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婚礼策划 > 正文

目录

1,福建人结婚要多少彩礼福建聘礼彩礼给多少

福建人结婚要多少彩礼福建聘礼彩礼给多少

大家都知道结婚是一件大喜事,结婚一般都有很多婚嫁习俗,结婚一般男方要给女方彩礼,不同地区的彩礼数量也不一样,有些地方彩礼高,有些地方彩礼比较低,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福建地区的彩礼价格,福建大家都知道是一个沿海城市,经济也是比较发达的,那么福建的彩礼到底是多少呢? 一、福建人结婚要多少彩礼 1、倒贴彩礼 福建是一个沿海城市,经济非常发达,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比较高。虽然很多福建彩礼都比较高,但是倒贴彩礼的情况也不少见。一些女方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并不会在意男方给了多少彩礼。如果男方的人品和能力都不错,女方家里非常好有钱的话,那么女方家长是很愿意倒贴彩礼促成这段婚姻的。 2、中等彩礼 在福建地区,大部分的彩礼都在5万到20万之间,属于一个比较合理的中等彩礼范围。福建彩礼并没有严格的标准,都是双方家长一起讨论后的结果。如果男方家经济条件一般,那么可以给66666元、88888元的彩礼,吉利又合适。如果男方家条件不错,那么就可以给18.88万之类的吉利彩礼。 3、高价彩礼 在福建这个富庶之地,土豪非常多,所以高价彩礼也是非常常见的。高价彩礼一把都是20万以上,甚至还有几百万的情况。不过能够拿出这么贵的彩礼的人,想必是不缺钱的。而女方的家世一般也很不错,嫁妆也比较丰富,算是门当户对的婚姻。 二、福建聘礼彩礼给多少 从整体平均数据上来看,在福建,平均彩礼金额最高的是在福州市。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经济发展算是比较不错的,彩礼金额偏高可以理解。而在宁德和莆田两地,却有些天价彩礼的影子,金额分别为14.7万元和22.2万元。此外,南平、龙岩、三明等地,彩礼金额一般是11万元以上。 而彩礼最少的,大概是泉州、厦门和漳州三个地区,分别是10万元、6万元,以及9万元。整体上看,福建彩礼大部分都要准备10万元左右。在给彩礼钱的时候,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实力来进行衡量,不能盲目攀比天价彩礼。 男方给彩礼,女方给嫁妆,是一直以来都有的传统讲究。在数额方面,男女之间也得保持平衡为好。并且,从过去的习惯上来看,女方的嫁妆往往是比男方的彩礼还要丰厚的。因为,大部分的女方父母,会将彩礼作为嫁妆的一部分,添到嫁妆里赠送给女儿。 如果男方给了十万礼金的话,女方可以在十万元的基础之上,加上两万到五万,准备一份十五万元左右的彩礼。除此以外,大家也可以用家具、家电,或者汽车等形式回礼,并不一定得用现金。总得来说,嫁妆彩礼都没有确切的标准,得看大家当地的习俗及自身的经济能力衡量才是。 大家都知道结婚是一件大喜事,结婚一般都有很多婚嫁习俗,结婚一般男方要给女方彩礼,不同地区的彩礼数量也不一样,有些地方彩礼高,有些地方彩礼比较低,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福建地区的彩礼价格,福建大家都知道是一个沿海城市,经济也是比较发达的,那么福建的彩礼到底是多少呢? 一、福建人结婚要多少彩礼 1、倒贴彩礼 福建是一个沿海城市,经济非常发达,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比较高。虽然很多福建彩礼都比较高,但是倒贴彩礼的情况也不少见。一些女方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家,并不会在意男方给了多少彩礼。如果男方的人品和能力都不错,女方家里非常好有钱的话,那么女方家长是很愿意倒贴彩礼促成这段婚姻的。 2、中等彩礼 在福建地区,大部分的彩礼都在5万到20万之间,属于一个比较合理的中等彩礼范围。福建彩礼并没有严格的标准,都是双方家长一起讨论后的结果。如果男方家经济条件一般,那么可以给66666元、88888元的彩礼,吉利又合适。如果男方家条件不错,那么就可以给18.88万之类的吉利彩礼。 3、高价彩礼 在福建这个富庶之地,土豪非常多,所以高价彩礼也是非常常见的。高价彩礼一把都是20万以上,甚至还有几百万的情况。不过能够拿出这么贵的彩礼的人,想必是不缺钱的。而女方的家世一般也很不错,嫁妆也比较丰富,算是门当户对的婚姻。 二、福建聘礼彩礼给多少 从整体平均数据上来看,在福建,平均彩礼金额最高的是在福州市。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经济发展算是比较不错的,彩礼金额偏高可以理解。而在宁德和莆田两地,却有些天价彩礼的影子,金额分别为14.7万元和22.2万元。此外,南平、龙岩、三明等地,彩礼金额一般是11万元以上。 而彩礼最少的,大概是泉州、厦门和漳州三个地区,分别是10万元、6万元,以及9万元。整体上看,福建彩礼大部分都要准备10万元左右。在给彩礼钱的时候,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实力来进行衡量,不能盲目攀比天价彩礼。 男方给彩礼,女方给嫁妆,是一直以来都有的传统讲究。在数额方面,男女之间也得保持平衡为好。并且,从过去的习惯上来看,女方的嫁妆往往是比男方的彩礼还要丰厚的。因为,大部分的女方父母,会将彩礼作为嫁妆的一部分,添到嫁妆里赠送给女儿。 如果男方给了十万礼金的话,女方可以在十万元的基础之上,加上两万到五万,准备一份十五万元左右的彩礼。除此以外,大家也可以用家具、家电,或者汽车等形式回礼,并不一定得用现金。总得来说,嫁妆彩礼都没有确切的标准,得看大家当地的习俗及自身的经济能力衡量才是。

