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高玄殿为什么不开放
大高玄殿其实现在已经开放了。 没有大家说的那种什么不开放的,也没有什么故事可言,之所以以前不开放是因为这个地方比较的珍贵,而且由于年久失修,很多地方都需要修缮,伟大的故宫建筑当然不能以破败的面相展示给大家了,话说在17年就已经对外开放了。 另外,在过去的60多年中,大高玄殿一直被借用,最近几年才陆续移交故宫博物院。这也是2017年之前太高玄殿一直不对普通人开放的原因。 大高玄殿的历史: 大高玄殿,明清皇家道庙古建筑,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高玄殿位于北京皇城之内,北海公园之东,景山之西,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因大高玄殿临街大门是并排的三座门,此地又俗称“三座门”。 整个殿宇约占地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300平方米。2013年5月,大高玄殿已正式归还故宫,预计2016年向社会免费开放,成为市民文化广场。 2017年,475年从未对普通人开放过的大高玄殿有望接纳游客,并与故宫博物院一样每日设定游客上限。经初步测算,这座本市现存唯一皇家道教建筑群最大日接待容量约为4060人,文物建筑单次最大容量为435人。
大高玄殿的介绍
大高玄殿,明清皇家道庙古建筑,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高玄殿位于北京皇城之内,北海公园之东,景山之西,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因大高玄殿临街大门是并排的三座门,此地又俗称“三座门”。整个殿宇约占地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300平方米。2013年5月,大高玄殿已正式归还故宫,预计2016年向社会免费开放,成为市民文化广场。
故宫大高玄殿是什么单位借走的
是我们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向故宫博物院“借用”大高玄殿办展览,因属临时借用,双方仅有口头协议,并未签订书面合同。此后,占用单位长期占用大高玄殿不还。大高玄殿长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保障部用作办公用房,又不修缮,损毁十分严重,彩绘严重剥落,殿前月台的汉白玉石栏杆倾坍,九天应元雷坛前面接建了许多间红砖房,院落内乱搭建的办公建筑也很多,火灾隐患十分严重。[1][2][3]
1955年1月8日,大高玄殿的东、西牌楼拆卸工程开工,1月14日完工。1956年5月28日至6月10日,在景山前街拓宽工程中,大高玄殿前的南牌楼及两座习礼亭被拆除,同期被拆除的还有北上门等古建筑。[1][4]
1956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确认故宫博物院拥有大高玄殿的房产权。[2]1980年代末,文物保护专家首次提出建议,希望占用单位腾退大高玄殿。1996年,大高玄殿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998年和2000年,全国政协两次收到刘炳森等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呼吁将大高玄殿归还故宫博物院,进行修缮后向社会开放。2000年11月,古建筑专家郑孝燮、罗哲文等人发出《关于收回大高玄殿作为文化设施的倡议书》,但占用单位因索要巨额搬迁补偿未获满足而拒不迁出。2001年,国务院有关领导对解决大高玄殿回归问题作出批示。2005年,学者季羡林联合多名专家学者呼吁占用大高玄殿的单位尽快腾退大高玄殿,以便早日修缮并向社会开放。200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关于推进旧城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腾退工作的请示》,其中包括大高玄殿的腾退问题,请求国务院支持。但因腾退涉及经费及用地问题,故一直未取得实质进展。2005年夏,北京市文物局向大高玄殿的管理使用单位下发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一年内整改。2006年3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与占用单位协调。2008年1月,国务院有关领导出面召开协调会,约请财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占用单位、故宫博物馆四方商谈,提出最迟不超过2009年3月腾退的意见。2009年3月,占用单位称腾退面临经费及土地划拨等困难,大高玄殿未按原计划腾退。[1][5][2]
2010年6月11日,占用单位与故宫博物院签订协议,将大高玄殿文物建筑移交给故宫博物院管理,故宫博物馆方面则向占用单位提供了高额补偿。故宫博物院随即对大高玄殿展开大修前的准备工作。[2][1][5]2011年6月11日,大高玄殿乾元阁抢险修缮工程开工,计划于2012年4月竣工。乾元阁抢险修缮工程拉开了大高玄殿大修的帷幕。
大高玄殿的建筑结构
