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摄影技术 > 正文
世界著名音乐家有哪些?
世界著名音乐家有哪些?
提示:

世界著名音乐家有哪些?

1、沃恩·威廉斯 沃恩·威廉斯(1872.10.12-1958.8.26),著名20世纪英国作曲家,电影作曲家。他所涉及的音乐体裁广泛,为交响曲,室内乐,歌剧,合唱,康塔塔,协奏曲,电影配乐等均写下了优秀的作品。 2、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或17日-1827年3月26日),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3、弗里德里克·肖邦 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全名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4、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莫扎特乐于接受传统曲式,并对其作巧妙的运用。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性在于重塑并定义了古典音乐,不同于巴赫的均衡完美、贝多芬的桀骜不驯。 5、德彪西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十大著名音乐家
提示:

世界十大著名音乐家

世界十大著名音乐家是舒曼、舒柏特、莫扎特、海顿、巴赫、李斯特、柴科夫斯基、卡尔、贝多芬、肖邦。 1、舒曼: 罗伯特·舒曼,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 1835-1844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因精神疾病日趋严重1854年投河被救,1856年7月29日后逝世于精神病院。 2、舒柏特: 弗朗茨·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赫田塔尔,奥地利作曲家。1808年,进入维也纳宫廷乐团寄宿学校学习。1810年,《G大调狂想曲》(D。1)问世,这是他第一首标有明确日期的作品。1811年,创作了其第一首艺术歌曲《哈加的悲歌》。 1813年,创作了《D大调第一交响曲》。1814年,为了免服军役,在其父亲的小学里担任校长助理,以获得微薄的薪金维持生活。1815年,舒伯特的作曲技巧已臻成熟,于该年创作了145首歌曲,并创作了《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D大调第三交响曲》等作品。 3、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1761年,首次作曲。1762年,莫扎特及姐姐在父亲的带领下,开始去欧洲各国献演,并获得成功。1764年,创作首部交响曲《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被任命为萨尔茨堡宫廷乐师,结束了长期的旅行演奏生活。1781年,脱离对雇主的依赖,成为历史上最早的自由作曲家。1782年,歌剧《后宫诱逃》在维也纳首演。1784年,完成题献给约瑟夫·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 4、海顿: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出生于奥地利南部的罗劳,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1740年,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的童声合唱团成员。1751年至1753年,创作首部歌剧《狡猾的魔鬼》。1755年,创作了首批弦乐四重奏。 1759年,担任费迪南·莫尔金伯爵的音乐主管,这是他职业生涯的首个正式任命,并于同年创作《第一交响曲》。1761年至1791年的30年间,任职于艾斯特哈奇宫廷,创作了他一生中大多数的音乐作品,体裁包括交响曲、器乐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歌剧等。 5、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州的埃森纳赫,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键盘演奏家。1700年,赴吕内堡,进入米歇尔学校唱诗班学习。1703年至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任职。1708年,到魏玛任宫廷教堂管风琴师。 在职的9年期间,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与康塔塔,并钻研法国古钢琴音乐与意大利弦乐作品。1717年,转而受聘于科腾,在列奥波德亲王府邸担任宫廷乐长和键盘演奏家,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世俗器乐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各类奏鸣曲、组曲、创意曲。 6、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弗朗茨·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 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创建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1886年7月31日,李斯特因肺炎发作,在德国逝世,享年75岁。 7、柴科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出生于伏特金斯克市,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1864年,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1867年,《第一交响曲》在莫斯科首次演出。1870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莫斯科初次演出。1876年,与梅克夫人开始通信。 1877年,芭蕾舞剧《天鹅湖》首演。1879年,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首演。1880年,《意大利随想曲》首演。1888年,《第五交响曲》在圣彼得堡首演。1890年,创作歌剧《黑桃皇后》。1892年,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在圣彼得堡首演。1893年,创作《第六交响曲》。 8、卡尔: 卡尔·尼尔森,丹麦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挥。尼尔森自幼显露音乐天赋,年轻时曾在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尼尔斯·加德;40多年后,他担任了这座丹麦最高音乐学府的院长。尼尔森是20世纪初丹麦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强烈的戏剧性。 卡尔·尼尔森于1865年6月9日生于菲英岛的一个小村子。父亲其实是位画家,但大多数时间是在婚礼或其他节庆场合拉小提琴,而母亲则得照看他们的十二个孩子。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让这些还很小的孩子出去干活。卡尔才六岁的时候已经开始了第一个“正式的工作”。 9、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逝世,享年57岁。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等。 10、肖邦: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月1日,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交响组曲《水上音乐》的作者是谁
提示:

交响组曲《水上音乐》的作者是谁

亨德尔:
水上音乐
http://www.hongen.com/art/gdyy/amqbl/ga11001.htm
(此处可以按
片断
欣赏)
《水上音乐》,又称《水乐》、《船乐》.亨德尔作于
1717年
,是
一部
管弦乐组曲.
传说
是在英国伦敦
泰晤士河
上为新即位的英皇乔治一世演奏的,故有“水上音乐”的美名.全部
组曲
由二十首
小曲
组成,开始是一首法国式的
前奏曲
,其后是布莱
舞曲

