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例
焦裕禄
焦裕禄是山东省淄博市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于贫农家庭,1946年1月在本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本县区武装部工作。解放战争后期,焦裕禄随军离开山东,到河南尉氏县工作。1953年到1962年,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担任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他上任之后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焦裕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瓢泼的时候,他带头踏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他经常钻进农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成为全县人民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
焦裕禄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区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县委强行送进医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同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号召全省干部学习焦裕禄忠心耿耿地为党为人民工作的革命精神。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全面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同时还刊登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随后,全国各种报刊先后刊登了数十篇文章通讯,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焦裕禄的热潮。焦裕禄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郑培民
郑培民同志1943年7月23日出生于吉林省海龙县,1962年考入吉林大学物理系学习。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至1970年初,郑培民同志到辽宁省3275部队锻炼。1970年3月分配到湖南省湘潭电机厂工作。
1983年至1992年,郑培民同志先后担任湘潭市委副书记、书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1992年10月至1995年10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95年10月,任湖南省委副书记。2001年1月,郑培民同志当选为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年11月起主持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
2002年3月11日,郑培民同志因突发心肌梗塞,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雷锋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了,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
李刚,男,中共党员,2012CCTV感动中国获奖者,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副局长,副科级,是在河北大学开车撞死和撞伤共2个新生的肇事者李启铭(又名李一帆)的父亲。 2010年10月16日晚,李启铭酒后在河北大学内飞车接友,将两名女生撞飞,致1死1重伤。在撞人欲逃被截之后,轻轻的说“有本事你告去啊,我爸是李刚。”
2006年8月11日中午,河北保定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警方从手机通话清单上查到,石家庄青年王朝有作案嫌疑。王朝遂被逮捕,并于2007年12月10日,以抢劫罪被判刑13年。 在王朝案中,主管刑侦的保定北市区公安局副局长李刚,参与了审讯。在给母亲杨惠贤的信中,王朝说,接下来的一夜,是他一生中最难熬的一夜,他“遭遇了从前在历史课本中得知的种种酷刑”。今年3月12日,王朝在石家庄鹿泉监狱接受记者采访说“第一个动手的就是李刚,他给我的左手上了夹棍。当绳子抽紧的时候,我忍不住大叫起来:‘我的手断了!’”王朝说,刑讯逼供过程中,他想认罪都不知道该认什么罪。11月2日,王朝被送到保定市看守所,他说自己因被打得遍体鳞伤,看守所法医拍下照片,并依法拒收,又被送到保定市中心医院等医院抢救了11天,于11月13日送回看守所。
晋剧名角及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
