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婚礼旅行 > 正文
绍兴安昌古镇游记
绍兴安昌古镇游记
提示:

绍兴安昌古镇游记

安昌古镇是绍兴四大古镇之一,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古镇,充满了水乡的柔情和文艺风范,古色古香的小镇一定会让你迷恋不舍,下面给大家分享绍兴安昌古镇游记。 说是周日天气大好,于是我便盘算着去绍兴的安昌古镇。 “我真的怀念那边的腊肠啊!”去过的同事妹子这样感叹,说的我这个肉食动物馋得一晚上睡不好。 于是,第二天一早,我就起身出发了。 初冬的天气,熬过了几日阴雨,终于迎来了明媚的阳光。 很近,从我住的地方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一进景区,果然就看到了河边一家酱货店后门处正在晒着货呢。 酱褐色的腊肠,每节有两根手指那么粗,十多公分长,一串串地挂在架子上,在阳光下冒着油光。 酱黑色的鱼,整个儿对半剖开了,内部鱼肉的肌理都变成了一种深红色,在阳光下如同软质的琥珀 酱红色的鸭,干干净净收拾好了的,嘴里衔着铁钩,直挺挺挂着,浑身上下精光,油皱油皱的皮肤光泽四射 太阳晒的我毛茸茸又暖洋洋,我看了好一会儿这些整齐划一、气势不小的肉食们, 突然想到,如果在这里做条狗,到底是会因为生活在肉的世界里幸福得汪汪叫啊 还是因为天天光能看光能闻不能吃个够急得抓耳挠腮汪汪叫呢? 一边想着这个难解的谜团,一边没闲着拿出我的相机对着酱货们咽着口水咔咔咔乱拍 往景区里走,入口处是一片纪念品店,不用说卖的就是安昌和绍兴的特产,腊肠、酱鸭、酱鸡、酱鱼、酱排骨、酱油、腊猪头、腊猪蹄、腊猪尾巴、梅干菜、霉豆腐、茴香豆、绍兴黄酒 卖就卖好了,非得在店门口放上个锅卖现煮的腊肠,馋得我当场投降,立刻供奉上五块钱,买了一串 现蒸熟的香肠,整根油光发亮,肥瘦相间,瘦的黑红,肥的透亮,迫不及待尝了一口 肉香、油香、咸香、酱香统统混合中一起,瘦肉好嚼肥肉软糯, 内心的灵魂一拍大腿:矮马!太好次惹!矮马!再来一根!! 然后稍微平复下馋心总算可以稍微优雅矜持啃着第二根,慢慢走进景区。 周日的天气很好,太阳刚刚好,不阴不晒;游客也刚刚好,不多到令人生厌也不至于冷清到荒凉; 景区刚刚好在做非遗嘉年华,有一些越剧、折子戏、莲花落等民俗表演,围观一会儿凑了热闹 说是到了腊月里还有腊月风情节,看水上婚礼和各种年俗,非常有趣,我向往已久,可惜时候未到 但是又听说这样的节日里人山人海,挤得要命,便又觉得现在这样已经很好 看了会儿咿咿呀呀的越剧,倒是旁边几个小朋友在玩儿捉迷藏更加有意思 忍不住看着他们生动的表情拍了起来 那个发现镜头的小男孩儿,对着我羞涩的笑了下,像个小火车一样扭身哇哇叫着跑了,躲到大树后面 我忽然觉得那么多风景啊,还不如那么多活生生的人来得可爱不是吗? 