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婚礼旅行 > 正文

目录

1,太谷县的经济状况

太谷县的经济状况

粮食生产方面,明代,太谷“土膺民贫”,且“民多而田少,竭丰年之谷,不足供两月”。清末,农民“植五谷而外,仅及于瓜果菜蔬”。民国七年(1918)以后,“植树种棉之利,颇有起色”,“农民薄有田产者,生计稍裕”。直至四十年代末,太谷的农业生产尚不足以解决居民之温饱。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土地改革,生产力获得了解放。20世纪五十年代,传统个体农业生产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加快了农业四化的步伐。1957年,水利建设出现高潮。1958年,农业电气化植列为全省试点县。到1962年,全县建机电灌站48处,修旧井打新井4815眼,开渠1569条,水浇地面积由1949年的12万亩发展到25万亩。全县架设高低压输电线路1公里,  12个公社中,75. 6的生产队用上了电。农业机械总动力发展到20万马力,机耕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53.3%。年施用化肥量达到1万公斤。1963年,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在《红旗》上发表《论太谷县的农业技术改革》的文章,对太谷实现四化的经验和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的经验作了论证。1964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8113.69万公斤,比1961年翻了一番,平均亩产201.公斤,在华北地区成为粮食首达《纲要》的两个县之一。“文化太革命”时期,农业生产停滞不前。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历了又一次重大变革。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迅速得到发展。1985年,粮食产量达到9502万公斤,比粮  食达《纲要》的1964年增长1488.31万公斤,是1949年粮食总产量的2。9倍。农业总产值784万元,比1964年增长44.2 6%,是1949年的3. 4倍。 太谷为杂粮区。种植种类有高粱、玉米、小麦、谷子、黄豆、水稻、荞麦、筱麦、黍子、黑豆、绿豆、豌豆、蚕豆、小豆、虹豆、云豆、大麦等。主要作物是高粱、小麦、谷子、玉米和豆类。1985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2222亩,总产9062万公斤,平均亩产233公斤。 果树栽培方面,是太谷县的重要林业产业。该县以山地浒泊一带的槟、沙果为最久,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气候、土质均宜果树生长。槟、沙果在省内外独享盛誉。民国二十四年(1935),铭贤学校农科园艺杨主任贾麟厚在浒泊创办全省第一个苹果园—大谷南山桃树岩果园,从美国密苏里州期塔克兄弟种苗公司首批引进苹果苗木,又从烟台、锦州等地购进部分苗木,开太谷乃至山西省发展苹果树之先河。五十年代初,山西省果树研究所在太谷境内北梁村一带筹建,并进行苹果的有性杂交,开始苹果的选育工作。六十年代,有条件的社队,开辟集体果园,大者近千亩。1959年,贾麟厚对矮化苹果树进行系统研究,并在胡村等地布点试验,成果显著。迄今,矮化苹果已推广到不少果园。 太谷水利之兴,由古代沟恤、石井,到现代水库枢纽,机电井灌,历一千三百余年。昔日,十年九旱,农田干涸,但遇洪涝,又“山水暴注,尽成泽国”。“乌马、象峪诸河水性蔚悍,引之为人用,防之不力则漂溢之患滋深,故其水利三而害七”。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36年间,国家对太谷水利事业的投资总额达到5000余万元。到20世纪90年代,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8座,重点塘坝13处,机电灌站1洲处(有效数),喷、滴灌工程5处,电灌机井3144眼(有效数),逐步建成一个旱可灌,涝能排,防洪、蓄水、改碱、灌溉、吃水、养鱼、发电等多功能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对抵御各种自然灾害,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已经井正在发挥巨大作用。 河道治理方面,近百余年中,乌马河水曾于咸丰三年(1853)、民国三年(1914)年三年泛滥,两进县城北门;象峪河水曾于光绪十二年(1886)、民国十九年(1930)、1953、1954年四次泛滥,三淹小常村;咸阳河水则九犯县城,民国二十六年(1937)就有三次入城。