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的性能主要有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等等。 1、抗渗性 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或油)渗透的能力。 2、抗冻性 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环境中,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3、抗侵蚀性 环境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主要是对水泥石的侵蚀,通常有软水侵蚀,酸,碱,盐侵蚀。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1、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于1.5M。 2、混凝土必须在5小时内浇筑完毕(从发车时起),为防止混凝土浇筑出现冷缝(冷缝:指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质量缝),两次混凝土浇筑时间不超过1.5小时,交接处用振捣棒不间断的搅动。 3、浇筑过程中,振捣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振捣器插点呈梅花形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40CM。保证不漏振,不过振。 4、浇筑梁板混凝土时,先浇筑梁混凝土,从梁柱节点部位开始,保证梁柱节点部位的振捣密实,在用赶浆法循环向前和板一起浇筑,但不得出现冷缝。 5、混凝土浇筑快要完成时,应估算剩余混凝土方量和剩混凝土量,联系搅拌站进行合理调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混凝土浇筑;百度百科-混凝土浇筑
什么叫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重点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掺合料(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 1950年5月,NIST和ACI首次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各国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和含义完全不同。 美国工程技术人员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易于浇注、捣实、不离析,能长期保持高强度、韧性和体积稳定性,在恶劣环境中使用寿命长的混凝土。根据美国混凝土协会的规定,这种混凝土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抗压强度,但仍需达到55MPa以上,并需要具有很高的耐化学腐蚀性或其他性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性能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