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婚礼策划 > 正文

目录

1,汉朝婚礼中有个合什么而饮,那个词语的第二个字怎么念,?

汉朝婚礼中有个合什么而饮,那个词语的第二个字怎么念,?

合 卺 hé jǐn 合卺 ——古婚礼仪式之一。即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 举行于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以后。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 后世改用杯盏,乃称“交杯酒”。宋代并有行“合卺”礼毕,掷盏于床下,使之一仰一覆,表示男俯女仰、阴阳和谐的习俗,带有明显的性象征的意味。还有通过看掷于地上两个杯的俯仰来看日后夫妇是否和谐。有些占卜的意思,后亦以“合卺”借指成婚。《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孔颖达疏:“共牢而食者,同食一牲,不异牲也......合卺,则不异爵,合卺有合体之义。共牢有同尊卑之义。体合则尊卑同,同尊卑,则相亲而不相离矣。”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礼官......命妓女执双杯,以红绿同心结绾盏底,行交卺礼毕,以盏一仰一覆,安于床下,取大吉利意。”

2,求解汉式婚礼的程序和详细内容: 拜堂、沃盥、对席、同牢、合卺、结发、执手礼…

您好,这是本人实际策划执行过的婚礼流程内容,请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更多的信息需求欢迎关注我的其他空间微博相信会有所收获。——大秦书吏俑

1仪式开始

主持词: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固称夏。
汉字,汉语等等汉民族自己的符号早已融入到我们的脑海与血液之中。而大家在这里可能感觉到今天婚礼现场并非奢侈豪华,但却浓缩了传承千年的汉家婚礼文化,呈现在眼前的将是别具一格,属于汉家儿女自己的传统服饰及婚礼礼仪。
这是新人带着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份热情和执着为自己筹划的一场汉式婚礼.今日吉礼现场汇聚了新人四方远道而来的亲人与挚友,希望大家在观礼为新人送去一份祝福的同时也能在你们的心里留下一段华美的回忆!愿传承千年的礼乐伴与新人,情真永鉴!

2新郎入场

主持词:

请新郎登台入礼!
新郎备亲迎之礼,亲迎之礼,以大雁为聘,取意鸿雁择情一偶,终生不渝。以鸿雁为鉴,可证新郎一片诚心所致。
新郎启行迎娶新娘!

3施巾结帨

主持词:
请新郎廊前止步,待等新娘闺阁之中收母亲结帨之礼!
女儿出阁,母亲为女儿整好丝缨,叮咛教诲。施巾结帨礼成,新娘入礼!

4奠雁迎新

主持词:
请新郎奠雁,重逢佳偶观依旧,移步门庭略含羞,愿携知己长相守,但许鸿雁鉴白头。奠雁礼成。新人准备入礼!

5新人入礼

主持词:
吉时已至,仪程开始,请佳偶移步入场!
农历 年 月 ,西历 年 月 日,新婿,新妇偶同心共结百年之好,满座亲友宾朋观礼同贺。
笑迎佳客莲步移,青空漫落飞花雨,齐声满座宾朋贺,伴得吉言随行去!

6婚书立信

主持词:
鸿雁传书,信言一诺,不以千山万水为隔,愿比情思几世明志!现在就先请新人阅览婚书,永以为鉴!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信言一诺无敢相忘!婚书立信成!

7沃盥入席

流程:
(女侍者上前点燃桌上铜灯。新郎施礼请新娘入席,而后侍者为新人倒水洗手。)

主持词:
请侍者为新人燃灯备席。黄昏之礼,灯烛火光映佳人容颜,编钟古乐,华夏正礼鉴秦晋之好!
英郎揖请佳人入席成礼!请侍者为新人引水沃盥,为新人洗去一路风尘,以备之后大礼!

8同牢合卺

流程:
(侍者为新人端上酒爵,新人酹酒告天。)

主持:
请佳偶行告拜礼!请侍女为佳偶呈爵备酒!请英郎佳人将酒酹洒而拜。进授玄酒,告之天地!
新人在同牢席中先行祭礼,侍女进授祭酒,请新郎新娘酹洒而祭,告之天地。 一起把酒爵中酒洒在托盘中。
请侍女为佳偶准备正礼餐食,行同牢之礼,新婚佳偶同案而食谓之同牢!婚礼中新人同席而坐,同案而食,自此亲结一家。
请为佳偶呈礼食!告拜之大礼所用三牲肺腑,佳偶同品共食,告拜天地炎黄祖先,同享宗族馈礼祈福。

(侍女给新人端上肝肺熟食,供新人食用,主持人把握时间观察新人进餐速度,简述此环节内容。)

请为佳偶呈肉食!肉食美味,脍炙人口。华夏传统之中,崇尚节俭,饮食清淡。所以肉食珍贵,王侯将相无故尚不烹食牲畜牛羊。只有节庆大礼,方可家人同享。新郎新娘共食一牲之肉,同品脍炙,以贺此刻吉庆大礼!

(侍女端肉食上,新人一起切下一片肉。新郎新娘共食一牲之肉,象征夫妻二人从此福寿同享,患难与共。)

侍女呈五味酱醢!各种肉食碎烹为酱称之醢,为国人饮食的重要菜肴及调味品。此次婚典所用之酱融有五味,此刻新人共品五味,以示共享共品婚后人生。酸甜苦辣咸彼此皆不离不弃相伴终生。

(侍女端酱上,新人分别用勺舀一些在自己碗中,共食。)

请为佳偶呈粟米!江山社稷,粟米足,天下安。佳偶互敬共食,以示今后衣食丰足,康健多福。

(侍女端小米饭上,新人分别用勺舀一些在自己碗中,共食。)

佳偶餐毕,同牢礼成!请侍者为佳偶上匏瓜!匏瓜经合卺何为一器,象征夫妻二人经此合为一家,又因青瓜味兼甜涩,又有取意夫妻二人由此同甘共苦的意味。

(侍女为新人上匏瓜!新人先行揖礼而后接受,侍女答礼。新人执卺杯各自饮半杯后交换。起身!)