历代虽有治河之举,但水患始终未能根治。新中国建立后,县委、县政府不新地组织全县人民上治其源,下浚其流,水患始得控制。 水库建设方面,截至1993年,太谷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6座,重点塘坝13  处,总库容量5083万立米,总可控制山区流域面积6肠平方公里,有效灌溉面积207600亩。除郭堡、小河两库能多年调节运用外,余者均属季调节性质,而且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隐患,防洪能力全不达国家规定标准。郭堡水库,库址在王公村东。1958年初建,1至19 'T年改建。枢纽工程由拦河坝、进水塔、输水洞、溢洪道、非常溢洪道、溢洪排沙洞和小型发电站七部分组成。是县境内第一大库。拦河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40米,顶长1米r,顶宽4米,可行汽车。水库以上干流长4公里,可控制流域面积229平方公里,总库容2630万立米,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干年一遇洪水校核。1958年2月至12月,初建水库,总投工107万个,投资61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455万元,县财改投资65万元,动土石方73.4154万方。1964年至1969年,水库弥补工程缺陷,国家投资4万元。1.974年省、地组织防汛大检查后,于1975年至198年进行水库改建工程。总196万个,动土石方103 .6万方,投资683.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87. 86万元。庞庄水库,庞庄水库位于高庞庄1公里处,是全省第一座半动力式堆石坝中型水库工程。1971年7月筹建,1974年11月竣工。1975年10月,由国家投资又建成装机2台700干瓦的坝后小型发电站一处。1979年,因发现坝基渗漏严重,国家拨款进行帷幕漏浆处理。水库枢纽工程包括拦河大坝、输水洞、溢洪道、第首引水工程和坝后发电站五部分。坝高4米,顶长380米,底宽4.米,顶宽4米。水库以上干流长31公里,控制流域面积278平方公里,总库容1800万立米,防洪能力为二十年一遇洪水设计,百年一遇洪水校核。建库总投资为846. 807万元,基建总投工352.37万个,总动土石方129.76万方。 咸阳水库(现称咸阳二库),库址在东咸阳面北。1958年6月9日兴建。库容50万立米,坝型为均质土坝,可控制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咸阳一库,库址在咸阳河出口处,1971年4月建。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库容20万立米。后儿沟三台水库,库址在三台村北,兴建于1970年4月。坝型为均质土坝,库容1万立米,可控制流域面积1.1平方公里。石亩水库,库址在津水河中上游石亩村西南300米处,建于1970年10月。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总库容120万立米,由于上游植被极差,已淤积60多万立米,可控制流域面积45平方公里。设计标准不足十年一遇。小河水库,建于1970年10月。坝型为均质土坝,库容260万立米,可控制流域面积16. 5平方公里,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洪水设计,五百年一遇洪水校核。库大水小,冬季常引蓄庞庄水库的渗漏水。田受沟水库,建于1970年10月,库容20万立米,可控制流域面积3平方公里。朱峪河井神水库,建于1971年4月,库容27万立米,可控制流域面积7.1平方公里。四卦河水库,建于1971年4月,库容70万立米,可控制流域面积25.5平方公里。石河水库,始建于1971年9月,因资金困难于次年停建,1980年由国家补助续建竣工。库容22万立米,可控制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从1970年开始,县内还先后建成东里、石河口、白大石、咸阳三库、大峪坪、大涧、毗蚌、东山底、楼儿、七泉、后庄、笔简沟、官寨等塘坝13处(也称小(三)型水库)。 工业上形成了煤化工、铸造、医药、冶金、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2011年,全县玛钢产量达50万吨,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广誉远国药生产的清宫圣药龟龄集和定坤丹,驰名海内外。被法国资深酿酒师称为最适宜葡萄生长的怡园酒庄基地,出产世界最顶尖的葡萄美酒。 一、制药业太谷医药制造业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城内钱市巷即设“广盛号”药店,开始升炼宫树名药龟龄集。