2,你遇到过天价彩礼吗?你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要过来强行答一波了。

坐标福建,大家对于福建的婚嫁一直都不是很明白。大多数人只听说过福建泉州地区嫁女儿都是千万甚至上亿的嫁妆;你给多少的彩礼,他们会双倍返还给你。当然,其实也不是该地区所有的家庭都这样,主要是因为泉州晋江地区有包括安踏,特步,360,鸿星尔克、柒牌、七匹狼等等上百个知名品牌在这。也就是说大老板多,所有还得嫁妆也就多了,但是很多人就认为整个泉州甚至整个福建都是这样。



我们再看看泉州旁边的莆田,主要是指秀屿区吧,这边的彩礼就不一样了,嫁女儿需要给100万以上的彩礼,一百八十万也算是正常的。对的,是男方给女方,不是女方给男方,这个价格不知道阻拦了多少的男女,大家可以搜索一下莆田百万新娘。还好近些年,政策干预了,价格降下来了,我同学去年就花了二三十万吧。



再说说坐标闽西龙岩这边,以我们镇为例,彩礼钱在三十万左右,去年还飙出五十万的来了。当然,女方多多少少会返还十万左右,其余的都不会给自己的女儿的。这让我想起了抖音的段子,女方和男方谈婚论嫁,要求40万,因为其中二十万是给弟弟娶媳妇的,然后男方直接牵手弟弟的女朋友走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我们这边也是这样,不过是把所有的彩礼都给弟弟娶媳妇的,不是一半。



其实赤裸裸的说,这就是在卖女儿,因为是明码标价的,本科和专科学历还得差五万,读了博士价格反而掉了(因为找不到匹配的对象了)。很多人说,女方家里养了女方二十来年,要彩礼不是正常的吗?其实这点我是不反对的,毕竟拐跑了人家的女儿。但是呢,有两个问题在:

一:现在的 社会 其实无所谓娶和嫁了,都是双方的儿女出来组建第三个家庭,对于双方父母的待遇都是均等的,也就无所谓补偿不补偿了。人家猪把白菜拱了,人家白菜还把猪给拐走了呢。

二:在符合物价水平的情况下,其实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是千百年来的习俗,但是现在因为长辈的面子等问题,彩礼已经形成了泡沫经济,明显是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所有具体的数额应该是根据双方家庭等条件协调的,不是逐年递增。

娶媳妇也好,买房子也好,晚一年,亏本多少钱,赚的还不够填补涨的费用。

天价彩礼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攀比。结婚之前有个很大的“劫难”——彩礼,很多未婚夫妻都因彩礼谈崩而分道扬镳。



在农村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媒婆在给女孩介绍相亲对象的时候,会各种吹嘘、夸大男孩的家境。例如,给女孩许诺会拿多少钱的彩礼、见面礼等之类。



