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是什么意思
忠言逆耳的意思:诚恳劝告的话,往往让人听起来不舒服:~利于行。 拼音:zhōng yán nì ěr 出处:《儿子家·六本》:“孔子曰:‘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近义词】持平之论、良药苦口、危言逆耳。 【反义词】花言巧语、甜言蜜语。 近义词: 【拼音】[ liáng yào kǔ kǒu ] 【解释】治病的好药,味苦难吃。常比喻有益而尖锐的批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近义词】忠言逆耳、至理名言。 【反义词】花言巧语、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甜言蜜语。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译文: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忠言逆耳成语的含义及典故
忠言逆耳,汉语 成语 。拼音是zhōng yán nì ěr,指的是忠诚直率的劝告听起来不大舒服。选自《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忠言逆耳成语的含义及 典故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忠言逆耳成语的解释 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二、忠言逆耳成语的典故 留侯张良,他的先人是韩国人。祖父开地,做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父亲平,做过釐王、悼惠王的相。悼惠王二十三年(前250),父亲平去世。张良的父亲死后二十年,秦国灭亡了韩国。张良当时年纪轻,没有在韩国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弟弟死了不厚葬,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这是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任过五代韩王之相的缘故。 张良曾经在淮阳学习礼法,到东方见到了仓海君。他找得一个大力士,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这个地方袭击秦始皇,误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寻拿刺客非常急迫,这是为了张良的缘故。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 张良闲暇时徜徉于下邳桥上,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裳,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他的鞋甩到桥下,看着张良对他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想打他,因为见他年老,勉强地忍了下来,下去捡来了鞋。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既然已经替他把鞋捡了上来,就跪着替他穿上。老人把脚伸出来穿上鞋,笑着离去了。张良十分惊讶,随着老人的身影注视着他。老人离开了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教导。五天以后天刚亮时,跟我在这里相会。”张良觉得这件事很奇怪,跪下来说:“嗯。”五天后的拂晓,张良去到那里。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气地说:“跟老年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呢?”老人离去,并说:“五天以后早早来会面。”五天后鸡一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里,又生气地说:“又来晚了,这是为什么?”老人离开说:“五天后再早点儿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才好。”老人拿出一部书,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后小伙子你到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便走了,没有别的话留下,从此也没有见到这位老人。天明时一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而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 张良住在下邳时,行侠仗义。项伯曾经杀了人,跟随张良躲藏起来。 过了十年,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个青年。景驹自立为代理楚王,驻在留县。张良打算前去跟随他,半道上遇见了沛公。沛公率领几千人,夺取下邳以西的地方,张良便归附了他。沛公任命张良做厩将。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沛公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都不能领悟。张良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予人间的。”所以张良就跟随了沛公,没有离开他去见景驹。 等到沛公到了薛地,会见项梁。项梁拥立了楚怀王。张良于是劝说项梁道:“您已经拥立了楚王的后人,而韩国各位公子中横阳君韩成贤能,可以立为王,增加同盟者的力量。”项梁派张良寻找到韩成,把他立为韩王。任命张良为韩国司徒,随韩王率领一千多人向西攻取韩国原来的领地,夺得几座城邑,秦军随即又夺了回去,韩军只在颍川一带往来游击作战。 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辕山时,张良率兵跟从沛公,攻下韩地十余座城邑,击败了杨熊的军队。沛公于是让韩王成在阳翟留守,自己和张良一起南下,攻打宛县,向西进入武关。沛公想用两万人的兵力攻打秦朝峣关的军队,张良劝告说:“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峣关的守将是屠户的儿子,市侩容易以利相诱。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去,给五万人预备吃的东西,在各个山头上多增挂旗帜,作为疑兵,叫郦食(yì,义)其(jī,机)带着贵重的宝物利诱秦军的将领。”