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婚礼策划 > 正文
“文哏大师”苏文茂总共收了11个徒弟,有比郭德纲好的吗?
“文哏大师”苏文茂总共收了11个徒弟,有比郭德纲好的吗?
提示:

“文哏大师”苏文茂总共收了11个徒弟,有比郭德纲好的吗?

苏文茂是文字辈相声名家,其一生共收徒十一位,这数量在相声演员中属于比较少的。要论知名度苏文茂的弟子是和郭德纲是比不了,但要论相声水平,苏文茂的弟子赵伟洲、刘俊杰、崔金泉、宋德全和武福星等人都能和郭德纲媲美。 文哏大师苏文茂苏文茂被誉为相声界的“文哏大师”,是文哏相声的集大成者,也是文哏相声最具代表的人物,套用师胜杰先生的一句话,那就是“不敢说绝后,最起码空前”。 苏文茂先生师承相声名家常宝堃,当年苏文茂先生在药铺当学徒,酷爱常宝堃和赵佩茹的先生,后来得以拜入常宝堃门下,开始学习相声,常宝堃对苏文茂也是喜爱有加,不仅废除了相声界传统的生死合同,而且还倾囊相授,苏文茂先生学成出师后,凭借扎实的相声功底,开始走红,是当时相声界首屈一指的文字辈演员。 苏文茂先生气质儒雅,许多文哏相声在他的表演下,精彩纷呈,例如相声界历来有“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的说法,其中文章会许多相声名家都用过,唯有苏文茂先生的版本堪称经典,是文章会的教科书版的存在,其他相声演员无论如何演绎,也演绎不出来苏文茂先生那股劲,而这也是苏文茂文哏相声的代表作。 苏文茂先生的相声除了文雅之外,透着学问和教育意义,其《苏批三国》等段子结合文学知识等,当然苏文茂先生也有许多讽刺相声和传统相声,对于徒弟而言,苏文茂先生收徒并不多,只有十一位,但是苏文茂先生艺术上对待徒弟要求严格,生活上对待徒弟平易近人,苏门弟子大部分艺术水平一流,尊师重道,是相声界的模范。 赵伟洲,相声明字辈门长赵伟洲是苏文茂先生大弟子,虽然年龄不是最大的,但是相声界讲究入门早晚,所以赵伟洲是苏文茂先生的大弟子,由于在他这一辈,拜师最早,因此,赵伟洲也成为明字辈门长,值得一说的,赵伟洲的父亲赵心敏是文字辈的门长,一门两门长,相声界绝无仅有。 赵心敏和苏文茂先生交好,两人约定苏文茂收赵心敏儿子为徒,所以赵伟洲先会喊师父,后会喊爸爸,赵伟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杨少华合作,赵伟洲为杨少华量身打造段子,成就了许多精品相声,尤其是《枯木逢春》中杨少华的“我要开花”,让这两人火遍大江南北。 赵伟洲能耐有多大?郭德纲评价他“我们这一辈最会说相声的人”,这个评价可谓极高,是对赵伟洲艺术的肯定,赵伟洲如今年逾古稀,和落单的刘伟搭档相声,去年天津卫视春晚,赵伟洲和郭麒麟、阎鹤祥曾搭档说过相声。 刘俊杰,天津相声的笑话篓子刘俊杰和赵伟洲同龄,但是拜师要晚,刘俊杰拜师是在苏文茂先生下放期间,而苏文茂先生回顾那段岁月的时候,也说到,最得意的事情是收了刘俊杰这个好徒弟。 刘俊杰外号是“笑话篓子”,其能创作能表演,相声水平很高,但是缺少固定的搭档,和杨少华、谢天顺、于世猷等合作过,但是合作时间并不长,名气仅限于天津,但是凭借笑话篓子,这一绰号,就能看出水平之高。 崔金泉,文哏风格成为领导崔金泉的表演风格类似苏文茂,属于文哏相声的风格,而且崔金泉嗓音条件比师父苏文茂好,擅长柳活,曾经凭借和范振钰合作表演的《笑星传奇》在全国相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和最佳逗哏奖,是当时相声界的一颗新星。 如今的崔金泉已经成为领导,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说唱艺术团团长,已经很少再登台表演了,单凭这个领导职位,崔金泉算是苏文茂弟子中官最大的。 宋德全,和郭德纲结怨宋德全也是苏文茂先生比较喜爱的弟子,其表演风格和苏文茂都属于文哏相声,而且宋德全还和李金斗一起创办了相声剧社,但也有可能是在这时候和郭德纲产生过节,郭德纲甚至在相声段子中编排他,将其改为“宋大德”进行讽刺,两人的矛盾和恩怨也是相声界比较火的一对。 不过在相声有新人节目中,宋德全的徒弟陈印泉,却得到了郭德纲的青睐,甚至进入四强,可见,郭德纲对于宋德全的徒弟并无多大的成见,而宋德全有这样的徒弟,也看出宋德全的水平。 武福星,东北相声名家武福星是苏文茂先生的二弟子,但是其名气并不大,主要是因为他长期在东北演出,曾担任吉林省曲艺团副团长,而东北地区相声氛围并不浓厚,所以武福星的知名度并不高,仅局限在东北,不过相声在全国开花发展是好事,这一点来说,武福星也是值得敬佩的。 武福星的儿子武洲拜师李金斗,并在海南创办了福星相声社,这个相声社用的“福星”做为名字,有点借助武福星的意思,而武福星也的确在这个相声社演出并担任艺术指导,能在海南开设相声剧社,更是对相声推广发展有重要意义。

