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空又添一颗中国星:“张弥曼星”,这颗星有什么特点?
中国科学家的星星被添加到浩瀚的天空中,以中国古生物学家张密曼院士的名字命名。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347336号小行星命名为张弥曼星,以表彰张弥曼院士是中国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奠基人,他们的持续工作给早期脊椎动物进化的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张弥曼的理想是年轻时当一名医生。当时,中国正走向工业化,国家号召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地质研究。这在中国几乎是一个空白课题,于是张密曼立志报效祖国,向北京地质学院提出了申请。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她致力于这一神秘而乏味的普通人的话题。为了表彰张弥曼院士是中国四足动物起源研究的奠基人,他的可持续工作给早期脊椎动物进化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张弥曼院士今年85岁,长期从事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晚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学、古地理学和生物演化等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中国古生物学会会长等,并被选为伦敦林奈学会外籍会员、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名誉会员,等张弥曼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近地小行星,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张弥曼的成就不计其数。 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其最杰出的成就,张弥曼最大的成功无疑是回答了一个困扰生物界百年的难题——大约3.8亿年前,他终于进化成四足动物。根据张的研究,云南曲靖的杨氏鱼和怪鱼都是原始的肺鱼。这一结论震惊世界,为研究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大庆油田开发之初,刚刚参加工作的张弥曼根据地层中的化石样品,准确地提出了油层的地质时代,为地质专家寻找油层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大庆油田第一次漏油,张的观点得到了证实引起轰动。
浩瀚星空又添一颗中国星,以张弥曼的名字来命名永恒的行星有什么意义?
以张弥曼的名字来命名永恒的行星,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张弥曼院士学术成就与科学精神的褒奖与发扬,也是对从事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工作者极大的精神鼓舞。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7月2日消息,国际小行星委员发布公告,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7336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弥曼星”。 2021年7月2日上午,何梁何利基金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基金评选委员会秘书长段瑞春、北京代表处机构代表任晓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社会奖励处李冰调研员、综合处干部白自熠专程来到中科院古脊椎所宣布这一喜讯。中科院古脊椎所张弥曼院士、邓涛所长、朱敏研究员、赵文金研究员、张翼处长出席会议。 段瑞春秘书长介绍了国际小行星的命名标准、“张弥曼星”的命名过程,宣读了国际命名公报、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和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致张弥曼院士和我所的贺信;李冰调研员代表国家奖励办对“张弥曼星”的命名表示了祝贺;朱敏研究员和赵文金研究员分别致辞。张弥曼院士回忆了青年求学时的点点滴滴,表达了深厚的报国情怀。 邓涛所长代表研究所感谢何梁何利基金会为推动 “张弥曼星”命名所做的努力,古脊椎所从“吴汝康星”到“张弥曼星”,可谓“双星闪耀”,未来更要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部分与华人有关的著名小行星 第一颗在中国土地上发现的小行星:139 九华星(Juewa)(发现者J.C. Watson) 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1125/3789 中华(China) (发现者张钰哲,后1125更改为3789) 第一颗以中国人名命名的小行星:1802 张衡(Zhang Heng)(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第一颗以中国地名命名的小行星:2045 北京(Peking)(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第一颗以中国县名命名的小行星:3611 大埔(Dabu)(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第一颗以台湾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2240 蔡(Tsai)(蔡章献)(发现者哈佛天文台) 第一颗以中国太空船名字命名的小行星:8256 神舟(Shenzhou)(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以上内容参考 环球网-浩瀚星空又添一颗中国星:“张弥曼星”!
浩瀚星空又添一颗中国星,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小行星?
最近,在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发布的消息中,我们知道那一颗被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7336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弥曼星”,这样的举动是为了要表彰张弥曼院士为四足动物起源研究事业做出的贡献,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给后辈研究早期脊椎动物演化史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此后,在浩瀚星空中,多了一颗以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张弥曼院士在2020年12月被何梁何利基金会推荐为国际小行星命名的候选人,2021年5月获得批准。 张弥曼院士在八十五岁高龄还是坚持坚守在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中生代晚期及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学及生物进化论研究的前线中,她颇有名望,在2018年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曾经担任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等职务。 其实,不仅是张弥曼院士有幸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小行星,我国还有不少科学家也有幸以自己的姓名命名小行星。比如在1999年10月,国际编号为8117号的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1999年10月,国际编号为768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2001年8月,国际编号为376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2003年10月,国际编号为25240号小行星命名为“钱三强星”;2011年5月3日,国际编号为第17606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2年6月,国际编号为14808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孙家栋星”;2016年1月,国际编号第31230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屠呦呦星”;2018年9月,国际编号为79694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南仁东星”;2020年9月,国际编号为281880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吴伟仁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