秦军的将领果然背叛秦朝,打算跟沛公联合一起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听从秦将的计划。张良说:“这只是峣关的守将想反叛罢了,恐怕部下的士兵们不听从。士兵不从必定带来危害,不如趁着他们懈怠时攻打他们。”沛公于是率兵攻打秦军,大败敌兵。然后追击败军到蓝田,第二次交战,秦兵终于崩溃。沛公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 沛公进入秦宫,那里的宫室、帐幕、狗马、贵重的宝物、美女数以千计,沛公的意图是想留下住在宫里。樊哙劝谏沛公出去居住,沛公不听。张良说:“秦朝正因暴虐无道,所以沛公才能够来到这里。替天下铲除凶残的暴政,应该以清廉朴素为本。现在刚刚攻入秦都,就要安享其乐,这正是人们说的‘助桀为虐’。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能够听进樊哙的意见。”沛公这才回车驻在霸上。 项羽来到鸿门下,想要攻打沛公,项伯于是连夜急驰到沛公的军营,私下里会见张良,想让张良跟他一起离开。张良说:“我是替韩王伴送沛公的,如今情况紧急,逃离而去是不合道义的。”于是就将情况全都告诉了沛公。沛公非常吃惊,说:“对此将怎么办呢?”张良说:“沛公果真想背叛项羽吗?”沛公说:“浅薄无知的小人教我封锁函谷关不要让诸侯们进来,说这样秦朝的土地就可以全部主宰了,所以就听从了这种意见。”张良说:“沛公自己揣度(duó,夺)一下能够打退项羽吗?”沛公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本来是不能够的。现在该怎么办呢?”张良于是坚决邀请项伯见沛公。 三、忠言逆耳成语的 造句 1、老师对同学们的批评 教育 是为同学们的将来着想,正所谓忠言逆耳啊。 2、我知道这些话会惹你不快,但忠言逆耳,还望多加思量。 3、虽然忠言逆耳,但是为了公司好,该说的话我还是不得不说。 4、老师批评我们的错误,虽然我们不喜欢听,但忠言逆耳,我们还是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 5、忠言于最需要时,最不被重视,忠言逆耳。 6、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益于行。 7、忠言逆耳,同学们的批评听起来尖锐了些,但对你改正缺点是有好处的。 8、他本来就叛逆性强,更何况忠言逆耳,我看你这番话白说了。 9、我不是没有劝告过他,只是忠言逆耳,他听不进去,我又有什么办法。 10、虽良药苦口,但可以根治重病;虽忠言逆耳,但可以帮助你改正错误或不犯错误。 11、忠言逆耳,根本那是最需求忠告的人也总是最不喜爱它。 12、我懂得忠言逆耳的道理,同仁的批评,我虚心接受。 13、妈妈常对我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已经牢牢记在心里。 14、玩笑谎言漫天飞。不过人就是喜欢听好话,忠言逆耳嘛。 15、许多人懂得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但并不是人人如此。 忠言逆耳成语的含义及典故相关 文章 : ★ 忠言逆耳的成语典故 ★ 忠言逆耳成语解析及谜语 ★ 关于忠言逆耳的成语接龙和成语解释 ★ 忠言逆耳的典故 ★ 成语余音绕梁的含义及典故 ★ 经典成语典故及解析 ★ 一诺千金成语释义及典故 ★ 不屈不挠成语含义及典故 ★ 成语欲擒故纵的意思及典故 ★ 掉以轻心成语含义及典故
成语典故:忠言逆耳
成语典故:忠言逆耳 成语典故:忠言逆耳1 【成语】: 忠言逆耳 【拼音】: zhōng yán nì ěr 【解释】: 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成语故事】: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大军到咸阳后,进入秦宫探看。但见宫室华丽,各处室物不计其数,都是他从未见到过的。每到一处,许多美丽的宫人向他跪拜。他越看越感到新奇,兴味也越来越浓。于是,打算就住在宫内享受一番。刘邦的部将樊哙发现刘邦要住在宫中,问他说:“沛公(指刘邦)是想有天下呢,还是只想当一个富家翁呢”刘邦回答说:“我当然想有天下。”樊哙真诚地说:“臣进入秦宫里,见到里面的珍奇财宝不可胜数,后宫中美人数以千计、这些都是导致秦朝灭亡的东西啊。望沛公迅速返回霸上,千万不要留在宫中。”刘邦对樊哙的劝谏不以为然,还是准备住在宫中。谋士张良知道这件事后,对刘邦说:“秦王无道,百姓造反,打败了秦军,沛公才能来到这里。您为天下除掉害民的暴君,理应克勤克俭。如今刚入秦地,就想享乐。俗语说:‘忠诚正直的劝告往往不顺耳,但有利于行为;含毒的药吃的时候很苦,但有利于疾病。’望沛公听从樊哙的忠告。”刘邦听了,终于醒悟过来,马上下令府库封起来,关掉宫门,随即率军返回霸上。 成语典故:忠言逆耳2 【释义】 对自己有利的话语听起来都觉得不顺耳。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的军队进驻灞上以后,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就领着仆人,带着皇帝的大印、兵符等来到刘邦的军营,向刘邦投降了,秦朝政权正式宣告灭亡。刘邦率领军队进了秦朝的都城咸阳,他的将土们都乱纷纷地争着去找宫中的库房宝物,大家都挑好的东西拿。刘邦也在将士们的陪同下来到了阿房宫,他看到官殿那么富丽堂皇,陈设那么豪华,觉得眼睛都看花了。他每到一处,都有许多美如天仙的宫女们跪在地上迎接他,使得他有些飘飘然的感觉。他在宫中呆了一会儿,坐了一下秦二世的龙床,感到舒服极了,真想在宫中住下来不走了。 正在这时,刘邦的部将樊哙突然闯了进来,他毫不客气地对刘邦说:“您是想打天下呢,还是想当个大财主啊?秦朝为什么灭亡了?还不是因为这些奢侈华丽的东西?您要是想打天下,就不能留恋这些东西。还是赶快回到军营中去吧!”刘邦还是不想马上离开,说:“你先回去吧!我再呆一会儿。”恰好这时张良也进来了,樊哙就把刚才的事给他说了一遍,要他去劝刘邦。 张良就对刘邦说:“正是因为秦朝的`君主昏庸、暴虐,生活奢侈,荒淫无道,引起百姓造反,您才能够来到这儿。您为天下百姓除害,就应该勤俭、朴素,而您却一进秦宫就想着享乐!甚至不想走了,这怎么能行呢?俗话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樊将军说得很对,希望您能听从他的劝告。”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士,刘邦对他一向十分敬重。 他听了张良的话以后,猛然省悟,就吩咐将士不准拿宫中的一针一线,把库房也原样不动地封了,然后带着将士们回到了军营。 紧跟着,刘邦召集了咸阳附近郡县的父老,向他们宣布约法三章,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为他以后夺取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忠言逆耳”也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或“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