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关于踩高跷的描写
人们一下子从自己的家中挤了出来,老的,小的,花红柳绿,有说有笑,把踩高跷队伍围的水泄不通,或许受了围观群众的影响,踩高跷的演员们刚进村就展示了自己的精彩表演:翻跟斗、踩纲丝、跳圆舞......平日平静的小村一下子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伴随着阵阵欢呼声,演员们更卖力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表演时而让村民们目瞪口呆,时而掌声如雷,时而爆发出一阵阵大笑,有的也跟着演员后面扭起了秧歌.........人们似乎忘记了来年还得辛勤的劳作,忘记了一切烦恼,只知道尽情的跳啊,唱啊,扭啊。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无比的欢乐和幸福中。
呵呵,献丑了.
2,关于踩高跷的描写
地处晋北忻定盆地的故乡,每到正月初六、七的时候,新春闹元宵的序幕就会在一阵阵鼓乐笙歌中拉开。打记事起,由村里组织的高跷秧歌队、武术社火队、二人台表演队,一过“破五”,就会由村委组织起来,经过短暂排演后,开始在相邻各村镇巡回交流表演。同时,邻村上下的表演队也会陆陆续续到我们村交流演出,基本一天从早到晚都有来表演的队伍,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八才会结束。 对家乡的老百姓来说,这可是一年中最丰富的精神娱乐大餐。定襄的高跷秧歌是最具特色的民间街舞。据传,明洪武二年,为庆祝推翻元朝统治,刘伯温号召全国各地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大造普天同庆的欢乐气氛,由南方士兵将江南一带的秧歌引入北方,于是产生了定襄高跷秧歌。由几十个表演者踩上安有装置的木棍(木棍高出地面一尺五寸至三尺许),扮作古装戏剧中某些角色如包公、许仙、白蛇娘子、青蛇仙女等,随着笛子、笙管、唢呐及各种打击乐器等的伴奏,手持彩扇、彩绸,马鞭等道具,一边前后扭动,一边表演。是扭唱和表演特技并重的阁跷类秧歌。它是多人默契配合,走、扭、跳、唱为一体的广场演出活动。由八音吹打配合,更显得狂欢而有气氛。喜爱文娱的男女老少,均可参加表演,各种着装扮相,惟妙惟肖。最见功底的是踩着高跷唱秧歌的演出。以前的秧歌段子都来源于传统民歌如《放风筝》《观灯》《光棍哭妻》《王婆骂鸡》《大红公鸡毛腿腿》等,现代表演的曲目大都取材于百姓生活,有的歌唱家乡变化,有的鞭笞生活陋习,有的吐露百姓心声,内容通俗易懂,丰富多彩,寓教于乐。 有的秧歌演唱成了经典曲目,如由老秧歌艺人薄光前创作的《转旺火》,郭海玉创作的《逛定襄》等现代曲目,几十年来传唱不衰,成了全县秧歌表演的保留节目。 由村到乡镇、从乡镇到县城各单位,每年都要由文化部门组织层层选拔优秀节目,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进行汇报展演,评优表彰。定襄的高跷秧歌曾走上过省城街头,参加过重大庆祝活动的演出,也受到过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的专题报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定襄高跷秧歌借助新型网络媒体的传播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热爱民间艺术的乡贤们办起了《定襄秧歌》等微信平台,以高跷秧歌为题材,民俗专家张建新老师组织拍摄了定襄第一部民间电影《正月里来是新春》;各种表现秧歌演唱特色的MV也不断出彩,推陈出新…… 《高跷秧歌》 刘海源 挥动手臂扭动腰肢舞动红绸 精干小伙漂亮姑娘彩妆出场 诙谐大叔幽默大妈老当益壮 放下活计登上高跷吼上一嗓 锣钹唢呐鼓乐笙歌伴奏喧响 黄土地上人头攒动喝彩鼓掌 新时代奔小康日子过得舒畅 扭一扭唱一唱心情美得飞扬 ……
3,定襄的民风民俗
