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对联的上联贴在左边还是右边?

对联的上联应该贴在左边,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大位。所以对联的上联应当在“左”边。这里指的左边,是指背对门脸的时候,以对联自己的位置为标准。如果以看对联人的位置为标准,即面对门脸的时候,就是右边,这里以对联为方向暂称。 明清时期建成的北京故宫、颐和园的所有对联(门联、柱联、窗联)都是上联贴左侧,下联贴右侧。全国许多名山大寺、名胜古迹、庵庙道观等处的对联也是如此。以“左”为大位的传统一直沿用至今。就是现在各级重大会议上领导者的座次安排也是以从左至右为序的。 扩展资料: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在江西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铁十字架,上铸有三国时代孙权赤乌年号(238-250年)。 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对联
2,对联上联贴左边还是右边?
对联上联贴右边。 因为对联是按左右方位分的,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贴对联小禁忌 一、上下联勿贴错 贴春联时,经常有人把上下联贴错位置。区分上下联的关键在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仄声(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 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区分。之所以这样贴,是因为竖排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贴春联的时间:民间传说,春联实际是天上的神仙,当春联撕破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3,对联的上联在左边还是右边?
一、关于对联的贴法: 1、按照传统习惯,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因为古人的书写习惯是右起竖写,且以右为上;况且横批也是从右向左写(比如:横批是“辞旧迎新”,写成“新迎旧辞”)。 2、看横批的写法:现代人的书写和阅读顺序,大都是从左到右(与古人相反),但是,对联的书写习惯仍然是右起竖写,只是横批常常是 从左向右 写了。因此,现在贴春联,要根据横批的写法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横批如果是从右向左写的(如:横批是“辞旧迎新”,写成“新迎旧辞”),那就还按照传统习惯,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 二是如果横批是从左向右写的(如:横批写成“辞旧迎新”),那就按照现在的阅读习惯,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 二、关于春联上下联的区分: 1、用平仄的方法来区分上下联:《联律通则》要求: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也就是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声调是上声、去声)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声调是阴平、阳平)的是下联。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庆”是仄声,“春”是平声。如果上下联尾字同平或同仄,或者不懂平仄,怎么办呢? 2、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政策英明方向正;城乡富裕画图新。——因为只有“政策英明”这个“因”,才会有“城乡富裕”这个“果”。 3、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朵朵绽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4、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