如果,这门婚事初步敲定,媒婆就会从中斡旋,大多数情况下媒婆会站队在女方。其实原因很简单,男方家对女孩很心仪,只要女孩点头或者答应某样条件,这门婚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当女孩提出要多少彩礼的时候,媒婆就会尽量去满足。然后,用各种方法去说服男方及男方家长,例如现在娶媳妇彩礼都是这么多的?这还算是少的?就会拿谁谁家的做比较。



近年来,彩礼更是年年攀涨,很多父母开始纷纷愁苦,因为给儿子娶媳妇真的是越来越难了。



说实话,并不赞同这种攀比式彩礼,每个家庭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打肿脸冲胖子的结果,就是面子有了,里子却烂了。



很多不和谐的家庭关系,都是因为天价彩礼导致的。

天价彩礼,现在不管是自由恋爱,还是媒人介绍,一旦走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女方家就开始狮子大张口了,而且还冠冕堂皇,振振如词,但无非是这些理由:

一、现在 社会 都这样,彩礼少了跟不上形势发展。注:恶风恶俗,攀比心理。

二、养个闺女不容易,不能就这么轻描淡写就嫁了。注:可以理解,适可而止。

三、要彩礼是为了闺女以后考虑,闺女有了钱,将来在婆婆家才有地位。注:抢占婚后高位,错,或许埋下遭人低看的祸根。

四、彩礼给的多,表明男方诚意足,对自己姑娘看的重。注:金钱换不来真感情,弄不好适得其反。

五、拿彩礼当探路石,搞清楚男方家庭经济状况,是知难而退,还是来者不拒,给自己充足的回旋余地。注:纯粹是金钱至上,精于算计,男孩遇到提请回避,不可娶。

彩礼高涨,是现阶段的一种 社会 怪象,刚刚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虚荣攀比,生怕再过穷日子,内心恐惧的外在表现。

如果高彩礼下的婚姻,离婚,家暴,虐待的事情不断暴光,人们终将明白,真正幸福的婚姻单靠彩礼的多少,地位的高低维系不来。

还是那句老话,未来的丈母娘们,找女婿,嫁闺女,两个孩子如果情投意合,作父母的要善意引导,因为婚姻的幸福美满,需要的是两个人能够心心相印,同甘共苦,风雨无阻,白头偕老。



看很多答主都是从日常角度出发,那么我就从法律角度谈谈关于彩礼的纠纷问题。

既然是天价的彩礼,如果婚姻美满,自是不讲。如果稍有差池,定当寻回。

那么如何依靠法律程序,将天价彩礼返还呢?

3,请问福建泉州的结婚,男女双方各给多少礼金呢?

应该是假的吧 呵呵 晋江人喜欢陪嫁那是他们那边的习俗
比方说女方家庭好一点 都希望出出风头 简单说来 什么陪嫁不陪嫁的看你的家庭啦 其他的县市的都比较少这种情况啦
像我们泉州地区的 比较常见的就是男方给女方聘金 如果女方家庭也还好的话 一般就是把那些聘金当陪嫁让女儿带着,然后双方家庭再各出点钱买点家具 或是如果有钱的话 就可以买房子 不过,这都不是硬性规定的
总的来说 就是看各自的情况啦
如果 是你和你男朋友的话 如果在泉州的话 应该没有那么多顾虑吧 又不一定要办酒席(办酒席是为了把以前给出去的红包赚回来的)。

