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奇瑞同时混改,安徽汽车工业酝酿一盘大棋,背后有高人指点?
导读: 大众 汽车 集团(中国)入股江汽控股,开启了国有车企集团首次引入外资参与混改的先河,与此同时,奇瑞 汽车 、华菱星马也相继进入混改模式,安徽 汽车 工业三强同时开启混改模式,背后或许是安徽省正在酝酿一盘深远的大棋? 5月29日,大众入股江淮的传闻终于变成了事实。 毫无疑问,这将开创外资车企参与国有车企混改的先河,也标志着安徽国资为安徽 汽车 工业的改革再次按下了加速键,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将安徽打造成中国新的电动 汽车 中心。 自2019年以来,安徽省内5家规模以上整车企业,已有4家进行了改革(奇瑞、安凯、华菱星马、江淮),并成功引入蔚来 汽车 将总部落户合肥、大众入股江淮,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不到1年时间,安徽 汽车 工业发生巨变,这难免不让很多人心中充满疑惑:安徽 汽车 工业将走向何方?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安徽 汽车 工业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自主品牌优势,成为安徽重要的支柱产业。因此,做大做强 汽车 工业,带动安徽工业整体发展,进而推动安徽经济产生质的飞跃,一直是安徽国资改革的重要目标。 但在实际发展中,安徽 汽车 工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尤其是近年来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尽管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但安徽 汽车 产销规模依然偏小。 2019年,尽管安徽全年生产 汽车 92.1万辆(包含长安合肥工厂),同比增长8.7%,但规模偏小,仅占全国的3.6%,落后于上海、浙江、湖北的270万辆、100万辆、220万辆,而且以江淮、奇瑞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优势不足,盈利水平普遍不高。 汽车 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地表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对于寄望于发力制造业的安徽省来说,壮大工业脊梁的意义十分重大,但对 汽车 工业来说,没有规模就不成体系,没有聚集效应就没有竞争力,所以安徽省 汽车 工业以改革求发展的意愿十分迫切。 其次,安徽拥有江淮、奇瑞、安凯等众多自主品牌,曾在中国车市普及过程中创造出令业界瞩目的“江汽现象”“奇瑞现象”,但规模与实力仍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在消费升级、行业下行的新形势下,弊端日益凸显,发展乏力。 安徽国资对 汽车 工业的改革一直在持续推进,但多年来受制于各方因素,改革未能一帆风顺。如2009年前后,“奇瑞教父”詹夏来在出任安徽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之后,曾力推江淮与奇瑞“合并”,共同组建“安汽集团”,但被“江淮教父”左延安以“大家都是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如同八路军和新四军”婉拒。从企业文化层面来看,江淮与奇瑞南辕北辙,现实操作中的确存在诸多困难,简单的物理合并并不能产生化学效应。 目前,疫情对 汽车 产业确实带来较大的冲击,但终将过去。从长远来看,我国 汽车 产业已经走过了快速发展的普及阶段,“躺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进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时期,特别是充满未知的 汽车 “新四化”,对安徽 汽车 工业而言既是难得的超车机遇又是挑战。 对安徽 汽车 工业来说,以现有实力,短时间内把传统燃油车的产销规模做上去并不现实,只能先“活下去”,再谈规模,因此兼并、重组、混改等资本运作再正常不过。 但归根结底,中国 汽车 工业已经高度市场化,竞争烈度持续增大,任何 汽车 品牌的产销规模、品牌发展基本上由市场竞争决定,赢得市场和客户才能创造奇迹。 面对如此形势,安徽 汽车 工业的深度改革势在必然。而当改革步入深水区,能不能结合安徽 汽车 工业的实际,突破体制机制的藩篱,逐步形成合理的发展格局和企业治理结构,是安徽 汽车 工业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于国有车企混改,主要是通过引入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外资等各类资本,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不断释放活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最终目标是国有车企的不断壮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江淮 汽车 一度扮演了 汽车 行业和安徽国有车企混改“急先锋”的角色。 2013年底,江淮 汽车 通过吸收兼并的方式整体上市,并引入央企建投投资作为战略投资人入股,实现了上市公司股权多元化和管理层持股,完成第一次“混改”。 但如今来看,引入的战略投资人——建投投资,属于央企背景,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管国有资本的作用,以及管理层持股比例整体过小,激励作用不明显,没有起到以股权连接外部资源的作用,所以混改算不上成功。 原江淮 汽车 董事长左延安曾说,企业到最后比拼的都是资源的配置效率,资源的配置效率,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而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又取决于它的机制和治理结构。像 汽车 这样的竞争性行业混合所有制要深混,不能简单地浅混。 从江淮引入大众 汽车 参与混改来看,第二次混改的确有左延安的相当思想得到了运用。 因此,作为安徽另一家国有龙头车企,奇瑞的混改显然有意避免重蹈江淮 汽车 第一次“混改”的覆辙。从2018年9月开始,先后经历了4次流拍,奇瑞的混改最终落下帷幕,被拥有国资背景的青岛五道口基金接盘。 