定襄民间节日习俗 1、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本地俗称“过年”和“过大年”。 “年”字的本来含义是万物成熟,现在已引申为主要表示时间了,也指辞旧迎新,庆贺岁首。 自古民谣说,老百姓一般讲的过年,从头一年腊八节就算开始了。 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甚至“二月二龙抬头”(1)本地有民谣说: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 期间节中套节日,节日不断,但不管日子拖多长,最隆重和重要的还是春节。 历史上的许多典籍都记载有春节庆贺的活动。 宋代王安石《元日》一诗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的正是年终岁首,终始交替,充满生气和希望的民俗风情。 按照普遍传统,从农历初一零点开始,便算是正式进入了春节。 每到那一时刻,正在看央视春节晚会的人们会跑出院子响大炮或鞭炮以示祝贺。 本地明间庆贺春节的第一项内容称为“接神”。 据说,诸神在腊月二十三日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的业绩。 然后在大年初一的凌晨重返人间再享香火。 所以灶王神前的对联常常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定襄县志》记载:“元旦,夙兴烧旺火,柏柴,放花炮。 ”旺火垒在当院(2),要由家长来亲自点燃。 意为能够在新的一年中旺盛、红火、发财。 旺火点燃后家庭主妇收拾家务,整理祭祀天地诸神及列祖列宗的供品。 “接神”其实主要是安排祭祀,主要对象有天地位、皂君位、土地位、门神等神灵和自己的曾祖、祖父、父辈的灵位,这是春节民俗中最隆重的活动。 祭祀的供品也很有讲究,整个祭祀过程是先摆好供品点上红烛;然后上香,要由街门往里住逐一上;然后是烧纸,也是由外向里;最后是放炮。 现在由于各地经济都相对发达,放炮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耗资也不少,每家请神的时间迟早略有不同。 响完炮便代表这一程序结束,每到那时,从凌晨四点后到天亮,炮声不断,空中焰火此起彼伏,煞有意思,这也是小孩盼过年的一项因素。 在接神时有许多禁忌,如不准大声说话和说不吉利的话,天亮前不准开箱开柜,干每件事都需与神灵打招呼等。 例如有小孩上厕所,便说“爷爷家(3)我要尿尿,”这当然是笑话了。 接神当中,会有“响器”(4)来吹奏。 赶上正在祭祀,会给他们不少喜钱,若已经祭祀完了,给的喜钱要少一些。 所以,本地稍微会吹奏一点的人便有好多赶这个地方到外村赚钱,收入颇丰。 每家都把“响器”能来自家当作一种荣兴,是不计较花钱的。 大年初一的早饭一般在太阳出山之前,一般比较丰盛,本地不兴过除夕,所以“年饭”一般指早饭或午饭,大都要煮水饺吃,有些人家还要喝根“长寿面”(5)。 饭后,便主要是拜年了,这是春节活动的又一项主要内容。 乡下人称拜年为“磕头”,在旧时是真正下跪的。 磕头时面对灶王爷,边磕边喊着长辈的称呼,如“**爷爷,**伯伯”等。 长辈要给磕头钱(压岁钱)或糖果,核桃之类。 现在不兴磕头了,但拜年还是有的,去长辈家坐一坐,问个好。 孩子们身穿新衣,总是惦记着赚了多少压岁钱,这也是他们盼过年的又一个原因。 在旧时,拜完年后,还要去“拜云”,所谓的“云“也就是在一张大大的家谱,到大年这一天在指定位置添上旧的一年出世的男孩的名字,取添丁进口之意。 没有增加人口的人家也往往去拜祭,那上面可有自己的祖先,有些家庭大年初一还去上坟拜祖。 从大年初一至初三,每天早上饭个上一回香。 初一晚上又要重新垒起旺火来,准备在大年初二接财神。 初二早晨可以起得稍迟一点,点着旺火后主要是接财神,俗称“明财神”,也要认真拜祭,与大年初一相仿。 吃过早饭后,人们大都会去走亲戚,带着好多礼物,这时小孩们可以得到许多压岁钱了。 在初二至初四这几天,各村之间的路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都是去走亲戚的。 2、送穷节 农历正月初五,称送穷节,意思是将贫穷痛苦远远地赶走。 本地俗称“破五”,破即破烂,破五,就是初五这一天要清除破烂,旧说春节后院中不动扫帚,直到初五,才拆除旺火架子,清扫院落,也清扫室内。 本地还讲究初五不洗锅,每顿都不能吃尽。 所以有“懒老婆盼正月”一说,当然绝非仅此而已。 这一天,有些地方还习惯到五道庙烧香,正月的“破五”也算一个小节日,照样要上香烧纸,而且这一天一般不出村。 3、石止节 农历正月初十日,为石止节。 人们称这一天为老鼠娶媳妇的日子。 石止节,民间忌动石器,不般石头,旧俗除夕日在石碾、石磨、石锥臼等物上贴对联后,石止节以前忌使用。 