嗣后四百余年,药店发展为60家。多数为前店后厂,制作兼销售。浙制药品主要为中成药。有察雄丸、玉枢丹、千斤散、龟龄集、定坤丹等名药,行销国内外。1956年,公私合营后,部分药店合并入药材公司,广升誉、厂升远、谷县药用玻璃厂、广源兴、延龄堂四家大药店合并为厂誉远制药厂。1981年筹建太。厂址在县城东后街,占地9000平方米。职工170人。生产药用安瓿。1985年,产值47.4万元,盈利0.2万元。1956年,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运动中,广升誉、延龄堂、广升远、广源兴四家药店合并为太谷县广誉远制药广,属公私合营性质。1957年,产值142.7万元。1961年,选定城外西南隅空地新建厂房。1年由西街迁人新厂房。1966年,产值为498.5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红卫制药厂。1973年,易名山西中药厂,隶属省卫生厅。1978年,试制成功名贵药酒—龟龄集酒。1979、1980连续两年生产的龟龄集、定坤丹被评为国家优质产品,获奖状和银质奖章。远字牌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和龟龄集酒,于1979、1980两年,均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二、玛钢铸造业玛钢铸造业是太谷县传统的支柱产业,从1976年第一座冲天炉点火起,风风雨雨三十多年,它创造下的“亚洲玛钢在中国,中国玛钢在太谷”的辉煌业绩,让同行难望项背。由于环保和产业政策,该县对该行业进行了整治。经过整合,到2008年,太谷县的玛钢铸造企业由过去的600多家,缩减到了现在的120家,但其竞争力却迅猛提升,年生产能力翻了一番,达到近6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达53个,年销售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发展到32家,亿元以上的5家。同时,14户企业通过了IS09000认证,4户企业获得KS认证,12户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年出口交货额达到了5.5亿元。名优品牌逐渐增多, “GL”牌、“古”字牌、“MT”牌、“经通”牌等都达到了部优或省优。TG牌玛钢管件、“古”字牌电力金具分别是省著名商标和省标志性产品。太谷玛钢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直辖市、地区,各大中城市设有经销网点480余家,港澳台地区设有委托代理商,国内市场占有率约1/3。产品出口到欧美、南美、中东、南亚等四十多个国家。

2,山西太谷的经济概况

一、发展背景粮食生产方面,明代,太谷“土膺民贫”,且“民多而田少,竭丰年之谷,不足供两月”。清末,农民“植五谷而外,仅及于瓜果菜蔬”。民国七年(1918)以后,“植树种棉之利,颇有起色”,“农民薄有田产者,生计稍裕”。直至四十年代末,太谷的农业生产尚不足以解决居民之温饱。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土地改革,生产力获得了解放。20世纪五十年代,传统个体农业生产发生了重大变革。1957年,水利建设出现高潮。1958年,农业电气化植列为全省试点县。到1962年,全县建机电灌站48处,修旧井打新井4815眼,开渠1569条,水浇地面积由1949年的12万亩发展到25万亩。1963年,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在《红旗》上发表《论太谷县的农业技术改革》的文章,对太谷实现四化的经验和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的经验作了论证。1964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8113.69万公斤,比1961年翻了一番,平均亩产201.公斤,在华北地区成为粮食首达《纲要》的两个县之一。“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生产停滞不前。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历了又一次重大变革。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迅速得到发展。1985年,粮食产量达到9502万公斤,比粮食达《纲要》的1964年增长1488.31万公斤,是1949年粮食总产量的2.9倍。农业总产值784万元,比1964年增长44.2 6%,是1949年的3. 4倍。 太谷为杂粮区。种植种类有高粱、玉米、小麦、谷子、黄豆、水稻、荞麦、筱麦、黍子、黑豆、绿豆、豌豆、蚕豆、小豆、虹豆、芸豆、大麦等。主要作物是高粱、小麦、谷子、玉米和豆类。