1、程玉英(1920年11月18日—2015年5月19日),女,汉族,山西省平遥县梁赵村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晋剧代表性传承人。 代表作品有《武家坡》、《火焰驹》、《双官诰》、《女中孝》、《清风亭》。 2、冀美莲(1921年-1979年),晋剧女演员。山西文水县下曲镇人,后迁居文水城内西街定居。13岁拜王有福(艺名“一点红”)为师,攻学晋剧花旦,兼演刀马旦。她聪明好学,进步很快,后随师奔波于晋中各地演出,崭露头角。 代表作品有《梵王宫》、《百花亭》、《戏叔》、《双锁山》、《七星庙》、《拾玉镯》、《打金枝》等。 3、丁果仙,她在近五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以她那精深的艺术造诣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创造了珍贵的艺术财富,把晋剧须生的表演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代表作品有《空城计》、《捉放曹》、《太白醉酒》等。 4、芦变嫦,1972年考入山西省戏曲学校(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主攻青衣花衫。在校期间受到了牛桂英与田桂英等老师的亲历传授,七年坐科,三年实习,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先后主演了《打金技》《箅粮》》《教子》《芦花》《走山》《祭桩》等传统剧目。 主要作品有《太子剑》、《教子》、《明公断》等。 5、筱玉凤郭凤英,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晋剧郭派小生创始人(晋剧五大流派之一),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分会二、三、四届理事;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三、四届委员。现任山西省戏曲学校名誉校长。1932年从艺,学晋剧小生。 代表作品有《拾玉镯》、《打金枝》、《小宴》、《黄鹤楼》等等。
最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都有谁
最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都有谁 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有张宝魁,丁果仙,张美琴,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程玉英,花艳君,梁小云,郭兰英,张鸣琴,李月仙,郭彩萍,阎慧贞,武忠,刘宝俊,马玉楼,苗洁,宋转转等人,音乐家刘和仁、刘和跃、任新宁等,理论评论家王笑林、王嘉、刘巨才等,他们对晋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下面,我为大家讲讲最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武忠 武忠,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武忠主攻须生行当,师承晋剧大师丁果仙。他承传统而不泥古,创新风而不离形。他没有以自己的男声去刻意模仿女性须生的声腔,而是深悟大师的艺术思想,善于博采广纳,集众家之长,成为丁派门里唱、念、做、表俱佳的须生名家。 在50年的从艺生涯中,塑造了诸多舞台形象,艺术足迹遍及全省城乡乃至全国各地。为使丁派艺术世代传承,武忠广收弟子并倾心教授,如今虽年事已高,却为晋剧事业后继有人、桃李满园而深感欣慰。说起武忠演出的剧目,《薛刚反唐》当属优秀剧目之一。特别是《跑城》一折,他充分借鉴了周信芳大师的表演风范,又继承发展了闫逢春善用帽翅表达人物情感的技艺,加之自己的发展创新,融会贯通,使这出戏成为晋剧历史上须生行当独有的艺术精品。 白桂英 白桂英,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白桂英早年学艺,先攻小生后改唱须生,上世纪60年代初拜丁果仙为师,凭着自己良好的艺术天赋,唱、念、做、表全面发展。她声音清脆悦耳,表演自然大方,追求唱腔的韵味,塑造人物丰满,无论在传统戏、新编戏、还是现代戏中成功塑造了众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舞台形象。从吕布到周瑜,从诸葛亮到杨六郎,从宋士杰到张元秀,从双枪老太婆到李奶奶,白桂英都能表现得细腻传神,生动感人。 白桂英从艺50年来,走遍了山西的城市农村,把戏送到三晋大地的山庄窝铺,是一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须生名家。 在全国中老年艺术家汇演中,她捧回了一尊“牡丹大奖”,足见其晚年良好的艺术状态。 李月仙 李月仙,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李月仙12岁学艺,早年拜马兆麟先生为师,是马派艺术的杰出传人。她生性淳朴,在艺术上颇具灵气,14岁登台,17岁以一出《观阵》而显现出良好的艺术天赋。 李月仙作为女性须生,却处处显现着阳刚之美,注重唱、念、做、表的全面发展。在从艺生涯的50年里,塑造了诸多的舞台艺术形象。如今年事已高,却是桃李满天下,足见马派艺术后继有人。在李月仙诸多代表剧目中,她领衔主演的《三关点帅》唱响了三晋大地、黄河两岸,特别是这出戏拍成电影后,被中国梨园界称为晋剧史上的精品之作。