4,泉州结婚风俗

  古人重婚礼,所以新郎必须亲自至女家礼迎新娘,这在古六礼中称“亲迎”。至清代前期,泉州的婚姻礼俗中,除个别宦族外,婚礼皆不亲迎,至期,办好彩轿,遣媒送至女家。古籍对婚姻本义是这样解释的:昏时行礼,故谓之“婚”;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因此古时亲迎必在黄昏之后,乃至深夜,连一切迎送人员都得穿黑色礼服,这显然是远古时代夜间抢亲习俗的遗存。旧时泉州迎娶都在白天,但新娘须头蒙乌巾,并要有一对轿前灯,这当是沿古礼黑夜亲迎之遗迹。新娘出嫁是大喜事,反而要“哭嫁”,以示悲伤,且全国南北皆然。新娘“哭嫁”可能是思相离而悲,或是随俗。但民俗学者却认为,此乃原始社会掠夺婚姻的遗俗。
  花轿抵达男家,一时鼓乐、鞭炮齐鸣,喜气洋洋。接下去就出现了一个精彩的镜头:新郎至轿前,下马威似的朝轿门轻踢一脚,轿内新娘马上应战,还踢轿门一脚,这是在用一种特殊的语言向观众们宣称:日后男不惧内,女不示弱。在此观众会心欢笑之际,我们似乎也闻到了八千年前那场父权制代替母权制的激烈革命的火药味。容不得我们多遐想,男家一位平辈男青年或下辈男孩已走到花轿前,揖请新娘出轿,再由男家福命大的女长辈手牵新娘出轿,送嫁娘忙举起贴有红双喜字样的米筛为新娘遮面,然后在三通喜乐声中,新娘慢步跨过火炉,踏上瓦片,进入洞房。
  据说遮米筛和踏瓦片是为辟邪,但安溪人却有独到的解释,称此举寓有明亡之后,其孤臣遗老尚望:“反清复明”,教示新婚夫妇“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的隐意。至于跨火炉,人们认为可以利用火神的威灵,将新娘在其家里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气烧尽。
  新娘到夫家后,又有拜天地、挑乌巾、喝交杯酒、宴请宾客等节目,其中闹洞房为是日婚礼的压台戏。俗谓洞房不闹不喜,不闹不吉利,而且在新婚七天内可以连续闹,有“七日内不分大小”之说。闹洞房的内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种种亲呢举动,诙谐有趣。但不少地方也因太出格而演成陋俗。
  在晋江、石狮侨乡,有一种叫做“公鸡娶妇”的婚俗,这是已定好婚期的海外青年华侨,因种种原因,近期无法回家乡按时完婚,经男女双方家长协商同意,如期举行婚礼,新郎则以一只大公鸡代替。这只大公鸡在七日内是放在新婚洞房的床底下,七日后才移到室外鸡窝,需精心饲养,至其“寿终正寝”。“公鸡娶妇”显然有不近人情之嫌,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

5,福建泉州结婚习俗?

男方在结婚前一天需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担盘。就是男方准备好一些东西:猪脚、礼品等必需品,载到女方家去,女方不能全收,只收一部分,然后再加进些芝麻、五谷之类的东西让担盘的人载回去,因为以前都用人力挑的,所以叫“担盘”,担盘这天媒人要同去。 男方在结婚前一晚还要请人铺床,铺床也是要十分讲究的,应根据新郎的生辰八字摆好床的方位,床脚的四角还需垫上“金纸”,同时新郎当晚还得请个童男(最好是属龙的,较为吉祥)跟其同睡。 激动人心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结婚即意味着成人,各种民间成人仪式就必不可少。结婚当天清早,男女双方父母均要选定吉时为新娘新郎“上头”,也称“嫱头”。这种仪式是用头梳从头往下梳三次:一梳梳到头(白头偕老之意),二梳案齐眉(相敬如宾),三梳儿孙满堂。 喜宴结束后,等好友都散后,新娘还要在新郎的陪同下给双亲和直系亲属敬“乌糖茶”。敬茶应按长幼顺序逐一进行,新娘在敬茶时还需准备给公公和婆婆的礼物,并第一次叫声爸和妈,其它的也需在新郎指引下一一称呼。到了晚上夫妻同房前,两人还要同喝“合欢茶”,要以红枣、花生、桂圆、龙眼等泡入茶中,是取“早生贵子跳龙门”之意。有的地方晚上还安排“闹洞房”、“认亲同”等节目,大家都会玩得很尽兴。