小步舞曲
等各种
形式
的舞曲,同时也有缓慢
乐章
.
乐器
使用了
小提琴

低音提琴

日耳曼
横笛、法兰西横笛、
双簧管

圆号
、小号等.
  现在我们演奏和听到的《水上音乐》已经不是亨德尔的
原作
,而是后来英国曼彻斯特的哈莱
乐队指挥
哈蒂(Harty)
爵士
为近代乐队所改编的
乐曲
,共有六个乐章:
快板、布莱舞曲、小步舞曲、
号角
舞曲(一种古代的
三拍子
舞曲)、
行板
、坚决的快板.由于旋律优美动听,
节奏
轻巧而流传后世.这里我们选录了六个乐章中的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六乐章
.
  第一乐章为庄严的
序曲
,乐曲
气氛
活泼热烈,开始由圆号与
弦乐器
共同奏出轻盈的同音反复和华美的
颤音
,相互对答.(
片段
1)
  第二乐章为舞曲般的
旋律
,气氛轻松舒展.这里选录的第二
主题

小调
,
抒情性
很强(片段2).
  第六乐章为坚决的快板,威武雄壮(片段3).这一部分是全曲最为精彩的
篇章
.

水上音乐组曲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
提示:

水上音乐组曲的作者是下面哪一位

 亨德尔 《水上音乐组曲》
  中文名称:亨德尔 水上音乐
  英文名称:Handel Water Music Suite in Ggk, HWV 350 Suite in D, HWV 349
  发行时间:1991年
  唱片公司:TELARC
  演奏乐团:圣-路克管弦乐团Orchestra of St. Luke's
  指 挥 家:麦克拉斯 Sir Charles Mackerras
  播放时间:54:19

简介:
  关于亨德尔,海顿曾说:“他是我们一切人的老师”;贝多芬则宣布:他是真理之所在。与巴赫相比,亨德尔算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国际性作曲家,他的音乐兼有德国的严肃、意大利的悦耳和法国的壮丽,而这些特点是在英国成熟的。
  1917年7月为在伦敦泰晤士河上的一场音乐晚会,亨德尔创作了著名的《水上音乐组曲》,当时英国国王和众多达官贵人乘船顺泰晤士河游览,游船上安置着五十人的乐队,包括小号、 圆号、双簧管、大管、德国长笛、法国长笛和弦乐器,但没有歌者。 《水上音乐》,包含二十个曲子,演奏一遍要一小时。音乐大为乔治一世所赏识,他命令在晚餐前和晚餐后各演奏一遍。当时碧波万顷,管弦齐作,其独特意境 可想而知。
  在这版录音中,麦克拉斯爵士采用了传统的规模,圣-路克管弦乐团使用现代乐器而非古乐器,通奏低音是一架羽管键琴,乐队的编制中没有鼓。处理手法保持了一贯的轻快风格,很多较快的乐章处理得如同以往的古乐录音,一些慢乐章则采用了十分从容的速度。

George Frederich Handel是谁?
提示:

George Frederich Handel是谁?

乔治·腓特烈·韩德尔(George Frederick Handel,1685一1759)是西方音乐史上享有盛名的音乐大师,被誉为圣乐之祖。贝多芬说:"韩德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我极愿跪在他的墓前。"⑴李斯特曾为"韩德尔伟大得象宇宙似的天才"而入迷,认为他是描写音乐的先驱⑵。韩德尔原是德国人,却在英国成名。他身居异国,由于英德之间的政治旋涡而受排挤;早年所作歌剧,采用那不勒斯乐派的歌剧程式,唱词用意大利文,在英国上演频频受挫,因而他所主持的剧院营业萧条,本人债台高筑。他一生坎坷,精神十分痛苦。一七四一年八月,曾为他的歌剧作过词的詹宁斯给他寄来《弥赛亚》的新剧词,请他谱曲,二十一日夜,韩德尔阅读歌词,词中所云与自己渴望新生的心情引起了强烈的共鸣,灵感油然而生,于是从八月二十二日至九月十四日,在三星期内成功地创作了一部蜚声全欧、至今盛名不衰的清唱剧《弥赛亚》,它为韩德尔永垂史册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韩德尔也从此"复活",立于不败之地。

伊丽莎白女王的祖母
提示:

伊丽莎白女王的祖母

玛丽王后,维多利亚·玛丽·露易丝·奥尔加·克劳迪·安格斯·冯·泰克,(1867—1953),英王乔治五世的妻子。
1867年生于伦敦肯辛顿宫,是符腾堡泰克公爵和剑桥的玛丽·阿德莱德公主的女儿。
伊丽莎白二世(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现任英国女王。
父亲:乔治六世,全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亚瑟·乔治·温莎(英语: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次子。
乔治五世(英语:George V,1865年6月3日-1936年1月20日),全名乔治·弗雷德里克·恩斯特·阿尔伯特(George Frederick Ernest Albert),爱德华七世和亚历山德拉皇后的次子。1893年5月3日,乔治五世当时乔治王子与玛丽公主正式订婚。他们7月结婚,一年后生下长子爱德华王子(后来的爱德华八世),接着,1895年生下艾伯特王子(后来的乔治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