奇瑞混改落地后,安凯 汽车 和华菱星马也分别变更了实际控股人和引进新的战略投资方。其中,安凯 汽车 的实际控股人由安徽省国资委变为国务院国资委,华菱星马则引入吉利商用车作为新的投资者。 值得一提的是,“国资”背景的安徽战略投资者向蔚来投资70亿元,让蔚来成为一家拥有地方国资背景的企业,也使得蔚来总部落户合肥,将进一步提升蔚来的整车研发、供应链、销售与服务等,让安徽成为“中国电动 汽车 中心”更进了一步。 再加上此次大众入股江淮和国轩高科,安徽国资对规模以上的重点整车企业基本完成了改革。 这一系列国有车企的改革在中国 汽车 产业体制改革中十分罕见,安徽省国资委从顶层设计上率先进行了破解,从“管经营”调整为“管资产”,使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让安徽的 汽车 产业集群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市场化更加突出,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底气,因此被业界统称为“安徽模式”。 当前, 汽车 合资股比已经放开,新四化的发展日新月异,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安徽 汽车 工业的改革依然在路上,并不能一劳永逸。幸运的是,安徽人历来具有“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善于创造的“安徽经验”,才让“老谋深算”的大众、“创新求变”的蔚来选择扎根安徽。 34年前,安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变革,被载入史册。今天,安徽正从传统农业大省转变为新兴工业大省,一手抓传统产业的脱胎换骨,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着力推进制造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孕育出大家电、中国屏、中国芯、新能源 汽车 等产业集群。 随着 汽车 工业从传统产业到新能源的转型,新能源 汽车 成为安徽 汽车 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自2009 年,合肥进入国家“十城千辆”新能源 汽车 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后,就正式开启了安徽大规模市场化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时代。 2019年,安徽新能源 汽车 实现产销达12万辆,占全国比重为10%,位居中部省份第一,且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较为完善。 未来,在科大讯飞、京东方以及大众、江淮、奇瑞、蔚来、长安、华菱、国轩高科等企业的共同推动下,将推动安徽向新能源 汽车 工业重镇迈进,同时拥抱5G时代,发展智能网联 汽车 、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抢占 汽车 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写在最后: 虽然安徽 汽车 工业的改革之路“一波三折”,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希望安徽 汽车 工业能在改革中迎来新一轮春天,能走得更好,走到更远,让中国 汽车 工业自主之花尽情绽放,不断做大做强。
安徽车企混改大棋局下的奇瑞,为何比江淮和华菱慢了一步?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入股江汽控股,开启了国有车企集团首次引入外资参与混改的先河,绝对是5月下旬以来,霸占朋友圈最多的汽车头条新闻,与此同时,奇瑞汽车、华菱星马也相继进入了混改模式。当然与江淮的混改开行业先河相比,吉利以4.35亿元购得华菱星马15.24%股权的事件则要低调得多,毕竟国有资本到民营资本的转手,说破了天也属于自己的“家务事”。 “三板斧”砍下去之后,至少让在近些年已经在全国汽车版图中略显边缘化的安徽再次步入行业主流的视野,并有望成为新的高地。 然而作为观察人士,不难发现作为安徽省汽车工业重要一极的奇瑞,与国资委站台,江淮与大众高调握手明显不同的是,奇瑞的混改却一直是在低调推进中。 混改即意味着出让股比,甚至放弃公司的控制权。诚然,放弃与坚持,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勇于放弃是一种大气,敢于坚持何尝不是一种勇气,但其中孰是孰非,谁能说的清道的明呢?如果我们能懂得取舍,能做到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那该有多好。 从内心里来说,奇瑞的创业元老们,在曾经那个火热的年代,可能压根儿不会想到,在临近耳顺之年,竟然要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混改。另一方面,相比20多年前,在一片荒滩之上,在“小草房”当中,凭借着一身的干劲,完成了一项外方协作人员们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赢得了中国汽车界的黄埔军校的美誉。再到如今的奇瑞国际化企业转型,从人治到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打造百年体系,相比江淮和华菱星马,奇瑞还有更多内容需要自身去梳理与完善,譬如长期面临的亏损。 而与江淮和华菱星马更不同的是,奇瑞并不仅仅是奇瑞汽车,奇瑞股份走过了23年的光景,如今的奇瑞控股也经过了十年的集团化发展,成就了今天的庞大帝国。今天的奇瑞控股集团(简称“奇瑞集团”)已经成为一家以汽车产业链为核心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形成汽车、汽车零部件、船舶、地产、金融、现代服务、智能化七大业务板块,旗下拥有奇瑞汽车、奇瑞商用车、奇瑞捷豹路虎、奇瑞科技、奇瑞徽银金融、雄狮科技等280余家成员企业,业务范围遍布海外80余个国家和地区。 如果用“海陆空”全面发展来形容今天的奇瑞,一点都不过分,奇瑞控股旗下已经孕育了不少细分专业领域的“小巨人”譬如伯特利,作为一家专注于汽车安全系统的公司,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当中已经小有名气,如今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下水的军舰也越来越多,已经跻身业内十强之列,此外,奇瑞在航空零部件领域也同样有所建树。 