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现在是什么学校
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正式成立,毛泽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他说:“要在民族解放的大时代去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指导下,实现文学艺术在今天的中国的使命和作用。”4月28日,毛泽东在鲁艺发表演讲时说:“鲁迅艺术学院要造就具有远大的理想、丰富的斗争经验和良好的艺术技巧的一派文艺工作者,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便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鲁艺的全称是
鲁艺的全称是鲁迅艺术文学院。 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1938年2月,毛泽东和周恩来领衔,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等人联名发出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文中说,艺术是宣传、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最有力的武器,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已是不容稍缓的工作,因此创立鲁迅艺术学院,要沿着鲁迅开辟的道路前进。 中共中央委托沙可夫、李伯钊、左明等人负责筹建鲁迅艺术学院。此时,宁、沪等地大批文艺工作者陆续来到延安,为鲁艺的创办创造了条件。 鲁艺的贡献: 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办的第一所培养各种高级和中级文化艺术人才的学院。鲁艺先后编排上演了《白毛女》等歌剧,《兄妹开荒》等秧歌剧,《黄河大合唱》等音乐作品。 并编辑出版了《文艺战线》、《草叶》等文艺刊物,组织了多次有影响的美术作品展览。鲁艺是新中国文学艺术事业的基地和摇篮之一。 创作并演出了一些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使京剧艺术在当时抗战中发挥了特有的效能。建立了延安第一个专业京剧团体,开始接受了京剧艺术遗产,初步进行了研究与改革。 培养了以阿甲为代表的一批京剧艺术家和组织家,他们在京剧改革与繁荣的事业中立下了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
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是谁题写校名?
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是毛朱曦(如图)题写校名。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北5公里桥儿沟,一座中世纪城堡式样的大礼堂,每到新年之际这里都举办稀奇迷人的化妆舞会。现保存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石窑洞数十孔。属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学院1996年恢复重建后,继承和发扬老鲁艺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经验,坚持“双百”方针,秉承“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院训,本着稳定规模、规范管理、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基本目标,弘扬主旋律,努力将地域文化特色与艺术发展趋势相融合,坚定不移地贯彻以教学为中心的主导思想,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鲁艺初期设戏剧、音乐、美术3个系,后增设文学系。各系除设置专业课外,以政治理论和文艺理论为共同必修课。各专业的学制最初规定为6个月。1940~1941年期间,学校加强专业化学习,各系一律延长为3年(实习除外),并且注意提高教学质量。为了紧密联系实际,鲁艺设有文艺工作团、实验剧团、歌舞团、美术工作团以及其他科研组织。 继承“鲁艺”光荣传统,贯彻学校“教学立校,科研强校”战略方针,学院积极组织、引导教师参与各种科研项目的申报,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院整体科学研究水平。近年来,全院教师共主持参与科研项目6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获得各类奖项10多项。在陕北民间艺术发掘、整理、研究以及高等学校音乐教学改革研究方面,已初具规模,逐渐成为学院科研的优势和特色。 以上内容参考:鲁迅艺术学院 - 百度百科
鲁迅美术学院为什么要以鲁迅命名
鲁迅美术学院以鲁迅命名是想通过鲁迅先生的精神来赋予鲁艺灵魂。 一、鲁迅美术学院前身是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鲁迅先生被誉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人",并且还是一位艺术家,他在版画艺术方面成就非常突出,中国新兴版画是由鲁迅先生提倡的,北大的校徽都是他参与设计的。当初以鲁讯命名是想通过鲁讯先生的这种精神来赋予鲁艺灵魂,希望鲁艺能够引领中国的新美术,故取名鲁迅艺术学院。 二、“紧张、严肃、刻苦、虚心”是鲁迅艺术学院的校训。1945年,延安鲁艺计校至东北。1958年发展为鲁讯美术学院。1998年,学院题词:“弘扬鲁艺传统,培育艺术人才,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三、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学院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领先的办学实力。目前鲁迅美院学院已经发展成为著名的学府,是美术创作、艺术设计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全国历届美展中入选率、获奖率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在大型艺术、历史题材创作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文艺舆情信息研究基地。
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是谁提名
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是毛主席提名的。 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北5公里桥儿沟,一座中世纪城堡式样的大礼堂,每到新年之际这里都举办稀奇迷人的化妆舞会。现保存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石窑洞数十孔,属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学校介绍 鲁迅美术学院,简称“鲁美”,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多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美术学府,中国八大美院之一,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文艺舆情信息研究基地。 学校前身是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由毛泽东、周恩来等亲自倡导创建。1945年,延安鲁艺迁校至东北。1958年发展为鲁迅美术学院。 截至2016年7月,学校有沈阳和大连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957662.94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10887平方米,藏有59.2073万册图书。设有17个教学单位,共开设16个本科专业。有教师856人,在校生7967人,其中本科生7135人,研究生507人,留学生20人。
鲁艺现在是什么学校
鲁艺现在是延安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 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正式成立,毛泽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他说:“要在民族解放的大时代去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指导下,实现文学艺术在今天的中国的使命和作用。” 4月28日,毛泽东在鲁艺发表演讲时说:“鲁迅艺术学院要造就具有远大的理想、丰富的斗争经验和良好的艺术技巧的一派文艺工作者,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便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鲁艺”,是中国艺术教育史上一个响亮的名字,最早应为“鲁迅艺术学院”的简称。作为中国共产党 在抗战时期创办的第一所高等艺术学 校,其办学过程与中共领导的革命进程 和提出的政治任务结合紧密,具有历史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这其中,关于“鲁艺”校名简称和全称问题即是一例。 1938年,以鲁迅先生名字命名的鲁迅艺术学院在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创建起来,其后随革命形势的发展,学校按照党的政治部署,经历了迁校、合校、分校等多次大变动,校名也随之多有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