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策划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婚礼策划网 > 婚礼旅行 > 正文

目录

1,白字戏和正字戏是怎样结合起来的?

白字戏和正字戏是怎样结合起来的?

清代后期,这时的白字戏要想发展,就必须要重新寻找突破口,完善戏曲的内涵。于是当时的白字戏艺人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当时在广东红火的正字戏身上。 此时白字戏正面临传统与革新的冲突,一些老艺人对白字戏的改变持抵制态度,纷纷严格要求自己的弟子徒孙要尊敬祖师爷,一丝不苟的守护白字戏的数百年传承;一些积极要求革新的白字戏艺人勇敢地开始尝试与其他戏种的结合。 有那么一天,在海丰县一个大户人家办喜事,搭台子请戏班唱戏。被邀请的戏班就包括正字戏与白字戏。白字戏在粤东地区演出历史久远,而且经常与正字戏同台演出。以前潮州和海陆丰地方俗例迎神赛会,如有几班戏同在一起演出,正字戏居正棚,白字戏居偏棚。 但是这一次白字戏的艺人放弃了在偏棚演出的机会,他们要仔细研究红火的正字戏,希望能够从中吸取一些对白字戏革新有益的东西。 于是在正字戏开始表演的时候,这些白字戏的艺人纷纷站在台下,用心的观察,寻找着白字戏与正字戏的不同。 终于经过了艺人们仔细的思考,白字戏的艺人们进行了有选择的传承,将正字戏中优秀的地方与白字戏进行融合。为了体验革新的效果,白字戏在正字戏演完之后才登台演出。 随着这种状况第一次的出现,渐渐地在海陆丰地区形成了每当有正字戏与白字戏同时演出的情况,白字戏就会等到正字戏演完才开始表演。人们称这种情况为“半夜反”。 夜半反就是上半夜演正字,下半夜演白字。后来民间有了“正字母生白字仔”的戏谚。 白字戏的开台戏《净棚》、《八仙拜寿》、《仙姬送子》、《跳加官》等,仍以正音演出。这和早期正字白字合班,不无关系。白字戏有“哩”调,有“哩”拉腔,与《金钗记》、《荔镜记》相同。这也是出自南曲。 正字、白字两个剧种,有些剧目也是相同的,如《三元记》中“秦雪梅教子”一折,除科白使用方言不同外,词曲俱同。 后来,为了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提纲戏也给演员在表演艺术创造上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这时,海丰西路的粤剧,以及东路的潮剧,都有很大发展。他们不时来往于海陆丰等地演出,白字戏为了稳住阵脚,也着力发展“文戏”,因此就从潮剧中吸收了一些新剧目,以招徕观众。 这主要以新编的地方故事剧目为主,如《剪月容》、《审冯旭》、《李唔直》、《铁剪刀》、《滴水记》等,是通过延请潮剧教师来教授。 这时潮剧的音乐声腔,已有很大的发展,和白字戏已有很大的差异,故此这类剧目另成一格,被称为“潮音反线戏”。 同时,白字戏的本地教师,也根据当地的民间故事编演了一些剧目,如《稔山案》、《一板打死江西王》等,称为“白字反线戏”。 白字戏的艺人,尊奉田元帅为戏神,与福建南部的梨园戏、老白字戏,以及“正音戏”、“潮音戏”等相同,它们是同源异流的剧种。 白字戏渊源于南戏的泉调、潮调。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泉调、潮调剧本,有1566年的重刊本《荔镜记》,以及稍后的《摘锦潮调金花女》、《苏六娘》等。 可从中看出所谓“泉调”、“潮调”,是用闽南语系方言演唱的腔调。所用方言、词汇,同白字戏也都一样。在体制上,称剧目为“戏文”,称折子戏为“锦出”,以主角人名命戏名。故事多取材于爱情生活、婚姻家庭问题,与传奇南戏的路子相同。 在行当上,基本上同是南戏七角的规模。泉调、潮调是:生、旦、丑、净、婆、占、末。白字戏是:旦、生、占、丑、婆、公、净,实际也全相同。 在音乐曲调方面,同是“联曲体”,明代刊本《荔镜记》用了“望吾乡”、“风入松”、“驻云飞”、“红衲袄”、“四朝元”、“山坡羊”等不同曲牌75个。 这些曲牌,白字戏保留了不少。且其中的句数、字数、节奏、文采也多相同,还有唱“平调”和唱“赚”的习惯,也大同小异。