绍兴是一座有着很多很多桥的小城,被称为东方威尼斯 我一直觉得干嘛要和威尼斯比,绍兴有绍兴的好,她那么娴静,那么烟雨,那么江南,那么水乡 而安昌古镇作为绍兴的一部分,更是如此: 一衣带水的古镇,临河而建,一边民居一边商铺,一座座各异的桥将两岸疏疏落落地“缝”在一起 黑的瓦,白的墙,在江南的烟雨放佛遇水即溶;木构的漫廊,青石板的路与桥,在岁月里一点点浸润 而当地的人好像也是一样,不急不恼,文雅内向 景区依然是活着的,居民们大多是老人,他们倚河而居,做一点小买卖, 冒着热气的锅里煮着香喷喷的腊肠,缠在棍子上那银亮亮的白糖被扯的又长又细, 卖茶饭的桌椅都安安静静地摆放着等待着 来来去去游客们就好像一条河,而他们就像是耐心的渔民 一次次撒网,用古老的手艺和勤劳的精神,在这条河里捕捞着自己的生活, 收获的多自然是好,少那也不过是一声恼,再等下次河水来潮 虽然知道不可能,但我看着看着总会怀疑,这人间烟火景象是不是跟几百年前很像没什么两样? 河道里的乌篷船今日很是忙碌。 我在绍兴坐过好几次乌篷船,我问过很多绍兴人,都说小时候出门经常是要坐船的 而现在路越修越好,车也越来越多,那小小的乌篷船便渐渐消失,成为景区里的独有 乌篷船很小,宽不过一米多,长也不过三四米,两头各有一段黑色的罩蓬,做成了船舱 据老人们说,以前是中间一段全部盖住的,现在是为了载游客,所以去掉了中间的 船小,所以踩上去时难免摇晃,需得站稳脚跟保持住平衡才好 船夫坐在船尾,戴着黑色的毡帽,脚上划着长长的桨,手上摇着短点的橹, 他们手脚并用,小船就灵活如游鱼一般在河里荡开了, 水面那么近,伸手可及,河水独有的水汽腥味弥漫开来,船桨击打水面时发出有节奏的水声 小船悠悠地划动,穿过天光,穿过一座座桥,放佛在一轮轮弦月之下飞过 若是遇到一个爱说话的船夫,一定会给你用绍兴话讲一段段河流间的往事 来了不少游客,午饭时候,很多餐馆便把桌子摆在河岸边,游客们便对着河景吃起安昌的午饭来 鲜活鲜活的鱼虾这类河鲜必然是少不了的,蒸炒炖煮的腊肠酱鸭酱排骨那不吃就算白来了,外加上梅干菜扣肉、油炸臭豆腐方不至于留下遗憾,哦,对了,再来杯绍兴女儿红或者花雕那可真是齐活儿了, 但要我的话,我就来杯香雪,又甜又厚的酒液,很是姑娘。 但我没喝酒也没吃菜,找了河岸边的小店,点了份臭豆腐、切碟腊肠、下了碗馄饨, 懒洋洋地吃着,一般,好吃,还行。 旁边座是两对游客,一对是母子,年纪略大,儿子看着四十多了, 母亲很是慈祥的样子,笑着看着自己光头大块头儿子风卷残云地吃面,好像在看一个三岁的娃娃; 一对是父女,父亲还年轻,不过是三十多,小姑娘七八岁,晃荡荡吃不下馄饨撒着娇,父亲满脸无奈。 我真想用相机,拍下阳光下他们柔软的眉眼。 我以前总觉得去没人的地方真好,可以好好欣赏风景,今天忽然觉得有人很好 可能是阳光晒的太舒服,让每个人都像巧克力一样化开了,又软又甜 很多游客从各处而来,他们是夫妻、朋友、家人, 可能在此时此处,都不是为了什么风景,不是为了一餐一饭或者一张照片, 只是想找个只有彼此的地方,找件事情,一起做;找些东西,一起吃;找些路,一起走, 然后感觉到彼此之间互相靠得更近的感觉。 看见一个老人家牵着小女孩儿的手,在人流中慢慢走着,走近时听见那老人对孩子说: “想要什么,爷爷都给你买。” 然后过一会儿,就在不远处,看着那小女孩儿开心的坐着摇摇车,而那老人在旁边一脸心满意足的笑着。 阳光真好,我在河边坐下,听着鸟儿叫。 很多景点没去,城隍庙也好,师爷博物馆也好,中国银行旧址也好,但不去也都不重要了。 我拍了桥边的火棘,发呆啃骨头的小狗,树上挂满的香泡,还有很多很多人, 安昌很美,这样就很好,做狗也会觉得很好,做神仙也会觉得很好。 回来时,查资料,说安昌的小桥很多,有句话说“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 最著名的是名为福禄、万安、如意这三座桥,古镇人家嫁女儿时,都要走全三桥。 名字多好,希望我那天已经走过了。

