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揭竿而起,一鼓作气,东山再起的主人公
- 2,一字之师,东山再起,图穷匕见,揭竿而起,老当益壮,投笔从戎,有关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 3,揭竿而起,一鼓作气,东山再起的主人公
- 4,一字之师,东山再起,图穷匕见,揭竿而起,老当益壮,投笔从戎,有关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1,揭竿而起,一鼓作气,东山再起的主人公
揭竿而起
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人口不过二千万,但是被征发筑、守卫开发南方、修筑奢华的、造大墓等等劳役,合起来共用了二三百万人之多,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百姓们的负担太重了,生活得很苦很惨。
公元前二零九年阳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名军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渔阳(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去防守。他们每天都急着赶路,怕误了日期。因为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误了期限,就要被杀头。
这些人走到大泽乡(安徽省宿县东南)时,赶上连日大雨,路被淹没,无法通行。他们只好停下等待,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民工中有一个叫的,他和他的朋友偷偷商量:“这里离渔阳有几千里远,怎么走也赶不上期限了,难道我们白白去送死吗?”吴广说:“咱们逃跑吧。”陈涉说:“不行,逃走被抓回来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送死强,百姓们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听说秦二世是小儿子,该当皇帝的是他哥哥扶苏。还有楚国的大将项燕是条好汉,咱们打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人去打二世,楚国的人一定会来帮助我们的。”
于是陈涉把大家召集起来说:“男子汉不能白白去送死,死要死出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
大家赞成,一致推选陈涉、吴广为首领,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泽乡占领了,他们打起了“楚国”的旗号。临近的农民听到消息纷纷响应,没有武器,他们就砍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历史上把这叫做“揭竿而起”。
一鼓作气
春秋时代,在周庄王13年的时候,齐国君主齐桓公,派兵攻打鲁国,由大将鲍叔牙率领,部队到达鲁国的郊外时,鲁庄公知道了,请了一名谋士,一起去迎敌,这位谋士名叫曹刿。
两国的兵将都整齐的列队在郊外,齐国的鲍叔牙刚刚打了个大胜伏,非常的傲气,根本不把鲁国的军队放在眼里,上来就命令冲杀,并且发出告示,谁先攻占阵地,都有重赏。这一边鲁庄公听到齐国的战鼓震天响,冲过来,内心非常着急,也急着命令,击鼓迎敌。这时候,谋士曹刿出来制止他,并说:“大王,现在齐国的官兵士气正高涨,我们急于迎敌对我们很不利,现在最好不要出战,等待时机”。鲁庄公听了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于是就下命收兵,站好阵容,不准乱动。齐国的军队冲到鲁军阵前,鲁军固若金汤,没机可趁只得后退,鲍叔牙很惊奇,又鸣鼓冲杀,可是鲁庄公那边仍然是岿然不动,鲍叔牙更奇怪了,心里想,“莫非是敌军胆小,害怕作战?我已冲了两次,他们都不敢动,如果再冲一次,他们肯定会乱了”于是又发起第三次攻击。
这边鲁庄公也十分奇怪,更着急,正在这时一直在观战的曹刿沉着又迅速的对庄公说:“现在是时候了,鸣鼓出击!”。已经憋了很久的鲁国官兵,立刻,斗志昂扬,战鼓齐鸣,如雷鸣一样划破天空,士兵们在金鼓的响声中,如饿虎扑食一样的冲了上去。
鲁军虽然是第一次鸣鼓,而齐国却已是第三次鸣鼓了。前两次鸣鼓,鲁国却没有动静,士兵们的情绪已经松懈了,心想这次也不会交战的,谁知对方一声鼓 响,士兵象大潮涌来,势不可挡,顿时慌了,仓促交战,可是也是松松垮垮,根本敌挡不了鲁国的气势,大败而归。
鲁庄公大获全胜,十分高兴,问曹刿:“为什么我们只击一次鼓却能打败敌人击三次鼓?”曹刿说:“在两军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是要靠‘士气’取胜的,兵将有勇气就会胜,相反泻了气就要失败。鸣鼓就是鼓舞士气,而第一次鸣鼓时,士气最旺,没有交战。第二次再鸣鼓就差了,劲头没那么足了,第三次鸣鼓士兵的劲头已经衰退了,人也累了,这时出击迎敌最有力,我们一直保持‘士气’,这时‘一鼓作气’,肯定会将敌击败,”这就是一鼓作气的典故。
东山再起的典故出处是《晋书·谢安传》。指的是东晋的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因为谢安久居东山(当然不是海南的东山岭),所以称为“东山再起”。
2,一字之师,东山再起,图穷匕见,揭竿而起,老当益壮,投笔从戎,有关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一字之师 郑谷
典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唐僧齐己,性喜赋诗。 一日,齐己作一首《早梅》诗,中有两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以为梅花既已数枝开,则非早梅矣。於是将后句中“数”改为“一”。齐己深感佩服,后诸学者称郑谷为“一字之师” 。
《宋·陈辅之·诗话》:“萧楚才知溧阳县时,张乖崖作牧。一日召食,见公几案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改‘恨’字作‘幸’字。公出视稿曰:‘谁改吾诗?’左右以实对。萧曰:‘与公全身。公功高位重,奸人侧目之秋;且天下一统,公独恨太平,何也?’公曰:‘萧弟‘一字师’也。’”
萧楚才为溧阳县令时,张乖崖为太守。一日召萧共食,萧见案上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改张“恨”为“幸”,张出视稿而问曰:“谁改吾诗?”左右据实以对。萧曰:“保公全身,今位高权重,奸人监察之际;且天下统一,公独恨太平,何也?”张答曰:“萧弟真‘一字师’也。”按“恨太平”即於天下太平不满,“幸太平”乃以天下太平而感庆幸,一字之改而诗意迥异。在屡兴文字狱之封建时代,萧楚才之改,不仅点铁成金,亦可谓起死回生,即以一字救张乖崖一命也!