苏文茂代表作,相声大师苏文茂个人资料
提示:

苏文茂代表作,相声大师苏文茂个人资料

苏文茂大师一生所带给人们的欢乐,不计其数。他是苏派相声的代表任务,在相声界享有非常高的声誉。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本期戏剧文化,就带你来了解苏文茂大师生前的代表作和个人资料。

早年经历

1929年2月24日苏文茂生于北京广渠门外楼梓庄。因幼年家贫,12岁时,苏文茂到天津一家药铺当学徒。那时候,他酷爱常宝堃、赵佩茹的相声。当时学徒期满后每月的收入很少,只能买一袋面,苏文茂家中还有老母亲需要赡养,他梦想着能够拜小蘑菇常宝堃为师,将来说相声,多挣些钱养家糊口,让老娘过上舒心的日子。几经辗转,苏文茂终于结识了常宝堃,并于1943年在天津拜常宝堃为师。

演艺经历:

1943年至1948年,在天津拜常宝堃为师,艺名苏伯光。转年随常连安赴京,在启明茶社边学徒边演出,于俊波、黄鹤来等为其捧哏,至1948年止。

1945年夏第一次回津,演出《打白朗》(常宝堃为其捧哏),获得成功,从此演出使用学名“苏文茂”。

1948年4月出师。1949年曾与康立本、高元钧等搭档,互为捧逗。1951年起与常宝华搭档,以常逗哏为主,合作三年。9月参加天津市曲艺工作团。

1953年,文化部第一次组织文艺界的赴朝鲜慰问演出的队伍,苏文茂随队前往。他与常宝华搭档表演了《灯谜》、《八扇屏》、《酒令》等节目。在朝鲜演出了5个月,直到停战以后,苏文茂才回到祖国。

1953年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五个月之久。9月加入天津市曲艺团。

1954年起与全长保搭档。

1956年加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天津曲艺团,与朱相臣搭档,合作整理演出了传统相声《论捧逗》、《批三国》、《贼说话》等,以及新相声《美名远扬》、《学习光复道》、《光复道上红旗飘》等,形成了以文雅、深沉为特色,具有书卷气的“文哏”风格。

1960年转入天津市曲艺团,1961年在挖掘传统曲目的工作中,排演了七段久未上演的曲目,即《打白朗》、《卖五器》、《铃铛谱》等。

1977年与马志存合作,在整理传统相声的同时,演出了《学习张士珍》、《废品翻身记》、《高贵的女人》、《新局长到来之后》、《红楼百科》、《爸爸儿子》等,均成为新时期相声曲目的代表作。

1983年8月份当选为天津市相声研究会副会长。

2005年7月29日(农历乙酉年六月廿四日)晚,出席第五届中国曲艺节天津曲艺专场演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剧场亮相。