1985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2222亩,总产9062万公斤,平均亩产233公斤。 果树栽培方面,是太谷县的重要林业产业。该县以山地浒泊一带的槟、沙果为最久,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气候、土质均宜果树生长。槟、沙果在省内外独享盛誉。民国二十四年(1935),铭贤学校农科园艺杨主任贾麟厚在浒泊创办全省第一个苹果园—大谷南山桃树岩果园,从美国密苏里州期塔克兄弟种苗公司首批引进苹果苗木,又从烟台、锦州等地购进部分苗木,开太谷乃至山西省发展苹果树之先河。 二、现代农业太谷县农产品资源丰富独特,名优特产众多。通过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形成了蔬菜、养殖、苗木花卉、红枣、水果五大支柱产业。全县蔬菜面积达到24.5万亩,成为全省设施蔬菜先进县;猪、鸡年饲养量分别达到170万头、3041万只,畜产品综合产量达到13万吨,人均禽蛋产量全省第一,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苗木花卉形成了4大品系150多个品种11万亩的种植规模,成为华北最大的苗木供应基地;以全国十大名枣之一的壶瓶枣为主的红枣经济林总面积达到了15万亩,全县红枣产量5000万公斤,水果面积发展到12.3万亩,总产量9.2万吨,完成了34.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6种农畜产品无公害和绿色认证。壶瓶枣、槟沙果、玉露香梨、太谷西瓜、晋谷香小米、小常驴肉、太谷饼、通宝醋、龟龄集酒、怡园干红葡萄酒成为太谷特有的农业名产。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952元,连续8年名列全省前茅,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建设示范区。 三、规模养殖  我县以规模养殖上档次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突破,着力推进现代规模养殖的发展。目前,全县已建起221个规模型养殖小区,形成生猪饲养量50万头,蛋鸡饲养量510万只,奶牛饲养量6000头的规模,畜产品综合产量达70290吨,畜牧业收入6.5亿元,畜禽总产量和人均总产量在全省排名第二。太谷成为全省的畜禽生产基地和太原、榆次的菜篮子。特别是现代化养殖园区建设成为我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新亮点。 四、苗木花卉在苗木产业方面,长期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沿太谷南山百里林果带,发展了10万亩的苗木花卉基地,培育了92家苗木合作社和苗木公司,在全省园林绿化中占据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每年为全县农民提供人均收入达到1190元,成为山西最大的绿化苗木生产基地。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规划“生态农业区”建设,实施“生态经济县和休闲度假区”战略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县现已形成6个以种植苗木花卉为主的专业村,3个高科技育苗基地,1960个育苗户;同时建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白皮松基地。现有四大品系100多个品种,面积达7万亩,销售额1.5亿元。目前,太谷的苗木远销省内外,仅太原市绿化就有1/3的苗木来自太谷,农民由过去的仅供苗木已发展成有资质的园艺公司,可直接承包大城市的绿化工程。白燕的绿美园艺公司已向北京奥运绿化供苗200万株800万元,并签订绿化工程合同500万元。三晋花卉第一村——南咸阳村2006年仅苗木花卉全村收入近600万元。 五、无公害基地我县在稳定瓜菜面积25万亩的基础上,采取了温室调结构、拱棚扩规模、管理增科技、整体促效益的措施,使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发展,温室、拱棚种植实现了高产高效。目前,全县设施蔬菜总面积达4万亩,其中:日光温室总面积1.8万亩,大中拱棚总面积1.2万亩,亩收入1.5万元以上,总产值4.1亿元,效益达到了大田蔬菜的5倍以上。 工业上形成了煤化工、铸造、医药、冶金、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2011年,全县玛钢产量达50万吨,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广誉远国药生产的清宫圣药龟龄集和定坤丹,驰名海内外。