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婚礼旅行 > 正文
赣州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气候
赣州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气候
提示:

赣州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气候

  赣州的气候特点   赣州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区。   具有冬、夏季风盛行,春、夏降水集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酷暑和严寒时间短,无霜期长等气候特征。   赣州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赣州市群山环绕,断陷盆地贯穿于赣州市,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80.98%。其中丘陵面积24053平方千米,占赣州市土地总面积61%;赣州市山地总面积8620平方千米,占赣州市土地总面积21.89%;兼有50个大小不等的红壤盆地,面积6706平方千米,占赣州市土地总面积的17%。赣州市四周有武夷山、雩山、诸广山及南岭的九连山、大庾岭等,众多的山脉及其余脉,向中部及北部逶迤伸展,形成周高中低、南高北低地势。赣州市海拔高度平均在300~500米之间,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450座,崇义、上犹与湖南省桂东3县交界处的`齐云山鼎锅寨海拔2061米为最高峰,赣县湖江镇张屋村海拔82米为最低处。   位置境域   赣州市位于中国华东江西省南部,地处赣江上游,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赣州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至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江西省吉安市和抚州市,介于北纬24°29′~27°09′、东经113°54′~116°38′之间,总面积39379.64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3.6%。   水系   赣州市四周山峦起伏,地势周高中低,南高北低,水系呈辐辏状向中心——章贡区汇集。赣南山区成为赣江发源地,也成为珠江之东江的源头之一。千余条支流汇成上犹江、章水、梅江(古称河水,也称宁都江、梅川)、琴江、绵江(又称瑞金河)、湘江(湘水,又称雁门水)、濂江(濂水,又称梅林江、安远江)、平江(又称兴国江、平固江)、桃江(又名信丰江)9条较大支流。其中由上犹江、章水(古称豫章水)汇成章江;由其余7条支流汇成贡江(贡水,古称湖汉水,又称雩江、会昌江);章贡两江在章贡区相会而成赣江,北入鄱阳湖,属长江流域赣江水系。另有百条支流分别从寻乌、安远、定南、信丰流入珠江流域东江、北江水系和韩江流域梅江水系。区内各河支流,上游分布在西、南、东边缘的山区,河道纵坡陡,落差集中,水流湍急;中游进入丘陵地带,河道纵坡较平坦,河流两岸分布有宽窄不同的冲积平原。   水文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是以暴雨、洪水为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区。每年4~9月为汛期,5~6月为洪水多发季节,春汛和秋汛也时有发生。2012年,赣州市年平均降水1967毫米,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多25%。年实测径流量431.33亿立方米,赣州市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衡,汛期(4~9月)实测径流量为275.94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量的64%,非汛期径流量为155.39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量的36.0%。各河川径流量补给主要是降水,属雨水补给型。   据对域内赣江、贡水、章水、上犹江、桃江、梅川、桂坝河、浈水、绵江、平江、濂江、湘水、琴江、崇义水、九曲水、寻乌水等17条重要大中河流及18个县(市、区)的53处水质监测断面,赣州市5个省1个市界河断面和16个“百大哨口工程”,就江河水中金属化合物、非金属化合物和有机物等26个项目进行监测分析,各主要江河重要水域水质状况为:质地优良的Ⅰ、Ⅱ类别水质全年比例为64.1%,丰水期72.1%,枯水期49.1%;合格的Ⅲ类水全年为22.2%,丰水期14.2%,枯水期31.4%;轻度污染的Ⅳ类水质全年为7.9%,丰水期10.6%,枯水期5.6%;重度污染的Ⅴ类水质全年为0.8%,丰水期0.1%,枯水期8.1%;严重污染的超Ⅴ类水质全年为5.0%,丰水期3.1%,枯水期5.8%。   赣州的景点   大余梅关   “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把桥过,铃儿响叮铛,响叮铛,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渡好时光……”,在江西省大余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梅关风景区,梅关又称梅岭,她离广东韶关只有一百多公里元。   定南九曲   定南县九曲---长滩风光游览区古语云: “江西九十九条河,只有一条通博罗”,这条河就是定南县的九曲河。   安远三百山   三百山是长江水系之贡江与珠江水系之东江的分水岭,香港同胞饮用水之东江的源头,也是全国唯一对香港同胞具有饮水思源特殊意义的旅游胜地。   崇义上堡梯田

赣州的气候的特点
提示:

赣州的气候的特点

赣州又称赣南,是江西土地面积最大的城市,约占江西总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赣州处于武夷山脉、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的交汇地带,属亚热带的南缘,呈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生长季长,冷暖变化显著,降水丰沛但分配不均等特点。既具有发展大农业的优越条件,又存在旱、涝、低温等对农业生产不利的气候因素。 四季气候特征 春季: 阴雨连绵灾害。3-5月,冷暖气流在赣南频繁交汇,天气变化无常,时冷时热,阴雨常现。一旦冷暖气流对抗剧烈,雷雨大风、冰雹、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均可发生。据资料统计,3-5月全市平均雨日为55天,总降雨量为628毫米。大风、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为40站次。雨日、暴雨之多,灾害天气频率之大,皆为全年各季之冠,此外,在春播期还经常出现连续低温阴雨,危害早稻播种育秧。 夏季: 先涝后旱少酷暑。初夏全市正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气流中,水汽充足,一遇到冷空气,降雨大且易集中。6月全市平均雨量为254.3毫米,最多的1968年6月高达534.2毫米,是全年月雨量之冠。该月平均暴雨17站次,是全市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汛期。盛夏7—8月,中部盆地白天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6°C以上,但早晚气温一般均在30°C以下,虽然白天较炎热,但少酷暑。 秋季: 风和日丽天气爽。10-11月中旬约一周时间,常受北方南下的高压控制,大气层结稳定,天气晴好。月平均雨日只有6-8天,月平均气温14-21°C,月平均相对湿度70-80%,是全年阴雨日数最少、温和气爽最宜人的季节。 冬季: 冷而不寒少雨雪。赣南纬度较低,北面有高山阻拦冷空气直驱南下,入冬较迟,冻害较轻;又常受北方干冷空气团控制,少有云雨形成。白天太阳照射,气温较高;晚上辐射冷却,气温可降至零下,形成霜冰浇冻。受强寒潮袭击时,可产生固体降水或冰凌天气,但机率很小,平均每年降雪日数只有1-2天。

赣州的气候的特点
提示:

赣州的气候的特点

赣州处于武夷山脉、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的交汇地带,属亚热带的南缘,呈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生长季长,冷暖变化显著,降水丰沛但分配不均等特点。既具有发展大农业的优越条件,又存在旱、涝、低温等对农业生产不利的气候因素。

春季:阴雨连绵灾害。3到5月,冷暖气流在赣南频繁交汇,天气变化无常,时冷时热,阴雨常现。一旦冷暖气流对抗剧烈,雷雨大风、冰雹、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均可发生。夏季:先涝后旱少酷暑。初夏全市正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气流中,水汽充足,一遇到冷空气,降雨大且易集中。秋季:全年阴雨日数最少、温和气爽最宜人的季节。冬季:冷而不寒少雨雪。赣南纬度较低,北面有高山阻拦冷空气直驱南下,入冬较迟,又常受北方干冷空气团控制,少有云雨形成。白天太阳照射,气温较高,晚上辐射冷却,气温可降至零下,形成霜冰浇冻。受强寒潮袭击时,可产生固体降水或冰凌天气,但机率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