总之,由于涉及军工业务板块以及相关多元化业务等问题,涉及资产的复杂程度远超江淮与华菱星马,使得奇瑞的混改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另一方面,自去年底奇瑞汽车正式宣布青岛五道口以144亿元入主后,奇瑞似乎就进入了静默期,对于混改情况也无从得知。不过,近日有消息称奇瑞混改出现了变局。不过在多元化的发展思路下,奇瑞对于解决后续资金的问题的“备胎方案”也浮出了水面,譬如推动奇瑞新能源业务板块上市,先期长安新能源已经先期实现了混改、融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奇瑞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另一方面来看,由这一波国企混改的“三板斧”来看,安徽省对于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思路相比以往已经更加开阔得多,再一次展现了安徽人“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 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如今历历在目。 “今天的市场竞争并非是一厂一企之争,而是一个体系一个集团的综合实力之争。”用奇瑞控股董事长尹同跃来说,奇瑞控股集团的整体改制和新伙伴引入,提高了运行效率,大大降低了企业风险,也在百年变局的节点上更好地把握了机遇。 创业元老们已近耳顺之年,而已过弱冠之年的奇瑞也变得更加成熟,集团化发展正在帮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恰是奇瑞战略转型、构建体系能力的十年。 集团化的运作对于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奇瑞因而适时提出了“TQCDI指标”,以(T技术、Q质量、C成本、D交付、I投资)为代表的体系建设与流程再造,很显然,如今的奇瑞更加确立了结果导向,并以此反思和传导推及过程的优化与改善,对于产品而言,与领导人的技术情结,造一款性能出色的好车相比,更加注重对于产品的商品性评价。 混改并非万能良方,而对于打造百年企业而言,自身的体系建设才是永恒的话题,奇瑞控股在“制造+现代服务”双主业布局;并努力拓展金融业态,扩大金融业务规模,实现了“产业+金融”双轮驱动。在传统的汽车行业日益遭受瓶颈的情况下,与江淮和华菱星马先比,奇瑞以集团化的发展无疑也为传统车企的转型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与样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出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名人
出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名人: 一、任传俊 任传俊,59岁,安徽凤阳人,1968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分子化工专业,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同时兼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自1983年起任中国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1994年起任中国纺织总会副会长兼仪征化纤联合公司和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1998年4月起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二、张家仁 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机电器专业。现任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教授级高级经济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是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8年至1970年任抚顺石油设计院电工组设计员。现任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三、浦天祥 中国工业企业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输变电作业协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西安市技协副主席。西安市设备管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器协会荣誉会长。 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使公司的工业总产值由1992年的8.5亿元,增长到1997年的20亿元。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1996年荣获西安市劳动模范称号,并被选为西安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公司1995年被评为“全国百家机械工业最大企业”、“国有企业500强中国的脊梁”和“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 四、祝义才 祝义才,1964年生,安徽省桐城市人,雨润控股集团董事长。1989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后下海经商。1996年雨润收购国有企业南京罐头厂,祝义才成为江苏省首个收购国企的民营企业家。 2001年祝义才介入房地产行业,2001年祝义才首次入选《福布斯》杂志中国百富排行榜,位列第53位,资产8.8亿元。2005年10月雨润在港上市集资15.44亿,祝义才身价增30亿 。 五、季学智 季学智生于1941年,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 ,早年留校工作,历任合肥洗衣机总厂总工程师、常务副厂长、厂长、合肥美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裁。 现任董事长、集团公司董事。季学智先生曾被授予“安徽省轻工业厅劳动模范”、“安徽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轻工业部劳动模范”、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一、任传俊