2006年9月21日(农历丙戌年闰七月廿九日)晚,出席中国大戏院开业70周年庆典演出第三场。

2007年1月6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十八日)出席京韵大鼓名家陆倚琴收黄薇为徒出席了收徒仪式。1月22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初四日)下午,天津文联党组书记、秘书长孙福海携新作《逗你没商量——相声界的奇闻趣事》在天津图书大厦首层举行签售会,苏文茂出席了签售仪式。

逝世:

2015年5月3日中午12时许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主要作品:《文章会》、《苏批三国》、《论捧逗》、《汾河湾》等传统节目。

【结束语】人的一生,总是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但是如果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一直坚持着过完一生,那也是一种美好,就像苏文茂大师一样,一生为相声做贡献,在此我也为苏文茂大师哀悼,希望他在另一个国度,过得比以前更快乐。

“文哏大师”苏文茂一共收了11个徒弟,有拿得出手的吗?
提示:

“文哏大师”苏文茂一共收了11个徒弟,有拿得出手的吗?

苏文茂本人不仅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相声大师,同时也培养出了多位优秀的弟子,苏文茂拿的出手的徒弟,包括赵伟洲、刘俊杰以及崔金泉。 赵伟洲是苏文茂培养出的最优秀弟子可能很多年轻人提起优秀的相声演员时,总会提到郭德纲的名字,但是在郭德纲的心里,赵伟洲才是自己这一代人当中最会说相声的演员。 赵伟洲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并不是由于赵伟洲的师傅是苏文茂先生,主要是由于赵伟洲在相声领域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每当说起赵伟洲的作品时,很多人都会对赵伟洲表达出佩服之意,能够得到观众的口碑评价,足以说明赵伟洲的作品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 在赵伟洲的作品当中,就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聘文书》、《小白牙》以及《枯木开花》,正是由于这些优秀的作品为赵伟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才使得赵伟洲在相声领域积累下了很高的名气。 赵伟洲本人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全能型相声人才,不仅自己能说会道,同时还能够进行相声领域的创作,如果不是拥有如此优秀的才能,赵伟洲根本不可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所以我认为赵伟洲绝对是苏文茂先生弟子当中最优秀的一个。 刘俊杰是苏文茂先生拿得出手的弟子虽然很多相声演员都喜欢扎根于剧场茶馆,因为在这些相声演员看来,只有扎根剧场茶馆才能够感受到相声文化的原汁原味,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果相声演员能够登上春晚舞台,那么必然会使得自己的知名度得到飞速的提升。 苏文茂先生的弟子之一,刘俊杰就多次登上春晚舞台,并且在春晚舞台上也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通过春晚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刘俊杰在相声领域也打响了知名度。 细数刘俊杰所创作的作品,大家就能够感受到刘俊杰作品当中的魅力,比如刘俊杰就曾在春晚舞台上展示过自己的《十二生肖拜大年》以及《戏迷》这两个作品。 也许刘俊杰在相声领域并没有达到顶级水准,但是在苏文茂先生的弟子当中,刘俊杰绝对达到了佼佼者的水平,除了赵伟洲之外,刘俊杰取得的成绩可谓是最出众的,在通过春晚站稳脚跟之后,刘俊杰对于相声艺术的打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崔金泉是苏文茂先生非常得意的弟子崔金泉的发展路线和刘俊杰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因为崔金泉从很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位文艺兵工作者,这使得崔金泉希望把自己的相声艺术留在部队当中,正是由于崔金泉把部队当成自己展示才华的舞台,所以崔金泉的知名度要远低于刘俊杰。 不过就算知名度不及刘俊杰,崔金泉的相声才华却并不逊色于苏文茂先生的其他弟子,正是由于崔金泉从小就非常喜欢相声艺术,也深受自己父亲的影响,所以崔金泉的相声水准可谓是相当的扎实。 由于崔金泉深受苏文茂先生的影响,这使得崔金泉的相声表演总会有苏文茂先生的影子,也许很多人觉得相声就应该独树一帜,但是崔金泉却认为自己如果能够传承师傅的相声艺术文化,那么对于师傅来说,也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回报。 如今的崔金泉已经成为了总文工团的说唱团团长,崔金泉的工作非常繁重,这使得崔金泉如今已经远离了相声舞台,但是崔金泉对于相声的热爱却从来没有消退过。 也许苏文茂先生的弟子并不像其他相声大师的弟子,有那么高的知名度,但是苏文茂先生在培养这些弟子的时候,也下足了功夫。 由于苏文茂先生在培养弟子的时候,总希望弟子不要过于看重名利,所以苏文茂的弟子才会出现知名度不高的问题,但就算如此苏文茂的弟子拥有的出众才华还是能够被观众一直津津乐道。