2,关于广东海陆丰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

海陆丰地区的许多文化习俗,可溯源于中原,寻根于浙、闽,有些发源于中原、浙、闽等地的古老民俗事象,在南方很多地方不易找到,而在海陆丰地区却盛行不衰。海陆丰地区的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皮影、滚地金龙五个项目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民俗风情,常成为专家学者探讨文化积淀的宝贵资源。
民间戏曲是海陆丰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明代以来,海陆丰保存着4个被誉为“活化石”的古老稀有剧种:
正字戏。原名正音戏,唱腔道白均用中州音韵,主要声腔有正音曲和昆腔,兼有少量皮黄、小调。人们多认为正字戏脱胎于弋阳腔。弋阳腔是宋元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之后又在全国各地繁衍发展。据考海陆丰在明朝初年便有正字戏活动,从此根植于此,流行于粤东、闽南,到过香港、东南亚。
西秦戏。据考是明末西秦腔(即琴腔、甘肃调)流入海陆丰后,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又逐渐游离于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别具风格与特色的西秦戏剧种。主要声腔是正线和西皮、二黄,还有少量花腔与杂调,唱、白沿袭中州音韵,男女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嗓。表演风格粗犷、豪放、激昂、雄浑,长于武打,习南派,宗支少林。
白字戏。明朝初期从闽南流入粤东,到了海陆丰,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潮人为了区别于潮州白字(即今潮剧),称之为“海陆丰白字”和“南下白字”。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连缀体,辅以民歌小调。因唱曲多用“阿咿嗳”衬词拉腔,故俗称“阿咿嗳”。1988年后,海丰白字戏戏团多次赴港演出,好评如潮。
皮影戏。相传起源于汉代长安(今西安)一带。元代开始传到外国。外国影剧界认为它是电影艺术的前身。皮影戏于明朝初期即已在海陆丰盛行。1976年,陆丰县皮影剧戏剧团请来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主席虞哲光等艺术家作指导,对皮影戏戏剧目、唱腔、表演、舞美等全面进行改革,一度取得辉煌。
在海陆丰地区,长期以来,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三个稀有剧种,除原有的国营专业剧团外,业余剧团遍布各处,蔚为大观,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几个稀有剧种本都来自外省,流行过许多地方,但最后都根植于斯,活跃于斯,充分说明海陆丰这个地区,善于兼容外来文化,同时也善于把外来文化融会创造为本土文化。
作为研究戏曲源流的“活化石”,海陆丰的几个稀有剧种一直备受专家学者的重视,盛赞之辞不绝于耳。独具特色的西秦、白字、正字等三个古老剧种,被称为是我国艺苑中三朵仍然喷发着浓香的奇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戏曲瑰宝的组成部分。
海陆丰地区流传了大量的民间口头文学,大体有神话、传说、故事、说唱、笑话、谚语、谜语、歇后语及民歌等。民歌分为北部的客家山歌、西部的尖米歌、东南部的渔歌和平原地区的福佬歌。
海陆丰地区民间音乐以管弦乐的“八音”、曲班、吹班最为常见有名,均可以说是从戏曲艺术中衍生出来的,与戏曲艺术一道,营造了极为浓厚的音乐氛围。“八音”以弦索为主,一般有八样乐器,设有馆址,称“八音馆”或“八音班”。所奏弦诗,与白字戏同。
民间舞蹈有狮子舞、钱鼓舞、英歌舞、红色妇女舞等,有不少经典之作,成为表演、参赛的保留节目。狮舞包括独角的麒麟和无角的“师姨”,以及客家地区的木头狮,统称“舞虎狮”。
此外,较著名的还有陆丰大安镇的“滚地金龙”和海丰公平的舞象。“滚地金龙”近年多次在表演中夺魁。钱鼓舞上世纪五十年代师承于汕尾镇一位叫李火奕的老人,从小镇跳到县城、省城、北京,赢得了声誉。李火奕因保留、传授钱鼓舞有功,被省文史馆聘为馆员,享受终身制薪金待遇。英歌舞以陆丰甲子镇最为有名,取材于梁山泊好汉的故事,108人画眉擦脸,双手执短棍,边舞边敲,互相呼应,配合默契,节奏强烈,十分壮观,最适宜在广场或游行时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