松岛夏月夜 碧水为衣裳《望那方》:望那方 眼底景物皆凄凉《知了》:知了在叫 不知死期快到《花开》:不知何处花开 香气扑鼻来《山茶花》:山茶花 花瓣一散水珠落《萤光》:萤光闪闪草叶上 眼看坠地又开扬《打鱼人》:打鱼人家日难熬 虾米干旁蟋蟀跳《明月》:明月飞上天际 潮头涌到门前《春风》:长堤步春风 辟雀乱聚草丛中《荻花》:凉秋九月白荻放 一升露水一升花《食粥》:粥味滴滴佳 肠中春欲苏
日本著名诗人松尾芭蕉有何写作,风格是怎样的?
松尾芭蕉以写俳句著称,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一共有十七个字音,要求严格,类似于中国古时候的七言无言绝句。俳句起源于日本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那么擅长俳句的松尾芭蕉写作风格是怎样的呢? 松尾芭蕉出生于伊贺上野,是家里的老三,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都说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会对他以后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所以出生在小地方的松尾芭蕉的写作风格多是寂静闲适的。他很喜欢远行,所以他的俳句也有很多描写大自然的幽静的。 他的经典作之一《古池》就很好的凸显了他的写作风格。原文说的是一只青蛙、一片池水,一只青蛙扑通一声跳进了池水中,打破了应有的宁静,而大自然的静又和青蛙的动相呼应,充分显示了寂静闲适的意境,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有段时间,松尾芭蕉觉得自己的成功一文不值,那段时间他选择了沉思,每日做的最多的事就是修禅、读书和远行,为自己创作找寻灵感。所以那段时间他创作出来的俳句都有一定的禅意。这首《水池》也不例外,蛙代表了生命,而池水是生命的本源,青蛙跳入池水的那一刻,就是生命回归永恒的瞬间,展示了个体生命与宇宙的哲理关系。 松尾芭蕉写作风格都是偏寂静、闲适的,看似简单的词句,实际包含着巨大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