大高玄殿位于西城区三座门大街23号,是明清两代尊奉“三清”的皇家道观。 大高玄殿后世多有修缮,殿坐北朝南,南北长264米,东西宽57米,占地面积近1.5公顷,现存古建筑约1600平方米,基本上保持了原建风格。成南北向长方形,正面有两重绿琉璃仿木结构券洞式3座门,门后为过厅式的大高玄门。大高玄门前原有旗杆(现仅存石座),后有钟鼓楼。正殿名大高玄殿,面阔7间,重檐黄琉璃筒瓦庑殿顶,前有月台,左右配殿各5间;后殿名九天应元雷坛,面阔5间,两旁配殿各9间。现存主要建筑自垣墙所开辟的3座门,护以石栏。内有大高玄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大高玄殿、九天应元雷坛殿。最后是一座象征天圆地方的两层楼阁乾元阁,圆攒尖屋顶,覆以蓝琉璃瓦,象征天;下为“坤贞宇”,方形,覆以黄琉璃瓦,象征地。
大高玄殿的建筑景观
殿沿中轴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高玄门、大高玄殿、九天万法雷坛、乾元阁等主体建筑,其左右布置有配殿、钟鼓楼及值房等建筑。大高玄门殿前有两重琉璃门,均为并列的三座洞券门,护以石栏。琉璃门内有大高玄门,门面阔三间,中间有御路,通面阔16.20米,通进深8.80米,黄琉璃筒瓦歇山顶调大脊,五踩单昂斗栱。门内东西有钟鼓楼,均为方形平面,两层,黄琉璃瓦歇山顶,其内钟、鼓亦于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失落。大高玄殿大高玄殿面阔七间,通面阔34米,通进深16.5米,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上檐七踩单翘重昂斗栱,下檐五踩重昂斗栱,金龙和玺彩画,前檐明、次间各四扇四抹隔扇门,两梢间为槛窗,均为三交六碗菱花窗格,带铜面页。 大殿座落于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台基之上,前有月台,正面踏跺三出,中间有石雕御路,御路上雕有云龙、云凤、鹤等图案。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五间,均为绿琉璃瓦歇山顶,前出廊,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栱,旋子点金彩画。九天万法雷坛九天万法雷坛,位于大殿之后,面阔五间,通面阔15米,通进深10米,单檐庑殿顶,绿琉璃瓦黄剪边,五踩重昂斗栱,檐下绘旋子点金彩画,殿前有围以汉白玉石护栏的月台,中间有御路。殿东西有配房,各九开间,通面阔37.40米,通进深9.60米,绿琉璃瓦歇山顶调大脊。乾元阁大高玄殿最北的是一座两层楼阁,上层名“乾元阁”,为八根柱子构成圆攒尖顶,覆紫色琉璃瓦,亭立于平座上,周以围廊,有木质栏杆;下层名“坤贞宇”,方形,腰檐铺黄琉璃瓦,单翘单昂斗栱,井口天花,绘金龙;阁建于有汉白玉护栏的台基之上,正面中间有踏跺,石雕御路。
什么是“大高玄殿”?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的博物馆,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重要的载体。近600年来,明清两朝对紫禁城的古建筑实施了多次重建和扩建,所形成的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2年,为期18年的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启动,这次“世纪大修”举世瞩目,故宫人慎之又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故宫古建筑保护和传承所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工艺与技术,而是认识和态度的问题,就是应该以什么样的理念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问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道。
2015年,在对过往古建筑修缮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故宫博物院选择了养心殿、乾隆花园、大高玄殿、紫禁城城墙4项亟待修缮的古建筑群,作为“研究性保护项目”的试点,探索古建筑修缮新的实施机制和传承方式。
2018年9月3日,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正式开工,此时距离启动仪式已过去两年零八个月。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是我国首个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的综和研究性修复项目,故宫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编制《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总体规划》、组织研究团队对原状陈列、古建筑、室内文物及其保存环境的历史文献、保护管理沿革等进行系统挖掘和深入研究、确立33个专项研究课题等,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