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婚礼策划 > 正文
弘一法师的作品
弘一法师的作品
提示:

弘一法师的作品

弘一法师的作品有: 1、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2、早秋 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 几许秋容娇欲流,隔着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尖瘦,闲云飘忽罗纹皱。 天末凉风送早秋,秋花点点头。 3、春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装束淡于画。 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4、悲秋 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 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 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 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5、夜泊塘沽 杜宇声声归去好,天涯何外无芳草。 春来春去奈愁何,流光一霎催人老。 新鬼故鬼鸣喧哗,野火燐燐树影遮。 月似解人离别苦,清光减作一钩斜。 6、感时 杜宇啼残故国愁,虚名况敢望千秋。 男儿若论收场好,不是将军也断头。 7、津门清明 一杯浊洒过清明,觞断樽前百感生。 辜负江南好风景,杏花时节在边城。 8、赠津中同人 千秋功罪公评在,我本红羊劫外身。 自分聪明原有限,羞将事后论旁人。 9、归燕 几日东风过寒食,秋来花事已烂珊。 疏林寂寂变燕飞,低徊软语语呢喃。 10、三宝歌 人天长夜,宇宙黮黯,谁启以光明?三界火宅,众苦煎迫,谁济以安宁?大悲大智大雄力,南无佛陀耶!昭朗万有,衽席群生,功德莫能名。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二谛总持,三学增上,恢恢法界身;净德既圆,染患斯寂,荡荡涅槃城!众缘性空唯识现,南无达摩耶!理无不彰,蔽无不解,焕乎其大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依净律仪,成妙和合,灵山遗芳型;修行证果,弘法利世,焰续佛灯明,三乘圣贤何济济!南无僧伽耶!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住持正法城。今乃知:唯此是,真正皈依处。尽形寿,献身命,信受勤奉行!

弘一法师是谁?
提示:

弘一法师是谁?

弘一法师是李叔同。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李叔同的故事: 弘一法师出家后,徐悲鸿先生曾多次进山看望法师。一次徐悲鸿先生突然发现山上已经枯死多年的树枝,发出新嫩的绿芽,很纳闷,便对法师说:“此树发芽,是因为您,一位高僧来到此山中,感动了这棵枯树,它便起死回生。”弘一法师说:“不是的,是我每天为它浇水,它才慢慢活起来的。” 还有一次,徐悲鸿先生又去看望弘一法师,他看见一只猛兽在法师跟前走来走去,没有伤人的意思,徐先生觉得很奇怪,便问:“此兽乃山上野生猛兽,为何在此不伤人?”法师说:“早先它被别人擒住,而我又把它放了,因此它不会伤害我。”

李叔同作品是什么?
提示:

李叔同作品是什么?

李叔同作品如下: 《夕歌》 《春游》 《南京大学校歌》 《三宝歌》 《送别》 《梦》 《清凉》 《花香》 《世梦》 《归燕》 李叔同的诗词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占有一席之地。李叔同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引起文坛瞩目。客居上海时,李叔同将以往所作诗词手录为《诗钟汇编初集》,在“城南文社”社友中传阅,后又结集《李庐诗钟》。 出家前夕,李叔同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成书卷。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 人物背景: 1880年(光绪六年庚辰)10月23日(农历九月二十日)辰时,李叔同生于天津河北区地藏前故居李宅。祖李锐,原籍浙江平湖(另有一说称天津人) ,寄籍天津,经营盐业与银钱业。 父李世珍,字筱楼,清同治四年进士,曾官吏部主事,后辞官承父业而为津门巨富。行列第三,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 1895年,李叔同16岁考入城西北文昌宫旁边的辅仁书院,学习制义(八股文)。和当时天津另外两处书院(三取书院、问津书院)一样,辅仁书院与官学已无多大区别,以考课为主,不再讲学。 1916年(丙辰民国五年)37岁因日本杂志介绍“断食”以修养身心之方法,遂生入山断食之念。

李叔同有什么特点
提示:

李叔同有什么特点

李叔同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生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 李叔同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 李叔同的成就: 李叔同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弘一大师为振兴律学,不畏艰难,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他是近世佛教界备受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 李叔同入佛初期,除了阅读僧人必读的经典,其进修博览而广纳。何况,他原是个对任何事情,除非不做,做就要做得认真彻底的人。做了和尚,在佛学思想方面,自然也得做出自己的特色。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李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