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婚礼旅行 > 正文
杨学明的回到母校
杨学明的回到母校
提示:

杨学明的回到母校

回到浙师大——毕业三十周年同学聚首2012年9月22日,对我校校友、兼职教授、中科院院士杨学明而言,是兴奋而忙碌的一天。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参加物理系1982届校友毕业30周年聚会。忙里偷闲,他专门为物化所的师生作一场专题学术报告,还与校领导陈德喜、吴锋民、张先亮、王辉等会面交流,并接受由校友办和新闻中心联合策划推出的《师大有约》节目的专访,与在校同学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科研乐趣。在同学会上,杨学明坦言,自己不再年轻。俗话说五十知天命,处于这个生命节点的杨学明,依旧对他的研究工作怀有赤子般的热忱。“现在是做研究最好的时候,有精力希望再上一个台阶。”在与校领导会面时,杨学明如是说。在《师大有约》的现场,问到冲击诺贝尔奖的话题,杨学明表现得出人意料的淡定,他说:“做研究,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希望做到本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他从来都没想过要得奖,得奖只是工作获得他人的认可,是一种“副产品”。得奖并不能带给他最大的快乐,快乐源于解决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要不要冲击诺贝尔奖,在他那儿压根儿就是一个“伪命题”。在《师大有约》的节目现场,杨学明也分享了自己对“兴趣”的理解。兴趣是不断寻找的过程,而这也就是人生探求的过程。兴趣点的确立过程,也是人不断调整方向的过程。他对现场的同学说:“人要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人最终是会被淘汰的,就研究而言,我要做的就是延长自己的科学生涯。”

2021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都有哪些人获奖?
提示:

2021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都有哪些人获奖?

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获奖名单是“物质科学奖”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张杰,“生命科学奖”的是香港大学的袁国勇与裴伟士院士,“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是施敏。未来科学大奖属于非官方、非营利、民间发起的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主要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 物质科学奖,获奖者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张杰。张杰,他可以获得这个奖项,是因为他在快电子束等方面,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他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使得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快的进展。物质科学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奖项,也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奖项。 “生命科学奖”这个奖项,颁发给了对冠状病毒的研究工作,做出巨大贡献的袁国勇与裴伟士院士。生命科学这个奖项,与人体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这个奖项,直接关乎着整个人群的健康。冠状病毒的厉害程度,想必我们所有人都可以体会到了。18年前的SARS病毒,确实已经让我们每一个人体会到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再到现在的新冠病毒,着实让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认识到了冠状病毒的独特性。感谢他们二位,所做出的努力。他们的努力,才能使得我们每一位人士,在面对新冠病毒时,如此客观,如此冷静。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获奖者是施敏。这位科学家主要对跨金属/半导体(金/半)载流子的传输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基础性和开放性的贡献。在全球需要大量芯片的技术背景下,施敏教授所取得的这项成就,会帮助芯片制造业不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