郭德纲曾出书暗讽文哏大师专爱揭发,谁料想苏文茂连搭档也不放过章
提示:

郭德纲曾出书暗讽文哏大师专爱揭发,谁料想苏文茂连搭档也不放过章

2013年,郭德纲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传《过得刚好》。在书中曾隐晦地曝出十几位主流相声名家的负面消息,其中天津相声界同行无疑成了重点“照顾对象”。每段陈年旧事背后都能引发无数观众猜测遐想并最终对号入座。原本在书中起点缀作用的“江湖腥闻”,在发行出版后反倒成了读者最关注的焦点话题。

在此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津门相声前辈某氏,常以文雅著称。曾有台上几不说之口号,听其《圆梦》等作品也涉及伦理之弊。可见艺人均有两面之态。该先生为排斥异己,曾向文化局反映同团演员表演之《地理图》贯口内无有台湾,乃反华行为,闻者皆惧。”老观众看到《圆梦》时已经猜到了,这次郭德纲将矛盾直指文哏大师苏文茂。而文中提到的苏先生为“排除异己”向文化局举报的演员很可能是“少马爷”马志明。很多读者看完这段故事,便会给苏先生贴上“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无事生非”等等负面标签。甚至有人认为苏文茂就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姑且不论这样的看法是对还是错,书中提到的内容就算确有其事,但真实的苏文茂难道就是个只会靠“小题大做”来攻击相声同行的老艺人吗?其实也不尽然,如果说举报《地理图》里有无台湾是对别人的苛刻,那如果他对自己表演的作品也同样苛刻,作为观众又该作何感想呢?

苏文茂先生有段久演不衰的把杆活《批三国》。时至今日,“苏批三国”仍能在相声界独领风骚。其他相声演员的演绎再出彩,在观众心目中“苏批三国” 俨然成了这段的代名词。就如同大家提到《开粥厂》就会不自觉的想起“马善人”,假如突然换个“张善人”、“李善人”一时间也很难让观众信服。苏先生的这段共有两个版本,一版是早期和朱相臣先生合作的,另外一版则是与马志存搭档的。很显然,苏朱版《批三国》的艺术水平更高。但今天讨论的不是哪个表演版本更好,而是真实的苏文茂是不是对自己的表演也能一视同仁?

当年他与马志存合作时期,在一次现场演出中,就因为马志存顺嘴说出来的一句口误,让苏先生对老搭档也“下手”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当天他们二位使的就是这段拿手的《批三国》。在这段里捧逗之间有这么几句对话,本来是出包袱的地方,却险些酿出政治错误。马:你别看我胖,我这就要出国啦!苏:这位连脖子都没有还出国。马:没脖子怎么啦?没听说过出国办护照量脖子的。苏:你真出国?马:啊,我明天就去香港。

马志存这句一出来,让旁边的苏文茂心里就是一惊。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除了有文化更得懂政治。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怎么能算出国呢?这句失误如果就这么滑过去,过后肯定会出更大问题。苏文茂也没多考虑,赶紧接了一句:就冲您这一句话,您就出不了国。去香港,那不叫出国,香港就是中国。急中生智翻出来的小包袱总算把前面给缝上了,无形之中也算弥补了一次演出事故。

都说相声演员是“无不知,百行通”。有知识、有文化才能在艺术上更进一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对就对,错就是错的苏文茂对自己的舞台表演同样审慎严苛,怎么一代文哏大师就成了“排斥异己”的小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