“一字之师”。称呼在诗文中能改正或更动一字,而使其更完美之人。
东山再起 谢安
【典故】东晋时期的谢安,少年时候就很聪明,不仅学识很高,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谢安年轻时不愿意做官,任著作郎不久便以有病为借口辞官归家。隐居在浙江会稽的东山,经常与王羲之、许询等一起游山玩水,写诗作文。朝廷知道他很有才干,征召他做吏部侍郎,也被他拒绝了。
后来,征西大将军、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请谢安做司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谢安只好答应,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在谢安将要出任的那天,朝廷的官员们都前来送行。这时有位中丞名叫高菘,同他开玩笑说:“你过去高卧东山,屡次违背朝廷旨意,不肯出来做官,想不到今天到底出来了!”谢安听了这话,感到很羞愧。
谢安到了桓温幕府,桓温很高兴,两个人交谈了一整天,言语间甚是投机。
谢安后来官至宰相。桓温死后,他接替桓温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在前秦国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中,他派弟弟和侄子为大将,领兵迎敌,击败了苻坚的百万大军。
3,揭竿而起,一鼓作气,东山再起的主人公
揭竿而起
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人口不过二千万,但是被征发筑、守卫开发南方、修筑奢华的、造大墓等等劳役,合起来共用了二三百万人之多,耗费了不知多少人力财力。百姓们的负担太重了,生活得很苦很惨。
公元前二零九年阳城(河南省登封县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名军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渔阳(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去防守。他们每天都急着赶路,怕误了日期。因为秦朝的法令很严酷,误了期限,就要被杀头。
这些人走到大泽乡(安徽省宿县东南)时,赶上连日大雨,路被淹没,无法通行。他们只好停下等待,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民工中有一个叫的,他和他的朋友偷偷商量:“这里离渔阳有几千里远,怎么走也赶不上期限了,难道我们白白去送死吗?”吴广说:“咱们逃跑吧。”陈涉说:“不行,逃走被抓回来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送死强,百姓们吃秦朝的苦也吃够了。听说秦二世是小儿子,该当皇帝的是他哥哥扶苏。还有楚国的大将项燕是条好汉,咱们打着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人去打二世,楚国的人一定会来帮助我们的。”
于是陈涉把大家召集起来说:“男子汉不能白白去送死,死要死出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中注定的吗?”
