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的手抄报内容
世界气象日的手抄报内容介绍如下: 1、科技让天气服务人类。 2、利用气球开展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无资质证的单位施放的气球。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4、粮草未动,气象先行。 5、隆重纪念“3·23”世界气象日。 6、埋头苦干做气象,安全建设有保障。 7、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8、普及三防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9、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由气象台站统一向社会发布。 10、全民行动起来,为人类的现在和未来而保护气候。 11、人工影响天气利国利民。 12、加强防雷知识教育,提高雷电防护意识。 13、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 14、加强极地气象研究,促进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15、加强气候生态资源监测评估与综合利用。 16、加强应急管理,服务国计民生。 17、减缓、遏止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18、健全雷电检测制度,杜绝雷电灾害隐患。 拓展资料: 世界气象日的手抄报文字资料 1951年3月23日,在世界气象组织第一届大会上,原国际气象组织就改组为世界气象组织,成为政府间的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并与联合国建立了关系。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决定把每年的3月23日定为世界性的纪念日。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所以世界气象日实际上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 世界气象组织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开展气象业务和气象科学合作活动的国际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瓦。世界气象组织拥有成员151个,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最早的创始国和签字国之一。 世界气象组织的主要任务包括 促进世界范围气象观测网的建立和推行气象观测业务标准化。促进国际间的气象资料交换和提出观测、统计资料的统一规格;促进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资源、农业以及其它方面的应用;促进水文业务的开展和加强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间的合作;鼓励气象学及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气象组织主要活动集中在以下几项国际合作计划;世界天气监视网计划;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人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计划;技术合作计划;教育和训练计划以及世界气候计划等。 1971年10月,第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此后,我国陆续加入了联合国所属的一些专门机构,其中最早批准加入的专门机构就是世界气象组织。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文案: 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世界气象日开展的时间定于每年的3月23日。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从1961年起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 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国成员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主题的选择基本上围绕气象工作的内容、主要科研项目以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2019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太阳、地球和天气”英文为"The Sun,the Earth and the Weather"。 2020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与水”。 2021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 2022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 开展世界气象日的目的: 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世界气象组织(WMO): 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立于1950年3月23日,1951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是联合国关于地球大气状况和特征、与海洋相互作用、产生和导致水源分布气候方面的最高权威的喉舌,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世界气象日的宣传口号: 1.隆重纪念“3·23”世界气象日! 2.2010年世界气象日主题——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3.极地气象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4.加强极地气象研究,促进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5.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6.加强对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7.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8.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 9.提倡简朴的生活文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0.准确预报天气与气候变化,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1.加强气候生态资源监测评估与综合利用! 12.减缓、遏止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13.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