被法国资深酿酒师称为最适宜葡萄生长的怡园酒庄基地,出产世界最顶尖的葡萄美酒。 一、制药业太谷医药制造业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城内钱市巷即设“广盛号”药店,开始升炼宫树名药龟龄集。嗣后四百余年,药店发展为60家。多数为前店后厂,制作兼销售。浙制药品主要为中成药。有察雄丸、玉枢丹、千斤散、龟龄集、定坤丹等名药,行销国内外。1956年,公私合营后,部分药店合并入药材公司,广升誉、厂升远、太谷县药用玻璃厂、广源兴、延龄堂四家大药店合并为厂誉远制药厂。1981年筹建厂址在县城东后街,占地9000平方米。职工170人。生产药用安瓿。1985年,产值47.4万元,盈利0.2万元。1956年,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运动中,广升誉、延龄堂、广升远、广源兴四家药店合并为太谷县广誉远制药广,属公私合营性质。1957年,产值142.7万元。1961年,选定城外西南隅空地新建厂房。1966年,产值为498.5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红卫制药厂。1973年,易名山西中药厂,隶属省卫生厅。1978年,试制成功名贵药酒—龟龄集酒。1979、1980连续两年生产的龟龄集、定坤丹被评为国家优质产品,获奖状和银质奖章。远字牌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和龟龄集酒,于1979、1980两年,均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二、玛钢铸造业玛钢铸造业是太谷县传统的支柱产业,从1976年第一座冲天炉点火起,风风雨雨三十多年,它创造下的“亚洲玛钢在中国,中国玛钢在太谷”的辉煌业绩,让同行难望项背。由于环保和产业政策,该县对该行业进行了整治。经过整合,到2008年,太谷县的玛钢铸造企业由过去的600多家,缩减到了现在的120家,但其竞争力却迅猛提升,年生产能力翻了一番,达到近6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达53个,年销售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发展到32家,亿元以上的5家。同时,14户企业通过了IS09000认证,4户企业获得KS认证,12户企业获得自营出口权,年出口交货额达到了5.5亿元。名优品牌逐渐增多, “GL”牌、“古”字牌、“MT”牌、“经通”牌等都达到了部优或省优。TG牌玛钢管件、“古”字牌电力金具分别是省著名商标和省标志性产品。太谷玛钢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直辖市、地区,各大中城市设有经销网点480余家,港澳台地区设有委托代理商,国内市场占有率约1/3。产品出口到欧美、南美、中东、南亚等四十多个国家。 三、煤焦循环我县煤焦循环产业代表企业——山西太谷恒达煤气化有限公司是集洗煤、炼焦、化工、电力、气源、热源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化的大型民营企业,公司占地1500余亩,员工870余人,是太谷县多年来的第一纳税大户,是山西省的百强企业、优秀企业,是省政府认定的80户重点焦化企业,是国家工信部批准的第四批焦化行业准入企业。2010年,公司生产焦碳3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1483万元,上缴各种税金9168万元。恒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位于太谷县侯城乡境内,总体规划面积2000亩,概算总投资48亿元。园区以循环经济为根本理念,以建成两大产业链条、十个产业体系为总体发展目标,是省经信委确定的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 一、发展背景明代,太谷已有“商贾勤于贸易”的记载。清代中叶,太谷商业发展为鼎盛时期。乾隆以降,170余年,商号遍及全国各太商埠,全融业和商业并肩发展,范围至广,“东北至燕奉蒙俄,西达秦陇,南抵吴越川楚”,盈利至巨,“起家至数十万者,尤为谷人之特色”。当时的太谷城,是山西的商业中心。作为商业的集数地,“百货所极,列为肆崖,行者不得顾,御者不得旋”,有“旱码头”、“小北京”、“金太谷”之誉,“谈三晋富庶之区者,无不于谷首屈一指”。进人民国,商业由盛渐衰。“七七事变”之后,更受日军之抢掠和阎政权苛政之摧残,商业被毁十之八九,一撅不振。 二、广帮药商广帮是专门经营药材进出口生意和营销广东土产药材的帮口,曾经垄断北中国药材进出口200年,与卫帮、淮帮共同担负着进口南亚、东南亚地区热带植物性药材、动物性药材、矿物性药材批发和中国大陆人参、鹿茸、当归、枸杞等山地药材的出口重任。广帮以太谷药商为主,以太谷广升远、广升誉为魁首,因大都药店均在广州设有分号,经营着进出口药材的批发生意,商号名称又均带有“广”字,所以又称为太谷广帮。