大家赞成,一致推选陈涉、吴广为首领,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泽乡占领了,他们打起了“楚国”的旗号。临近的农民听到消息纷纷响应,没有武器,他们就砍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队伍很快壮大起来,历史上把这叫做“揭竿而起”。
一鼓作气
春秋时代,在周庄王13年的时候,齐国君主齐桓公,派兵攻打鲁国,由大将鲍叔牙率领,部队到达鲁国的郊外时,鲁庄公知道了,请了一名谋士,一起去迎敌,这位谋士名叫曹刿。
两国的兵将都整齐的列队在郊外,齐国的鲍叔牙刚刚打了个大胜伏,非常的傲气,根本不把鲁国的军队放在眼里,上来就命令冲杀,并且发出告示,谁先攻占阵地,都有重赏。这一边鲁庄公听到齐国的战鼓震天响,冲过来,内心非常着急,也急着命令,击鼓迎敌。这时候,谋士曹刿出来制止他,并说:“大王,现在齐国的官兵士气正高涨,我们急于迎敌对我们很不利,现在最好不要出战,等待时机”。鲁庄公听了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于是就下命收兵,站好阵容,不准乱动。齐国的军队冲到鲁军阵前,鲁军固若金汤,没机可趁只得后退,鲍叔牙很惊奇,又鸣鼓冲杀,可是鲁庄公那边仍然是岿然不动,鲍叔牙更奇怪了,心里想,“莫非是敌军胆小,害怕作战?我已冲了两次,他们都不敢动,如果再冲一次,他们肯定会乱了”于是又发起第三次攻击。
这边鲁庄公也十分奇怪,更着急,正在这时一直在观战的曹刿沉着又迅速的对庄公说:“现在是时候了,鸣鼓出击!”。已经憋了很久的鲁国官兵,立刻,斗志昂扬,战鼓齐鸣,如雷鸣一样划破天空,士兵们在金鼓的响声中,如饿虎扑食一样的冲了上去。
鲁军虽然是第一次鸣鼓,而齐国却已是第三次鸣鼓了。前两次鸣鼓,鲁国却没有动静,士兵们的情绪已经松懈了,心想这次也不会交战的,谁知对方一声鼓 响,士兵象大潮涌来,势不可挡,顿时慌了,仓促交战,可是也是松松垮垮,根本敌挡不了鲁国的气势,大败而归。
鲁庄公大获全胜,十分高兴,问曹刿:“为什么我们只击一次鼓却能打败敌人击三次鼓?”曹刿说:“在两军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是要靠‘士气’取胜的,兵将有勇气就会胜,相反泻了气就要失败。鸣鼓就是鼓舞士气,而第一次鸣鼓时,士气最旺,没有交战。第二次再鸣鼓就差了,劲头没那么足了,第三次鸣鼓士兵的劲头已经衰退了,人也累了,这时出击迎敌最有力,我们一直保持‘士气’,这时‘一鼓作气’,肯定会将敌击败,”这就是一鼓作气的典故。
东山再起的典故出处是《晋书·谢安传》。指的是东晋的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因为谢安久居东山(当然不是海南的东山岭),所以称为“东山再起”。
4,一字之师,东山再起,图穷匕见,揭竿而起,老当益壮,投笔从戎,有关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一字之师 郑谷
典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唐僧齐己,性喜赋诗。 一日,齐己作一首《早梅》诗,中有两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以为梅花既已数枝开,则非早梅矣。於是将后句中“数”改为“一”。齐己深感佩服,后诸学者称郑谷为“一字之师” 。
《宋·陈辅之·诗话》:“萧楚才知溧阳县时,张乖崖作牧。一日召食,见公几案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改‘恨’字作‘幸’字。公出视稿曰:‘谁改吾诗?’左右以实对。萧曰:‘与公全身。公功高位重,奸人侧目之秋;且天下一统,公独恨太平,何也?’公曰:‘萧弟‘一字师’也。’”
萧楚才为溧阳县令时,张乖崖为太守。一日召萧共食,萧见案上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改张“恨”为“幸”,张出视稿而问曰:“谁改吾诗?”左右据实以对。萧曰:“保公全身,今位高权重,奸人监察之际;且天下统一,公独恨太平,何也?”张答曰:“萧弟真‘一字师’也。”按“恨太平”即於天下太平不满,“幸太平”乃以天下太平而感庆幸,一字之改而诗意迥异。在屡兴文字狱之封建时代,萧楚才之改,不仅点铁成金,亦可谓起死回生,即以一字救张乖崖一命也!
“一字之师”。称呼在诗文中能改正或更动一字,而使其更完美之人。
东山再起 谢安
【典故】东晋时期的谢安,少年时候就很聪明,不仅学识很高,而且擅长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谢安年轻时不愿意做官,任著作郎不久便以有病为借口辞官归家。隐居在浙江会稽的东山,经常与王羲之、许询等一起游山玩水,写诗作文。朝廷知道他很有才干,征召他做吏部侍郎,也被他拒绝了。
后来,征西大将军、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请谢安做司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谢安只好答应,这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在谢安将要出任的那天,朝廷的官员们都前来送行。这时有位中丞名叫高菘,同他开玩笑说:“你过去高卧东山,屡次违背朝廷旨意,不肯出来做官,想不到今天到底出来了!”谢安听了这话,感到很羞愧。
谢安到了桓温幕府,桓温很高兴,两个人交谈了一整天,言语间甚是投机。
谢安后来官至宰相。桓温死后,他接替桓温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在前秦国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中,他派弟弟和侄子为大将,领兵迎敌,击败了苻坚的百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