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婚礼旅行 > 正文
克劳斯·金斯基的介绍
克劳斯·金斯基的介绍
提示:

克劳斯·金斯基的介绍

德国男演员。生于波兰,后举家移居德国。二次大战时,他在德国参军入伍,后被英军俘虏,战后回德参加戏剧活动。50年代初,渐有知名度。表演时会向瞌睡的观众投掷物品,以种种奇怪言行及叛逆精神而声名大振。1948年从影,处女作是《莫利图里》。他拍片不计戏份多少和片酬,不限国家,有请必去,因而在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德国都拍过电影。一生共拍片二百多部。意大利西部片全盛时期,他专演反面角色,且多为配角。这种表演实践为后来的艺术创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2年,他在德国新电影运动健将维尔纳·赫尔措格导演的《安吉尔·上帝的愤怒》中扮演主角,从而蜚声影坛。以后又以在《吸血僵尸》、《陆上行舟》等片中独树一帜的演技,为世人瞩目。1988年他还导演了一部传记片《帕格民主》,由他和女儿娜塔沙·金斯基、儿子那霍·金斯基合演。其他重要作品有:《为了更多的几块钱》、《大沉默》、《日瓦格医生》、《女鼓手》、《上海异人娼馆》、《眼镜蛇》等1。

克劳斯·金斯基的生平简介
提示:

克劳斯·金斯基的生平简介

他在某些艾德格·华莱士(Edgar Wallace)影片中的角色,以及与导演韦纳·荷索合作的电影《天谴》(阿奎尔:上帝的愤怒,Aguirre: The Wrath of God,1972)、《浮石记》(Woyzeck,1979)、《吸血鬼》(Nosferatu the Vampyre,1979)、《陆上行舟》(Fitzcarraldo,1982)以及他们最后的合作:《奴隶海岸》(非洲黑奴,Cobra Verde,1987)中的演出,增加了他的国际知名度。1977年,他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以色列影片《雷霆行动》(Operation Thunderbolt)中饰演恐怖份子 Wilfried Böse 。他的最后一部电影是他自导自演的《帕格尼尼》(Kinski Paganini),片中他饰演传说中的小提琴家尼可罗·帕格尼尼。在大荧幕之外,金斯基是个有着疯狂双目的性狂热者,他在他的自传《Kinski: All I Need Is Love》之中记述了他在性方面的功勋。但根据韦纳·荷索在《我的好友》(My Best Friend)【一部荷索与金斯基一起工作的纪录片】指出:那些纪录大部分只是为了增加销售量所杜撰出来的内容。在书中金斯基将Marlene Dietrich 描写成一名女同性恋,使她威胁提起毁谤诉讼,造成此书在她去世前都被停止流通。 克劳斯·金斯基结过三次婚,根据他的自传,他至少拥有五个小孩,三个公开承认的孩子都成为了演员:两个女儿娜塔莎·金斯基跟Pola,儿子Nikolai。他的哥哥Arne现居于柏林,仍然对金斯基在自传中对他的描写感到痛苦,金斯基声称他与姐姐和母亲近亲相奸,因而疏远他的家庭。金斯基65岁时因心脏病死于美国加州 Langunitas,他的骨灰在葬礼中被洒入太平洋,参加者有他的儿子Nikolai及导演韦纳·荷索。Sopot,他所出生的城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的称号。

娜塔莎·金斯基的个人生活
提示:

娜塔莎·金斯基的个人生活

崛起于八十年代的娜塔莎·金斯基是典型的欧洲美女型明星。她是德国性格演员卡拉斯·金斯基的女儿,但父女之间的关系很不愉快,以致她不太愿意提起父亲的名字。这位以《苔丝》(Tess,1980年)一炮而红的娜塔莎·金斯基,是在1961年于柏林出生。十四岁那年,她在慕尼黑的一家夜总会任舞蹈女郎,被导演文温德斯的妻子看中,邀她在《错误的行动》(Wrong Movement,1975年中演一个小配角,拍戏时,文温德斯才发现这个小女孩竟然是跟他合作过多次的演员卡拉斯金斯基的女儿,令他惊讶不已。自从踏入电影圈之后,娜塔莎·金斯基便胡乱接戏,甚至接一部软性色情片《热情之花旅馆》(The Passion Flower Hotel,1978年)。这大概是她对不负责任的父亲的一种宣泄式抗议吧。后来,因色情案件流放欧洲的大导演波兰斯基在《时式》杂志的封面照片惊艳地发现了娜塔莎·金斯基,计划好好地培养她成名。娜塔莎也在一种渴求父爱的心理下跟波兰斯基同居。波兰斯基让娜塔莎·金斯基在他东山复出的力作《黛丝姑娘》中独挑大梁,并且为她重新塑造了一个清新美艳的形像,令想起刚出道时的英格丽·褒曼。娜塔莎身上流露出一种浓厚的欧洲风味,但同时又具有一种国际性的美感,可以说是一个无国籍的美女。故《苔丝》一推出,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了极大欢迎,娜塔莎也得到了一座金球奖的最佳新人奖。其他家庭成员;Janina.Kinski.Hoepner,Valentin.Kinski.Hopener,Nanouk.Kinski.Hoepner 娜塔莎·金斯基因主演《苔丝》而一炮而红之后,起码有十位以上的著名导演邀请她主演新片。娜塔莎挑选了当时名气最响亮的弗朗西斯·科波拉,以《心上人》(One from the Heart,1981),一片作为她进军好莱坞的踏脚石,不料《心上人》却是科波拉毕生以来最不卖座的电影,所以娜塔莎的这一炮并未打响。接着,娜塔莎主演了具有诡异气氛的《豹人》(Cat People,1982年),在片中扮演一名具有狂野兽性的美女,演出相当成功,导演保罗谢瑞德称赞她是少数可以演活美国人的女星,又说自英格丽·褒曼以来,她应该是首位在美国生根的女星。根据凯瑟琳丹妮芙及莎贝艾珍妮等法国女星远征好莱坞的折戟,这个观察应该是中肯的。在观众印象中,娜塔莎·金斯基具有一股不安的野性,这除了是她的本性之外,大概也跟她拍摄过一张裸体跟大蛇纠缠在一起的《蛇蝎美人》海报颇有关系,这张海报十分畅销,其影响力不见得比电影小。娜塔莎·金斯基在大西洋两岸的影坛都相当活跃。在美国,她演了《女鼓手》(The Little Drummer Girl,1984年)、《玛莉亚的情人》(Maria‘s Lovers,1985年)、《革命》(Revolution‘1986年)电影;在欧洲,则主演了《明月沟渠》(The Moon in the Gutter,1983年)、《德州巴黎》(Paris Texas ,1984年)、《爱的奏鸣曲》(Symphony of Love,1985年)等片,可惜这些影片都很少针对她的个人特色而设计,卖座也不太理想,所以无法令她的演艺事业再攀高峰。不过,以她个人的条件而言,只要再遇到好的表演机会,依旧是可以再放光芒的。 娜塔莎·金斯基在1986年嫁给阿拉伯商人易卜拉欣,丈夫即要求她退出影坛,二人曾为此分居两次。娜塔莎为挽救婚姻,曾于1988年宣布退出影坛,在罗马经营餐厅,但又复出银幕。她最新的计划是主演意大利片《珍妮:皇帝的妓女》,在片中扮演一个力争自尊的中世纪妇女。希望此片能为九十年代的娜塔莎·金斯基绽放出更灿烂的光彩。

娜塔莎·金斯基的早年经历
提示:

娜塔莎·金斯基的早年经历

娜塔莎·金斯基(Nastassja Kinski)德国女演员。生于西柏林,是著名演员克劳斯·金斯基生的女儿。8岁时父母离异,随母辗转欧洲各国求学,从而精通德、法、意、英四国语言,为后来成为国际影星打下了基础。13岁开始当模特,14岁时参演维姆·文德斯的电影,在《虚伪的动机》一片中担任小角色。以后在欧洲各国拍过10部低成本影片。15岁时,与比她大25岁的恋童狂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邂逅同居,波兰斯基正准备将哈代的名著《德伯家的苔丝》搬上银幕,遍访欧美,终于找到这位具有清纯而略带忧郁神情的姑娘。为了准备角色,波兰斯基建议她到美国著名的演员工作室学习演艺,又送她去伦敦深造。终于在1979年拍出《苔丝》,获当年法国恺撒电影节大奖。1980年参赛戛纳,又引起轰动,荣获最佳新女星奖。她从欧洲又进军好莱坞,在美国拍过《猫人》、《心上人》、《暴露》、《杀人狂想曲》等片。1980年,在《德克萨斯州的巴黎》中饰演女主角。其他作品有:《明月照沟渠》(法)、《春天奏鸣曲》、《新罕布尔饭店》、《玛利亚的情人们》(美)等。《苔丝》是我们仅能立刻想到的她的影片,这多少有些令人尴尬,对于一个具有很高国际知度的影星来说,娜丝塔西娅·金斯基的代表作太少了,这部令她一举成名的影片,至今仍是她少有的令人称道的作品之一,倒是力士香皂的广告至今令人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