李月仙高亢激昂的演唱、落落大方的身段,准确细腻的表演,被广大人民群众迷恋爱戴。 郭彩萍 郭彩萍,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非物质 文化遗产传承人。 郭彩萍出生在梨园世家,从小受到艺术的良好熏陶,8岁学艺,深得小生泰斗郭凤英真传。从艺50年来塑造了诸多舞台艺术形象,从风流倜傥的书生到勇贯三军的吕布,从博学多谋的寇准到醉打金枝的驸马,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她唱腔高亢激越,表演洒脱自如,在女性小生行当中,极具阳刚之美。特别是她的翎子功堪称一绝,成为运用翎子技巧表情达意的一代典范,对晋剧小生行当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并在其诸多弟子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 郭彩萍从艺50年来,足迹遍及山西城乡,长江两岸,多次应邀赴世界各地进行演出,她的.艺术造诣和戏曲绝活儿受到国内外人士和梨园界同行高度称赞。正因如此,郭彩萍荣立特等功,并获劳动模范、优秀专家、三八红旗手等殊荣也就在情理之中。 阎慧贞 阎慧贞,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说起阎慧贞,大家一定会和诸葛亮、闵德仁、唐王、田云山等一系列舞台形象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她塑造的剧中人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阎慧贞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拜白晋山为师,专攻须生行当。当艺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时,她有了更高的追求,于60年代初拜在晋剧大师丁果仙的门下,从此追随丁果仙艺术流派并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阎慧贞以唱功见长,她声音宽厚洪亮,音色圆润优美,较好地继承了丁派唱腔刚柔相济、以声传情的演唱特色。50年来,她的艺术足迹遍及晋、蒙、陕、冀等地,在广大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如今虽然年事已高,她依然为培养后备人才而带徒传艺。 高翠英 高翠英,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高翠英主攻刀马旦,我们常说成功者需要天赋加勤奋,应该说高翠英在这方面是梨园界的典范。她身材适中,面容俊秀,声音圆润清亮,这些自然条件就是为戏而生的。在重文轻武的晋剧圈里,从事刀马旦行当的演员,要想争得一席之地确实很难。凡看过高翠英演出的 《昭君出塞》、《风台关》、《三关点帅》、《大刀王怀女》等剧目的国内外人士,无不交口称赞。靠旗打出手出神入化,台步圆场如行云流水,刀枪把子运用自如,兵器对打惊险火爆,而这一切都来自台下的千锤百炼,高翠英以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的全面技艺赢得了梨园界和广大观众的良好口碑。因此荣获“梅花奖”,入围世界华人艺术家,荣立了特等功。 ;
山西晋剧有哪些知名演员
丁果仙、程玉英、冀美莲、芦变嫦、筱玉凤等。 1、丁果仙 丁果仙(1909年-1972年),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原名丁步云,艺名“果子红” 。她创造的晋剧须生“丁派”唱腔,对晋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晋剧艺术的发展,故有“山西梆子须生大王”的称誉。 代表作品有《空城计》、《捉放曹》、《太白醉酒》等。 2、程玉英 程玉英(1920年11月18日—2015年5月19日),女,汉族,山西省平遥县梁赵村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晋剧代表性传承人。 代表作品有《武家坡》、《火焰驹》、《双官诰》、《女中孝》、《清风亭》等。 3、冀美莲 冀美莲(1921年-1979年),晋剧女演员。山西文水县下曲镇人,后迁居文水城内西街定居。 13岁拜王有福(艺名“一点红”)为师,攻学晋剧花旦,兼演刀马旦。她聪明好学,进步很快,后随师奔波于晋中各地演出,崭露头角。 正当她为晋剧事业培养人才发挥重要作用时,不幸身患疾病,治疗无效,于1979年12月16日在太原去世,终年58岁。 代表作品有《梵王宫》、《百花亭》、《戏叔》、《双锁山》、《七星庙》、《拾玉镯》、《打金枝》等。 4、芦变嫦 芦变嫦,女,山西省忻州市解原乡解原村人,国家一级演员,晋剧名家牛桂英高徒。专攻青衣,其唱腔沉稳质朴、温和委婉、细腻和润、韵味清纯,表演情真意切、端庄大方、雍容华贵。 代表作品有《打金枝》、《算粮》、《教子》等。 5、筱玉凤 郭凤英(1921年-2005年5月1日),女,艺名十一生,山西榆次市人。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晋剧郭派小生创始人(晋剧五大流派之一),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品有《拾玉镯》、《打金枝》、《小宴》、《黄鹤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