绍兴安昌古镇游记
提示:

绍兴安昌古镇游记

昂古镇是绍兴四大古镇之一,历史非常悠久,也是典型的江南古镇。这里充满了水乡的柔情和文艺气息,古色古香的小镇一定会让你迷恋。在此,给大家分享绍兴安昌古镇游记。据说周日天气很好,所以打算去绍兴的安昌古镇。“我真的很想那边的腊肠!”我姐姐,以前的同事,这样感叹,说我是一个整晚睡不好的食肉动物。于是,第二天早上,我就起床出发了。初冬的天气,在经历了几天的阴雨天气后,终于迎来了明媚的阳光。很近,离我住的地方不到一个小时。一进景区,就看到河边一家酱料店后门晾着货。红烧香肠,每一段都有两指粗,十几厘米长,串串挂在架子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黑酱全鱼切成两半,内部的鱼肉纹理已经变成了深红色,在阳光下像柔软的琥珀。那只红烧的鸭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嘴里叼着铁钩,直挺挺地挂着,满身都是,油腻腻的皱皮闪闪发亮。我浑身毛茸茸的,在阳光下暖洋洋的,看着这些整齐划一,威风凛凛的肉食者看了很久。突然想到,如果我是这里的一只狗,我会开心的叫,因为我生活在肉的世界里。还是因为每天看到闻见光就吃不饱挠耳朵叫?在思考这个难解之谜的同时,我也没闲着拿出相机咽下口水对着酱货拍。走进景区,入口处有一家纪念品商店。不用说,卖的都是安昌和绍兴的特产,腊肠、酱鸭、酱鸡、酱鱼、酱排骨、酱油、腊猪头、腊猪蹄、腊猪尾、梅干菜、霉豆腐、茴香豆、绍兴黄酒.卖的时候还得在店前摆个锅卖刚煮好的香肠。我太贪心了,当场投降,马上出五块钱买一串。整个蒸香肠有光泽,有肥有瘦,有瘦有黑有红,有肥有亮。我迫不及待地想品尝它。肉、油、咸、酱都混在一起。瘦肉容易咀嚼,肥肉软糯。内心灵魂拍大腿:小马!太讨厌了!小马!再来一杯!然后稍微平复一下,终于可以稍微优雅矜持地嚼第二根,慢慢走进景区。周日的天气很好,阳光正好,不阴不阳;游客恰到好处,不会太无聊或冷清;景区刚好是非遗嘉年华,有一些越剧、折子戏、莲花落等民俗表演。周围聚集了一会儿。据说在腊月,还有腊月的情节。观看水上婚礼和各种新年习俗非常有趣。渴望已久,可惜时机未到。不过听说这样的节日人山人海,人来人往,我觉得现在很好。看完越剧,更有意思的是旁边有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我忍不住看着他们生动的表情蹿升。找到相机的小男孩害羞的对我笑了笑,像小火车一样前倾跑了,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突然觉得那么多风景都不如那么多活人可爱吧?绍兴是一个小城,桥很多,被称为东方威尼斯。我一直觉得为什么要和威尼斯比。绍兴和绍兴一样好。她那么安静,那么烟雨蒙蒙,那么江南,那么水灵。作为绍兴的一部分,安昌古镇更是如此:一带一水的古镇,依河而建,一边是房屋和店铺,不同的桥把河的两岸“缝”在了一起。黑瓦白墙,江南烟雨中,佛可溶于水;木质的走廊,青石的道路和桥梁,都被岁月一点点浸润。而且当地人好像也一样,不焦虑,温柔内向。景区还活着,居民多是老人。他们住在河边,做些小生意。香喷喷的香肠在热气腾腾的锅里煮着,裹在棍子上的银白色的白糖被拉得又长又细。