青瓜如酒,甘甜浸苦,自此两人同甘共苦.彘宴共结同牢亲 ,淡眸含笑合匏饮!
合卺礼成!请新人起身!同牢合卺今成眷属!

9解缨结发礼

主持词:
大家不知是否留心新妇头上的一缕红缨,沧桑情缘,此物依旧,当年新婿送给新妇,新妇佩带头上以此表示心有所依。今日解下,再与佳人以此表示英郎自此担起佑护佳人之责。
再请新人结发,请新人各自取下一缕秀发青丝,交给新人用丝线系在一起,常言结发夫妻,相守白头。
纵隔千里情难断,两簇青丝结百年! 结发同心礼成

10互换信物

主持词: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为回报,愿永为好。大礼将成就请新人互换信物,用以今日为念。
新郎为新娘戴上一只头钗,自此妆容有伴,可常为悦己者容。
新娘为新郎系上一块美玉,君子玉不离身,新婿永远是新妇心中的仁人君子!
互换信物礼成!

11执手同心

主持词:
华夏传统中,有情人若得牵手已有伉俪之名。请新人相视而立,闭目执手。
此刻新人心中必是万千感言,千言万语汇做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风雨同归,白首百年!
天地动容,落花有情,蝶舞双飞,异彩漫天!执手礼成!

12婚礼礼成


主持词:
今日婚礼大典礼成!祝新人鸾凤和鸣、枝兰永茂,执手偕老!长乐未央!新人礼谢众宾!英郎佳人执手而归!

3,婚嫁习俗中合卺礼有什么寓意

合卺 古代结婚仪式之一。所谓“合卺”,是指新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的意思。后世通称饮“交杯酒”,以示新夫妇自此已结永好。郑玄与阮谌合著的《三礼图》曾对“合卺”下定义说:“合卺,破匏为之,以线连柄端,其制一同匏爵。”由此可知,合卺是指破匏为二,合之则成一器,故名合卺。“匏”就是匏瓜,剖分为二,就可以盛酒,因此“合卺”,古代亦称“匏爵”。
匏瓜既剖分为二,所以象征夫妇原为二体,而又以线连柄,则象征着婚礼把两人连成一体,所以分之则为二,合之则为一。清人张梦元对新人一同进酒,必要用破匏作饮器曾稽考过,他在《原起汇抄》中说:“婚礼合卺同用匏。谓之氶豆(原文为 ),今作卺。用卺有二义,匏苦不可食,用之以饮,喻大妇当同辛苦也;匏,八音之二,笙竽用之,喻音韵调和,即如琴瑟之好合也。”由此可见“合卺”之意义。“匏”既然“苦不可食”,拿来盛酒,而酒也必会变成苦酒,确有提示新夫妇应有同甘共苦的意思。“合”,不单有合成一体,而且也提示既为夫妻,就该如琴瑟之好合。如此看来,“合卺”的意义就很深远了。
合卺之礼最早见于《礼经》中。《礼经·昏义》说:“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疏曰:共牢而食者,同食一牲,不异牲也。……合卺,则不异爵,合卺有合体之义。共牢有同尊卑之义。体合则尊卑同,同尊卑,则相亲而不相离也。由此可知,圣人制礼,早已揭示夫妻原是平等的个体,并无“男尊女卑”的观念,后来人曲解其义,才造成了三纲以君父夫为尊的说法,这是不足为训的。至于把“合卺”改名为“交杯酒”,似乎已失原义。
合卺改名“交杯酒”,到宋时已成通行的名词,所用的是普通的酒杯,不是破匏为二的匏爵,新夫妇在新房相对互饮,改名“交杯酒”,当然有违古礼本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载新人互饮“交杯酒”之俗说:“(撒帐合髻讫)然后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喜贺,然后掩帐讫。”两盏以彩结连之,可以象征夫妇是联成一体的,尚存一点“合卺”礼的古义。饮讫掷盏于床下,一仰一合,是象征天覆地载,男俯女仰,阴阳合谐,乃大吉大利之事。
吴自牧《梦粱录·嫁娶》卷二十亦载合卺礼,“……次命妓女执双杯,以红绿同心结绾盏底,行交卺礼毕,以盏一仰一覆,安于床下,取大吉利意。”
司马光《温公书仪》载合卺礼说:“及期,婿居盛馔,设盥盆二于阼阶,东南皆有二盥盆,中央有勺。设椅卓各二于室中,东西相向,各置杯、匕、箸、蔬果于卓子上罩之,酒壶在东席之后,墉下置合卺一注于其南卓子上(按原注“卺”以匏剖而为二)又设酒壶于室外,亦一注有杯。”(原注:此所以饮从者也。)仪文如此繁缛,布置如此浩大,应是士大夫阶级所行的礼制,普通人家难以作到。且合卺不行于新房之内,而行于大厅之中,又郑重举备佳肴,三斟三饮而后礼成。民间习俗,“合卺”之礼是在“洞房”之内进行的。
近代合卺之俗,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四《浙江·杭州嫁娶风俗》载,和《梦粱录》记述相同:“女复倒退,执同心结,牵新郎回房,行交拜礼。再坐床,礼官以金银盘盛金银彩线杂果撒帐。次命妓女执双杯以红绿同心结绾盏底,行交卺礼毕,以一盏一仰一覆,安于床下,取人吉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