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积分政策是什么
法律分析:2016年9月工信部就发布了《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作为政府中长期引导汽车产业电动化、低碳化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其中对于2018年对各汽车生产企业考核8%的新能源积分要求让各大跨国OEM纷纷表示措不及防,之后更是有了四国汽车工业协会向中国政府部门写公开信请求延缓的事情发生。
法律依据:《征求意见稿》将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以依据本办法自由交易。2019年度及以后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按照下列规则向后结转,结转有效期不超过三年。
你知道双积分政策吗?
你知道双积分政策吗 造车新势力的交付量逐年增加,燃油车企业开始加大电动化力度,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很好。如今,新推出的国六B汽油更是锦上添花,继续劝阻燃油车。但要想劝退燃油车,就得用汽车“双积分”政策。该政策在汽车企业燃料消耗量积分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积分考核。达到标准将产生负分和双倍积分。 从2017年汽车“双积分”政策出台算起,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150万辆增长到1300万辆,五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8倍年。它就像新能源汽车的杨树甘露,拯救汽车制造新势力于水火之中,加速燃油车企业新能源转型,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 造车新势力疯狂吸金 这项政策的出台,不夸张地说是为了拯救汽车制造新生力量。2017年,造车新势力疯狂吸金。据媒体统计,蔚来汽车、威马汽车、车合家、FMC、爱驰汽车、零跑汽车等企业融资金额已超过226亿元。在巨额资金的支持下,造车新势力的量产车早已失踪。只有蔚来、威马等少数品牌完成了交付。开始怀疑造车新势力的实力。 与造车新势力疯狂吸钱相对应的是疯狂烧钱。以蔚来汽车为例,耗资8000万元在五棵松会场举办豪华新车发布会;新开业体验店20余家,其中,京东方广场蔚来中心租金8000万元,可租数年……造车新势力一系列动作后,却迟迟不见量产,这让公众和媒体怀疑造车新势力的初衷到底是造车还是造车?玩资本游戏。 大车企剥离新能源求生 2017年,补贴正式下调,并增加了3万公里等考核指标。这对于各大车企的资金实力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虽然新造车厂商备受追捧,但大车企依然不少。能源目前仍处于连连亏损的境地,甚至被迫转让减持。2017年5月中旬,中航汽车50%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股权; 2017年5月24日,智慧能源因新能源汽车业务不成熟拖累上市公司业绩、新能源汽车牌照申请周期长、融资周期长等原因,剥离新能源汽车业务。 总体而言,2017年是一个“旱得旱死,涝得涝死”的一年,而2017年“双积分”政策的出台,表达了国家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层面的决心,也提振了资本继续押注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信心,推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此同时,双积分也加速了高排量汽车的停产退市和燃油车企转型新能源车企的速度。 为了平衡积分,燃油车企业纷纷转型小型新能源汽车。例如,中国一家汽车公司在生产货车的同时转型为小型微型新能源汽车。还有一些大型汽车制造商。他我国燃油汽车是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的大量生产会影响公司发展的销量,因此他通过购买一些只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积分来生存。从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公示来看,特斯拉、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积分上排名靠前,是积分“大佬”,而上汽通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本田等合资车企则表现“不合格”,平均油耗未达标。 随着积分制度的不断完善,相关规定逐渐严格,将加速燃油车企们向电动化转型。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中的决定中,明确了2024年、2025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28%和38%,较2021年~2023年的14%、16%、18%有较大的提升。这一设定,将进一步将促使燃油车企加大电动车的生产比例,完成电动化转型。 细数双积分政策施行的这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双积分的庇护下,正从小树苗成长为苍天大树,在保证人们乘车出行质量的同时,做到环境保护。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双积分政策真的可以称得上新能源汽车的杨枝甘露,不仅为曾陷入交车困境的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方向,也让当时深陷新能源车企的各路资本更加确信自己的选择,继续押注新能源汽车赛道,在政策和资本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获得快速发展。
双积分政策
法律分析:《办法》中规定的“双积分”分别指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积分和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积分是指:企业平均油耗的达标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额,与该企业乘用车生产或进口量的乘积。油耗低于达标值便可产生正积分,此标准意在鼓励传统燃油汽车节能。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是指: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实际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差额。实际值是企业销售新能源车型所对应的积分与其新能源车产量的乘积。 对传统能源乘用车年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不满3万辆的乘用车企业,不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达到3万辆以上的,从2019年度开始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14%、16%、18%。2024年度及以后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公布。法律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发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境内各乘用车生产企业和各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是新能源汽车积分的核算主体,单独实施核算。第十四条 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为该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实际值与达标值之间的差额。实际值高于达标值产生正积分,低于达标值产生负积分。第十五条 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实际值,是指该企业在核算年度内生产或者进口的新能源乘用车各车型的积分与该车型生产量或者进口量乘积之和(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原则保留整数)。前款规定的生产量、进口量,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方法核算。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积分按照《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积分计算方法》(见附件2)确定。第十六条 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值,是指该企业在核算年度内传统能源乘用车的生产量或者进口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的乘积(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原则保留整数)。传统能源乘用车中低油耗乘用车的生产量或者进口量按照以下规定计算:(一)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低油耗乘用车的生产量或者进口量分别按照其数量的0.5倍、0.3倍、0.2倍计算;(二)2024年度及以后年度的低油耗乘用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计算倍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另行公布。
汽车双积分政策大调整有何影响?对谁的影响是最大的?
汽车双积分政策的大调整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重大影响,根据意见稿说明指南,工信部已经发布了关于2021年双积分政策实施成效,其中报告显示,2021年年度积分交易规模大幅度提升,而新能源积分交易总额达到了109.4元,同比增长322%,从这个数据上来看这个双积分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这个政策的调整对新能源汽车影响最大这个政策最早实施的年份是在2017年,是在汽车厂商实施燃油消耗量积分的考核基础上,同时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积分考核,而如今这个政策调整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讲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这个政策的实施能够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同时能够降低消费者的经济成本,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够有效的节能环保,从而达到了一个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二、这个政策的调整能够带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这个政策实施以来就已经对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创造了更大的收益,同时也维护了汽车商的利益,也保护好了环境。而随着这个政策的调整,更倾向于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毕竟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时间段里是主流,所以现在的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提倡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而在这种双积分政策的保护下,消费者更能放心的购买新能源汽车,从而良性循环让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三、总结总的来说,双积分政策的调整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表示,在这个政策的实施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累计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了1亿吨,这个政策的实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