任传俊,59岁,安徽凤阳人,1968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分子化工专业,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同时兼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自1983年起任中国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1994年起任中国纺织总会副会长兼仪征化纤联合公司和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1998年4月起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二、张家仁
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机电器专业。现任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教授级高级经济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是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8年至1970年任抚顺石油设计院电工组设计员。现任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三、浦天祥
中国工业企业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输变电作业协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西安市技协副主席。西安市设备管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器协会荣誉会长。
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使公司的工业总产值由1992年的8.5亿元,增长到1997年的20亿元。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1996年荣获西安市劳动模范称号,并被选为西安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公司1995年被评为“全国百家机械工业最大企业”、“国有企业500强中国的脊梁”和“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
四、祝义才
祝义才,1964年生,安徽省桐城市人,雨润控股集团董事长。1989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后下海经商。1996年雨润收购国有企业南京罐头厂,祝义才成为江苏省首个收购国企的民营企业家。
2001年祝义才介入房地产行业,2001年祝义才首次入选《福布斯》杂志中国百富排行榜,位列第53位,资产8.8亿元。2005年10月雨润在港上市集资15.44亿,祝义才身价增30亿 【摘要】
合肥工业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提问】
一、任传俊
任传俊,59岁,安徽凤阳人,1968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分子化工专业,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同时兼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自1983年起任中国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1994年起任中国纺织总会副会长兼仪征化纤联合公司和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1998年4月起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二、张家仁
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机电器专业。现任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教授级高级经济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是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8年至1970年任抚顺石油设计院电工组设计员。现任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三、浦天祥
中国工业企业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输变电作业协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西安市技协副主席。西安市设备管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器协会荣誉会长。
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使公司的工业总产值由1992年的8.5亿元,增长到1997年的20亿元。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1996年荣获西安市劳动模范称号,并被选为西安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公司1995年被评为“全国百家机械工业最大企业”、“国有企业500强中国的脊梁”和“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
四、祝义才
祝义才,1964年生,安徽省桐城市人,雨润控股集团董事长。1989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后下海经商。1996年雨润收购国有企业南京罐头厂,祝义才成为江苏省首个收购国企的民营企业家。
2001年祝义才介入房地产行业,2001年祝义才首次入选《福布斯》杂志中国百富排行榜,位列第53位,资产8.8亿元。2005年10月雨润在港上市集资15.44亿,祝义才身价增30亿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