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南社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有高旭、柳亚子、陈去病等。 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成立于苏州,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 1、高旭:他出身于地主家庭,1904年留学日本,1906年归国后,在上海创办健行公学,提倡革命,并为中国同盟会江苏支部部长。高旭早年即愤慨于"伪韩为杜"、"吟花弄鸟"的腐朽诗风 2、柳亚子:1906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和光复会。1907年游上海,便与陈去病、高旭等酝酿南社。1909年南社成立后,他做了很多实际工作,表现了更多的热情。 3、陈去病:最初受康梁维新运动的影响,后来转向革命。在南社成立前,他就是一个活跃的革命分子。 扩展资料 南社最初酝酿于1907年,正式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在第一次“雅集”的17人中,有14人是同盟会会员。它以提倡民族气节号召,以应和民族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的种族压迫和专制统治。 南社成员大多属于新起的资产阶级_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其中,不少人是革命派文化宣传队伍中的积极分子。1903年_高旭在松江发刊综合性杂志《觉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社
2,南社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有高旭、柳亚子、陈去病等。 南社是一个曾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化团体,1909成立于苏州,其发起人是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 1、高旭:他出身于地主家庭,1904年留学日本,1906年归国后,在上海创办健行公学,提倡革命,并为中国同盟会江苏支部部长。高旭早年即愤慨于"伪韩为杜"、"吟花弄鸟"的腐朽诗风 2、柳亚子:1906年,参加中国同盟会和光复会。1907年游上海,便与陈去病、高旭等酝酿南社。1909年南社成立后,他做了很多实际工作,表现了更多的热情。 3、陈去病:最初受康梁维新运动的影响,后来转向革命。在南社成立前,他就是一个活跃的革命分子。 扩展资料 南社最初酝酿于1907年,正式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在第一次“雅集”的17人中,有14人是同盟会会员。它以提倡民族气节号召,以应和民族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的种族压迫和专制统治。 南社成员大多属于新起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其中,不少人是革命派文化宣传队伍中的积极分子。1903年﹐高旭在松江发刊综合性杂志《觉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社
3,南社村的介绍
南社古村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处于南社村樟岗岭与马头岭之间。东经113°53'40″—113°54'08″,纬度23°03'58″—23°04'27″,海拔25米—30米。离市中心区约18公里,离茶山镇中心区2公里,面积为11000平方米,现有人口3463人(行政村人口),荣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东最美丽乡村”等称号。
4,南社村的介绍
南社村位于平顺县西部台地14公里处,北距潞城,南壤壶关,居成小线、长李线的交叉地段,交通便利,全村154户,574口人,支、村两委6人,党员31名,现有耕地786亩,近几年来,在支部书记曹三林一班人的带领下,先后投资25万元新建了一个九间二层学校,筹资10万元接通了130户自来水,投资近50万元填平了村中沟,建了一个村中广场,村民休闲有了场所,但由于我村集体无收入,经济非常困难,现已负债30多万元。
5,南社是什么意思
南社的解释辛亥 革命 时期的进步文学团体。由 陈去病 、 高旭 、 柳亚子 等发起,于1909年成立于 苏州 。其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鼓吹资产阶级 民主 革命,反对 清 王朝的专制统治。早期参加者多同盟会成员,其后流品渐杂。社员曾达千余人。1923年因内部分化而停止活动。该社成员所作诗文,辑为 《南社丛刻》 ,共出二 十二 集。 柳亚子 《胡寄尘诗序》 :“余与同人倡南社,思振 唐 音以斥伧楚,而尤重 布衣 之诗,以为不事王侯, 高尚 其志,非肉食者所敢望。” 宁调元 《南社集序》 :“吾友 高 子 钝剑 柳 子 亚卢 等,既以诗词名海内,复创南社,以网罗当世骚人奇士之作,蔚为巨观。 钟仪 操南音,不忘本也。” 鲁迅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即如 清 末的南社便是鼓吹革命的文学团体,他们叹 汉 族的被压制,愤 满 人的凶横, 渴望 着‘光复旧物’。但 民国 成立以后,倒 寂然 无声了。” 词语分解 南的解释 南 á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 相对 :南北。南方。 南面 。南国(指 中国 南部)。南陲(南部 边疆 )。南极。南半球。 姓。 北 南 ā 〔南无( 北?)〕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 稽首 ,表示对佛尊 社的解释 社 è 古代指土地神和 祭祀 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春社。秋社。社日。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 国家 )。 团体或机构:报社。结社。 笔画数:; 部首 :礻; 笔顺
6,南国社的历程
开办学院南国社成立后即开办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田汉、徐悲鸿、欧阳予倩分任文学、美术、戏剧等科主任。以“培植能与时代共痛痒而又有定见实学的艺术运动人才”(《我们自己的批判》)为办学宗旨。半年后,南国艺术学院因政治、经济等原因被迫停办,田汉即致力于领导南国社的戏剧活动。《南国月刊》创刊1929年5月1日,《南国月刊》创刊,田汉主编,现代书局出版。这是南国社的以戏剧为主的综合性刊物。编者称,本刊目的是发表几篇比较有自信的、比较坚实的作品,吐露一些我的和我们的文艺观、社会观。南国社首次公演成功1928年12月15日,南国社作第一次公演。南国艺术学院停办以后,学生们不愿离去,田汉便组成南国社,组织大家进行戏剧活动,从研究室走向社会实践。这次演出的剧目有:《古潭里的声音》、《苏州夜话》、《生之意志》、《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戏剧中所流露出来带有浪漫的、感伤的色调以及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在许多受到大革命失败冲击的青年中引起共鸣,大受欢迎。如万籁天、唐槐秋等参加演出,周信芳介绍不花钱的演剧场所-梨园公所。演出打破了各种已有的程式而达到真实自然,特别是在舞台艺术上运用简单的布片材料加以光的配合,受到了上海舆论界的一致赞扬。演出南国社戏剧的演出以它1930年“转向”革命戏剧运动为界线,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包括1928年12月~1929年7、8月间在上海、南京、无锡、广州等地的演出活动。这时期上演了田汉创作的《湖上的悲剧》、《江村小景》、《苏州夜话》、《颤栗》、《古潭里的声音》、《火之跳舞》、《第五号病室》、《南归》以及根据O.王尔德同名独幕剧改编的《莎乐美》等。这些剧目不同程度地发出对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混战和封建势力的抗议、控诉及改革社会的呼声。同时,又渗透着寻求光明而又找不到正确出路的迷惘情绪,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革命低潮时思想上的矛盾和苦闷。演出在受到大革命失败冲击的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观众希望南国社能“为饥寒所迫的大众”输送“更粗野更壮烈的艺术”。1929年田汉在由南京返回上海的旅途中即兴编写短剧《一致》,先后在无锡、上海演出。《一致》象征旧统治的崩溃、新世界的诞生,喊出了革命群众反抗暴戾统治的心声,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该剧的演出成为南国社向左转向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