过了石止节,便不再禁用了。 正月初十,人们习惯吃莜面或高粱面鱼鱼,即用手在案板上撮面条。 晚上民间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烧香、烧纸,以此对老鼠恭贺,但也有一些地方,晚上却忌点灯,忌说话,以防惊扰了老鼠娶亲,一年为害。 小孩子不明事理,往往信以为真,闹着不睡觉,要嘴里含着驴粪蛋蛋,耳朵里塞上羊粪蛋蛋,眼皮上夹着鸡屎片片,在满天星星的时候,扒在“磨眼窟窿”里,听老鼠们敲锣打鼓娶媳妇的声音,看老鼠娶媳妇的热烈场面。 这样的事情,现在的孩子们当然不会干,也就只好睡了。 4、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一般称为元宵节。 它是中华民族年节中最大的集体性娱乐节日, 外国人看作是中国的“狂欢节”。 元宵节最早根源于中华先民对火的崇拜。 正月十五闹元宵,扭秧歌,耍社火,万民同乐,其原因又与古代庆丰收有关。 《定襄县志》记载:“元宵节乡村稍有灯火,城市灯山火海,秧歌、社火、跑船、舞龙等游艺喧闹街巷,亲友过从游观焉,十五日出门游白病皆除。” 如今的元宵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观灯仍是元宵节的重要活动,城市的灯展大为多彩状观。 农村过灯节,家家门口悬挂灯笼。 妇女们习惯用面绣制成灯盏,蒸熟后加油点燃,置放在土地,门神等处,盼望得着新媳妇,讲究正月十五日黑夜偷灯,俗称“端灯”传说偷回燃着的灯,必定会生孩子。 正月十五闹红火,乡村的秧歌社火队伍要集中在县城或重要集镇进行汇演。 秧歌社火队伍,形式多为龙灯、狮子、高跷、挠阁、旱船、大头娃娃、扑地秧歌、凤秧歌等。 如今还流行民间歌舞班,小戏班和腰鼓队,威风锣鼓队等。 元宵节时,县城等地习惯放烟火。 而无论城镇,还是乡村,街街巷巷都要搭牌楼,垒旺火。 晚上放炮、观灯,白天祭瘟神,以往还要放电影以示庆贺。 人们拿着蒸的面食(6)轮流在旺火上烤,待烤够9个旺火才能吃,传说吃了后可以久久顺旺。 俗语说“吃了烤馍馍,一年神来帮。 ”元宵节一共庆贺三天,每天都有彩灯,旺火,都有放炮或进行起它娱乐。 青年人更是不愿早早回家,要等旺火快熄灭才回,传说正月十四为庆贺“天下太平”;十五庆贺“人口平安”;十六是“五谷丰登”。 元宵节饮食,旧时多吃糕,取意步步高升。 如今多吃元宵,元宵又称“汤圆”“汤团”始于南方,因其为元宵节时应时食品,后被称为元宵。
4,定襄有什么风俗?
1、人们一下子从自己的家中挤了出来,老的,小的,花红柳绿,有说有笑,把踩高跷队伍围的水泄不通,或许受了围观群众的影响,踩高跷的演员们刚进村就展示了自己的精彩表演:翻跟斗、踩钢丝、跳圆舞......平日平静的小村一下子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2、打记事起,由村里组织的高跷秧歌队、武术社火队、二人台表演队,一过“破五”,就会由村委组织起来,经过短暂排演后,开始在相邻各村镇巡回交流表演。同时,邻村上下的表演队也会陆陆续续到我们村交流演出,基本一天从早到晚都有来表演的队伍,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八才会结束。 3、定襄的高跷秧歌是最具特色的民间街舞。据传,明洪武二年,为庆祝推翻元朝统治,刘伯温号召全国各地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大造普天同庆的欢乐气氛,由南方士兵将江南一带的秧歌引入北方,于是产生了定襄高跷秧歌。 4、随着笛子、笙管、唢呐及各种打击乐器等的伴奏,手持彩扇、彩绸,马鞭等道具,一边前后扭动,一边表演。是扭唱和表演特技并重的阁跷类秧歌。它是多人默契配合,走、扭、跳、唱为一体的广场演出活动。 5、演员们更卖力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表演时而让村民们目瞪口呆,时而掌声如雷,时而爆发出一阵阵大笑,有的也跟着演员后面扭起了秧歌.........人们似乎忘记了来年还得辛勤的劳作,忘记了一切烦恼,只知道尽情的跳啊,唱啊,扭啊。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无比的欢乐和幸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