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流通手段必须使用现实中的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商品流通中钱只是价格,参照的标准,不是必须使用现金!
1、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落脚在货币的媒介作用上,而商品流通则落脚在商品交换上,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2、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
3、流通手段的特点: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货币流通速度(V),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人们注意的是货币的购买力,只要有购买力,符号票券也能作货币。纸币、信用货币因此而产生。
4、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如果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则商品流通过程是价值实现和使用价值替换的统一,也是商品价值流通过程与商品实体流通过程的统一。
商品流通的形式是什么
商品流通的形式:商品流通需要运输工具,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形式,也就是商品生产者用生产的商品换成货币,然后再用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特点:
1.商品流通形式反映的是简单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
2.交换过程虽然仍在生产者之间进行,但买和卖已经分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3.意义在于取得一定的使用价值,即生产者卖出商品是为了买进所需的其它商品,满足生产和生活所需。
4.交换过程以商品为始点和归宿,以货币为中介,以卖开始,以买结束
货币流通的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货币流通实质上是商品流通的实现形式和表现形式,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和实质内容。在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上,商品流通始终是第一位的,它不但决定货币流通的速度,也决定其流通的方向和速度。现实中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具有相对独立性,货币流通还能够反作用于商品流通,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1、商品与货币的 互换不具有强制性,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是有条件的;
2、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在时间上有不一致性,商品转化为货币和货币再转化为商品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3、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在量上有不一致性,货币流通量总是小于商品流通量,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决定因素也不相同。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8-2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货币的流通有什么作用
商品不断地从生产者的手里到售卖者手里再经过一些时间流到消费者手里,商品的不断流通就带来了货币的流通货币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流通使得商品可以走向市场,脱离了货币的商品是不存在的。
由于货币属于商品,因此他同所有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当处在不同形式的价值运动中的时候,货币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另外三种职能则是在两者的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职能。
货币政策起调控作用: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10-1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