在解放以前的四个世纪,太谷广帮药商驰骋大江南北,经营着南方土产药材北运,北方山地药材南运的生意,垄断了北中国的进口药材供应近一个半世纪,在中国药材流通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太谷广帮药商还特别重视中成药研制,研制出许多诸如牛黄安宫丸、玉枢丹、救产丸、射雄丸等等 800余种,在中国传统中医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民国年间,太谷广帮药商在继续驰骋南北做药材进出口批发生意外,还向外大力推销太谷产成药,特别是龟龄集、定坤丹,民国四年(1915),“远”字牌龟龄集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优质奖,之后连续获农商部国货展览会获三等奖,山西实业展览会头等奖,西湖展览会二等奖。龟龄集在国内外的声誉,正如广升聚演掌柜告诫伙友的那样成“满天飞”之势,并一度风靡南亚、东南亚地区。于是龟龄集、定坤丹的销售大增,广升聚时,龟龄集平均年产仅500瓶,定坤丹300合。广升远最鼎盛时期,龟龄集平均年产60000瓶,定坤丹20000合,到民国十七年(1928),龟龄集年产量达到73000万瓶,超过了光绪十一年(1885)广升蔚产量的30倍,定坤丹16000万合,增长8倍。且每年产量的80%都用于出口。 1948年,太谷解放后,广帮各药店在政府的支持下,重振旗鼓。生产经营恢复后,两广升生产营业恢复很快,1950年,广升远北京分号义丰庆获得进出口贸易营业许可证,恢复对外贸易。1952年后,陆续收撤北京、天津、香港、郑州、济南等地分号、调回人员及资金,致力于成药生产。1955年,全国范围内的公私合营开始,太谷药材业所有药店都进行了公私合营,两广升公私合营为山西省公私合营太谷广誉远制药厂,归属省轻工业厅领导。1956年初,广源兴、延龄堂这两个百年老药店也合并到公私合营的“广誉远制药厂”。至此,太谷药材业结束了它私营商业性质,走上了全新的经营生产道路。

3,太谷特产有哪些

太谷特产有:太谷饼、太谷龟龄集、郎枣、太谷熏鸽、油面等。
1、太谷饼
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
2、太谷龟龄集
太谷龟龄集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的特产。龟龄集目前已行销至香港、澳门等地区,甚至远销东南亚、非、欧、美洲等21个国家。为了满足药品的多样化和出口需要,太谷人用佳酿汾酒作为底酒,将龟龄集酿制成了具有独特风味的名贵药酒龟龄集酒。
3、郎枣
郎枣分布于山西省太谷、祁县、平遥等地,为当地主栽品种,约占当地栽培总数的80%左右,栽培历史不详,但数百年生老枣树各枣区生长很多,是当地古老栽培品种之一。
4、太谷熏鸽
太谷熏鸽是太谷县的传统地方名产,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始创于清代。此名产在旧时多为商家大贾招待国内外客商的。当时太谷城内西大街南门楼道巷的“隆盛昌”和太谷南门外“三盛园”的熏鸽最负盛名。
5、油面
油面是太谷县的传统食品,状似馒头,经油炸制而成。外酥内软,香甜可口。清乾隆年间,太谷县即有油馍、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丰、同治时,西街“隆盛长”(原名“隆盛昌”)开始生产油面,专供大户人家食用。

4,太谷有什么特产?

太谷特产有:太谷饼、太谷龟龄集、郎枣、太谷熏鸽、油面等。
1、太谷饼
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
2、太谷龟龄集
太谷龟龄集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的特产。龟龄集目前已行销至香港、澳门等地区,甚至远销东南亚、非、欧、美洲等21个国家。为了满足药品的多样化和出口需要,太谷人用佳酿汾酒作为底酒,将龟龄集酿制成了具有独特风味的名贵药酒龟龄集酒。
3、郎枣
郎枣分布于山西省太谷、祁县、平遥等地,为当地主栽品种,约占当地栽培总数的80%左右,栽培历史不详,但数百年生老枣树各枣区生长很多,是当地古老栽培品种之一。
4、太谷熏鸽
太谷熏鸽是太谷县的传统地方名产,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始创于清代。此名产在旧时多为商家大贾招待国内外客商的。当时太谷城内西大街南门楼道巷的“隆盛昌”和太谷南门外“三盛园”的熏鸽最负盛名。
5、油面
油面是太谷县的传统食品,状似馒头,经油炸制而成。外酥内软,香甜可口。清乾隆年间,太谷县即有油馍、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丰、同治时,西街“隆盛长”(原名“隆盛昌”)开始生产油面,专供大户人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