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三毛摄影怎么就那么好呢
三毛,呵呵,刚拍完,从门市、化妆到摄影都让你体验到那种专享和独有的感觉,整个环境非常棒,而且限量式服务不像一般影楼那种大批量流水式的服务让人感觉自己象流水线上和别人一样的商品,风格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摄影师化妆师商量,总体风格比较时尚和自然,整个的拍摄气氛非常轻松,呵呵,拍摄后的服务还有后期做的都非常好,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偏高,早妆都得加钱,不过这种限量式服务的肯定价格要高,看你要什么感觉了。 安瓶这个东西好像只有星工场和蓝梦免费提供,其他影楼大概要80-100一支吧,特别特别小的一瓶,特别的不值,一次大概要用三瓶,建议到淘宝之类的地方网购,5元左右一支,之后带到影楼,我就是带去的,三毛的化妆师很有职业道德,完全没有因为我自带安瓶而给我脸色看,服务依旧很到位。另外如果你平时没有做手的习惯,完全可以不做指甲,婚纱照能拍到手的太少了,特写就几乎没有了,拍到的话自然一点其实不错。 拍照那天一定要自然,要放得开,多和摄像师沟通,不过除了三毛其他影楼的摄像师不一定有时间和你沟通,呵呵。
2,他是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拍谁就是谁这辈子最好
他曾经因为一本以诗人食指作为封面的摄影集,而为人津津乐道。 他说,他把中国最牛B的牛鬼蛇神一网打尽了,够了。 他的朋友诗人柏桦在看了他为自己拍的照片后,说,“你不要轻易给一个人拍照,因为你给谁拍一定就是那个人这辈子最好的照片”。 他被称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家” 他叫肖全。 他拍过北岛、贾平凹、陈丹青、史铁生、张艺谋、陈凯歌、姜文、窦唯、谭盾等等八九十年代里文学、艺术、音乐、电影等领域的很多名人,他的每一张照片后面都有透过他的镜头讲出的故事。 但在他的眼里没有名人,只有朋友,只有缘分。 肖全与舞蹈家杨丽萍是多年好友,在他镜头里的这只孔雀,与世人眼中的她大相径庭。 他说,他已经拍了杨丽萍十几年,还会继续拍下去,哪怕她已经成了老太太,老得不行了,在大理晒着太阳,她依然是杨丽萍。 有人说,在三毛需要一个摄影师的时候,上帝就把肖全派到了她的身边。肖全镜头里的三毛,漫不经心,举手投足间有着骨子里的洒脱和不羁。他因为三毛拍摄这组照片,同三毛成为好友,而这组照片也成了三毛生前最后的灿烂。 三毛自杀后,肖全遗憾没能参加成她的葬礼,妻子安慰他:“三毛没有葬礼,只有生日。” 90年代初,肖全认识了法国驻广州领事馆的文化参赞维罗妮卡。她问肖全,认识马克·吕布吗?他很快就要来中国,想找一位会说英文的摄影师当助手。 那个年代的摄影师,应该没有不认识马克·吕布的。 马克·吕布是一名世界级的摄影大师,马格南图片社的前主席,法国国宝级战地摄影师,摄影生涯长达70年,他的一生去过许许多多的国家,以旁观者的眼光,拍下了人类社会中的角落,当地人民的生活变化,在作品里呈现了最真实的生活。 这是他的第一幅代表作,拍摄于巴黎埃菲尔铁塔上,他凭着这张作品赢得了进入玛格南图片社的资格。 肖全和马克从1993年到2013年的20年时间,一起用相机记录了中国一个时代的变迁。 1995年,马克被张艺谋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法国投资人请来剧组拍照。张艺谋也成了马克最重要的模特,他对这个穿着军大衣的中国人非常感兴趣,为他耗费了许多胶卷,而在一旁候场的巩俐显然对马克的拍摄也非常好奇。 在上海,他们抽空就会去里弄里头转悠。每次遇到弄堂里的那些孩子们,马克就会变成一个纯真爱笑的“老小孩”。里弄的小卖部里兜售着各种饮料,孩子们身上穿着当时最流行的夹克……没错,上海就是当时中国最时尚的城市。 1996年,马克·吕布不知疲倦地走过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和前门大街等地,拍摄了很多照片。同年,马克·吕布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名为《马克·吕布四十年中国》的大型个人展览。在这次展览中,肖全第一次见到了让马克·吕布“重新出发”的女人凯瑟琳。 2003年6月24日,马克·吕布在巴黎过80岁生日那天,他收到一张从中国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着这样的文字。 “献给一个80岁还在拍照片的人。我亲身感受到了一个有责任感、对一切充满希望的摄影师是如何面对生活的。你让我尊敬,却难以效仿。” 这张明信片来自肖全。 2010年,再次来到上海的马克·吕布已是一位87岁的老人,但依然是个快乐的“老小孩”。他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他的大型回顾展。展览上,有一个惊喜。1971年,马克在上海芭蕾舞团拍摄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就在开幕式当天,马克作品里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女孩—唐雪娟女士来到了展览现场。这场时隔39年的重逢令马克欣喜不已,他把她拉到自己的那幅作品前,拍下了这张时空交错的合影。让我们不由得感叹时光到底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 2009年夏天,肖全来到巴黎,来到马克·吕布的家里。那么多年过去,岁月改变了他们的模样,却不曾改变他们对彼此的热情,以及他们对摄影共同的热爱。 2013年,在马克·吕布90岁生日之际,肖全又一次去了巴黎,在马克的家里见到了他,这是肖全最后一次去见马克。即便是在自己的家里,即将90岁的马克行动起来也已经非常吃力。肖全告诉他,他爬上了埃菲尔铁塔,找到了油漆工的位置,马克听了若有所思,却没有说出什么话来。 马克见证了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许多伟大事件。他对中国有一份特殊的爱,五十年来,他以自己的方式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去介入、去呈现那个西方人眼中遥远神秘的国度。 他曾说:“我在中国走啊走,看啊看,拍了不少照片。我还喝了很多茶,听了很多当时官方冗长的报告……所到之处我看到并喜爱这些美丽的面孔、工具上的陈年铜绿、浩瀚又有些奇特的景观,到处都有一种尊严,取代了上世纪几乎整个民族的耻辱。” 我们要感谢这位来自西方的摄影师,是他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持续的对中国进行报道,向世界展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