卖茶卖饭的桌椅静静的等着。游客像河流一样来来往往,他们就像耐心的渔夫。一次又一次撒网,用古老的手艺和勤劳的精神在这条河里捞自己的命,收获越多越好;越少越烦。等到下一条河流来找你。虽然我知道不可能,但我看着看着总会想,这烟花的场景是不是就跟几百年前一样?今天河里的篷船非常繁忙。我在绍兴坐过几次乌篷船。我问过很多绍兴人,他们都说我小时候经常坐船出去。现在道路越来越好,车也越来越多,于是小乌篷船逐渐消失,成为景区里的独特。乌篷船很小,只有一米多宽,也只有三四米长,两端各有一个黑色的遮阳篷,成了一个船舱。据老人们说,中间那段以前是全盖的,现在是用来载游客的,所以把中间那段去掉了。船小,踩上去难免会晃动。你需要站稳,保持平衡。船夫坐在船尾,头戴黑色毡帽,脚上划着长桨,手里摇着短桨。当他们手脚并用时,船就像河里的鱼一样摇摆。如此靠近水面,触手可及,河水中特有的水汽气味弥漫开来,桨打在水面上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小船悠闲地划着,划过天光,跨过小桥,让佛祖在月下飞翔。如果你遇到一个健谈的船夫,你一定会用绍兴话讲一个河与河之间的往事。许多游客来了。午餐时间,很多餐厅在河岸摆好桌子,游客面朝江景吃安昌午餐。新鲜的鱼虾不可或缺。香肠酱鸭酱蒸排骨,炒着吃,不吃就白了。而且加了梅干菜和油炸臭豆腐也不能留下什么遗憾。哦,对了,来一杯绍兴女儿红或者花雕,真的是个工整的活儿。但是如果你要我,我就来一杯香雪,甜甜的浓浓的白酒,很少女。但是我不喝酒也不吃东西。去了河边的一家小店,点了臭豆腐,切了香肠,上了一碗馄饨。懒洋洋地吃着,一般般,好吃,还行。座位旁边是两对游客,一对是母子,年龄稍大,儿子四十多岁。妈妈很和蔼,笑着看着光头大儿子像三岁娃娃一样吃面条。一个是父女,父亲还年轻,但已经三十多岁了。小女孩七八岁了,不会吃馄饨。她的父亲很无助。我很想用相机拍下他们在阳光下的柔眉。以前觉得去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欣赏风景挺好的。今天突然觉得有人不错。可能阳光太舒服了,让大家都像巧克力一样融化了,软软的,甜甜的。许多游客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是夫妻,是朋友,是家人。也许此时此地,不是为了风景,不是为了一顿饭,一张照片。只想找个地方和对方在一起,找点事情一起做;一起找东西吃;找到一些方法,一起走,然后感受一下彼此越来越近的感觉。只见一位老人牵着小女孩的手,在人群中慢慢走着。当我走近时,我听到老人对孩子说:“你要什么爷爷都给你买。”然后,不一会儿,不远处,我看着小女孩坐在那里开心地摇着车,而老人则心满意足地笑着。天气晴朗。我坐在河边,听鸟儿歌唱。很多景点没去过,比如城隍庙,师爷博物馆,中国银行旧址,不过不去也没关系。我拍下了桥边的火棘,迷迷糊糊啃着骨头的狗,树上挂着的香喷喷的泡泡,还有好多好多的人。常很美,所以很好。当狗的感觉会很好,当神仙的感觉也会很好。回来后查了一下资料,说安昌的小桥很多。有句话叫“清水穿街,彩虹过江十七桥”。最著名的是名为福禄、万安、如意的三座桥。古镇人娶女儿,三座桥都要走。多好听的名字。我希望那天我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