6,泉州婚姻习俗

闽南泉州的婚嫁习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起闽南泉州的婚嫁,不仅礼节繁多,而且每种习俗都富有地方色彩。当男女情投意合,不管对象是自由恋爱的也好,媒人介绍的也好,如果想结婚,无不例外的都要先来个“定婚”手续。所谓的“定婚”就是小伙子由其长辈或族亲长辈择个吉日,带上金银手饰、礼(聘)金、喜糖、香烟等礼品到女方家“压定”,或称订盟,宣告婚事已定。闽南人是很注重这个的,因为它是结婚前的必经手续,被看作是未有法律程序前的事实婚姻,在很大程度上等价于结婚。年轻女子在定婚后就视对方为未来的终生伴侣,对外亦不必再羞答答地玫瑰静悄悄地开,扭扭捏捏,不敢向外人道了。更有甚者,让男方住到自已家中或自己住到男方家中也就天经地义,不必担心他人有什么闲言碎语,流言蜚语了。
定婚的金银首饰起早就该准备好了,一般是“从头到脚”都要有,什么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链、金脚链,上下珠光宝器,金光闪闪的。数量多少根据不同的家庭经济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人家量力而为。礼(聘)金是不可没有的。按照以前的说法,这聘金是男家给女家的“养钱”(养育姑娘的钱)。女家先出个价,男家则视自家的经济情况来还价,再由媒人从中说和。早些年日子苦,女方父母会把聘金留一部分贴补家用。如今这样做就显得太过寒酸了。通常是聘金全部作为嫁妆费用,还得再加一些,以免显得小气,姑娘嫁过去面子上也好看些。依现在一般情形,这礼金通常在五千元到一万元之间,最少的依据是够上买一部摩托车或彩电、冰箱、洗衣机之类来做嫁妆,最多就没封顶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礼(聘)金较少,有的地方还把这聘金以最大的面额一张张镶在玻璃框里,让人看得见,更多的是一种炫耀。现在不同了,谁也不愿那么麻烦,或者说不愿“冒富”,简单的只要带上一张活期存折就行了。此外,喜糖也是定婚必不可少的,它是给女方用来分发亲戚朋友,遍告亲友家中的闺女已许了人家,即将出阁了。喜糖的数量多少,就要看女家的需要了,一般三两百斤就够了。
准备好这些东西后,男方可择吉日邀媒人前往女方家定婚了。男方到了女家,分宾主落座之后,姑娘端来茶水招待男方家人,然后由媒人对男家来的客人和女方的父母做了介绍。应该说媒人在整个订婚的过程中起的是主持的作用,其地位不得而知。一些男女自由恋爱而喜结良缘的,也会赶紧拉一个做媒人,这样觉得自然些。当然媒人倒不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媒人男女双方不拘礼节的不会计较,反而觉得亲切些。
介绍完了, 姑娘过来收回茶杯。仪式的高潮是戴定婚戒指,姑娘由家中的长辈妇女陪同,在祭祀祖宗的正厅,脸向外坐在凳子上,两只脚搁在小凳子上,媒人上前说几句吉祥话语,诸如:“坐得正,才会得人疼”“坐得歪,以后才会乖” 等。接着由小伙子拉上姑娘的手,小心翼翼地为心中的伊人戴上订婚戒指,从此缘定三生,白头偕老。其他聘礼交给姑娘家人即可。同时媒人还应告诉姑娘的父母,男方已择某月某日吉时将来迎娶姑娘,婚前的7天、5天或3天,将送给女家“轿前盘”,需要什么物品,需要多少也在这个时候定好。
女家收下的礼物要供奉祖先,意思可这般理解:敬告祖先,你的子孙某某已经完成与某某订婚的礼仪了。完成了仪式。有的女家还置办酒席来招待男家的客人,并由女家的伯叔长辈陪席,席间彼此谈笑风生,融洽了气氛,增进了了解。这样以后,订婚的仪式就算结束了。
婚期前的“轿前盘”俗称“花包”,除了猪肉、鸡、羊之外,就是“花包”了。一般“花包”每个重一斤左右。像一个直径六寸的圆盘,一寸多高,用上等的精白面粉做皮,白糖、花生、肥肉、冬瓜糖等做馅。面皮的正中,要盖上圆的双喜字。花包的多与少,依女方的需要,一般要100个,多则200个,分成若干盛(农村中的一种盛具),装成若干担,每盘上面要还要放上一个大红的双喜字。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担 “礼担”,连同“轿前盘”一起送往女方家。“礼担”装有猪蹄、猪肉、面线、鸡蛋、鸡、酒等,专门来孝敬女方父母养育之恩。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闽南泉州婚嫁中的“定婚”风俗也逐渐趋于简单、淡化,如“轿前盘”、“礼担”除了在偏僻的农村还有外,城镇几乎没有了,但“定婚”的仪式仍然存在,只是礼节不再那么繁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