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沾化县有哪些历史名人
丁汝夔:(1497~1550),字大章,号沦源,今古城镇管家庄人。 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礼部主事,山西左布政使,甘肃、保定、应天巡抚,湖广参政,河南巡抚,吏部左、右侍郎,兵部尚书兼督团营。 丁汝夔任礼部主事时,因争“大礼”被削职家居,后议定复官。 巡抚应天时,大奸臣严嵩专权,侵吞军饷,战备废弛。 其子严世藩亦仗势欺凌官吏,鞭笞役卒,丁汝夔对此极抱不平,出面制止,自此与严氏父子结怨,遭贬谪任湖广参政,复以公议起任河南巡抚等职。 1549年(明嘉靖二十八年),丁汝夔任兵部尚书兼督团营。 时鞑靼军屡屡犯境,边务紧急,丁汝夔呈《备边十要》及“退虏长策”十余牍均被严嵩扣压,致使鞑靼军进犯肆掠京城8日。 嘉靖帝以“御寇无策,守备不严”敕令将丁汝夔斩首。 汝夔临刑醒悟,大呼:“是严嵩误我!”。 后免死下狱。 1567年隆庆帝继位,丁汝夔得昭雪,赐资政大夫。 苏兆登字宴林,号朴园。 今古城镇王见南村人,1768年出生。 幼时家贫,当地范氏塾师怜其聪敏,收养读书。 兆登刻苦自砺,学业优异,每试皆冠。 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考取举人。 1799年(清嘉庆四年)考取第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 历任翰林院编修、浙江道监察御史、江西南安府知府、军机章京、陕甘学政、永平府知府、淮阳河务兵备道等职。 并曾出任云南乡试正考官、会试及顺天乡试同考官。 1821年(清道光元年),擢升福建按察使,因奔父丧未赴任。 后乞告归里,奉母10余年,1847年卒于家。 苏敬衡 : 字心舆,号蕉林,苏兆登子,1801年出生。 1834年(道光十四年)考取举人,1836年(道光十六年)考取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 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陕甘副主考,直隶天津府、宣化府知府,广东雷琼兵备道,甘肃、四川按察使等职。 1853年(清咸丰三年),敬衡由四川调任福建按察使,被奸人诬告,未赴任。 后真相大白,但敬衡因继母年迈,请假归里,1867年卒于家乡。 苏氏以“父子二鼎甲”闻名于世。 张衍鲁:(1797~1867),字步曾,1829年(清道光九年)武进士; 张衍熙:(1808~1867),字如皞,1840年(道光二十年)武进士。 张衍鲁、张衍熙系同胞兄弟,今大高镇河沟张村人。 张氏兄弟出生于普通农家。 其父嗜读书,但屡试不中,改习医方便乡里。 其两位叔父皆为武庠生。 时河沟张村开设拳房,农家子弟多习武,兄弟皆受影响,先后弃文就武。 衍鲁身魁伟,性豁达,勇力过人。 会试中,以拉硬弓为众人惊叹,官至湖北都司,封昭武都尉(正四品)。 衍熙身伟貌秀。 会试中,射箭,三牌皆穿靶心,为各省武举叹服。 曾任济南提塘、徐州营守备。 诰封武德骑尉(正五品)。 王金奎:字文甫,号石农,生卒年不详,今富国镇杏行村人。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恩科举人,朝考二等。 初任广东盐课大使,到粤后,不善于应酬,值宋晋之开局修《山东通志》, *** 回里任采访,经常与济南名士和知识界人士在一起探讨学问。 他嗜书成癖,遇好书即买,钱不够时以衣服作抵押。 家藏书不下万卷。 深通金石学,考据精详,品鉴无讹。
2,沾化县的历史
沾化境域,商属蒲姑(又名薄姑)国。周属齐国。秦朝属厌次县地。西汉,东南部属千乘郡湿沃县(即漯沃县),西南部属平原郡富平县,西北部属渤海郡阳信县。东汉,东南部属乐安国千乘县,西南部属平原厌次县,西北部仍属渤海郡阳信县。三国时期,地属魏。东部为乐陵国湿沃县地,西部为厌次、阳信县地。西晋因魏制,隶属未变。东晋、南北朝为乐陵郡阳信县、厌次县、湿沃县地。隋代,西部为渤海郡阳信县地,东部为渤海郡蒲台县地。唐朝,621年(武德四年)改渤海郡为棣州,县境遂属棣州。688年(垂拱四年)析蒲台、厌次置渤海县,并于渤海县建招安镇(今沾化古城),今县境即为棣州渤海县招安镇地。742年(天宝元年),改棣州为乐安郡,招安镇随县改属乐安郡。760年(上元元年)乐安郡复称棣州,招安镇仍属棣州渤海县。五代十国时期,956年(周显德三年)置滨州,割棣州之渤海、蒲台两县属之,招安镇随县属滨州。北宋初年,渤海县招安镇仍属滨州。1042年(庆历二年)升招安镇为县,此为建县之始。1073年(熙宁六年)又省县为镇复入渤海县,1079年(元丰二年)复置招安县。1126年(靖康元年)宋被金灭亡,招安县归金朝,仍属滨州,1195年(金明昌六年)更招安县为沾化县。元代,初沿金制,1262年(中统三年)沾化县属滨棣路,1265年(至元二年)后,沾化县属济南路滨州。明代,沾化县属济南府滨州。清初袭明制。1734年(雍正十二年)改武定州为府,沾化县属武定府。1913年废府设道,沾化属岱北道。1914年改岱北道为济南道,沾化县随属。1925年设武定道,沾化县改属武定道。1928年废道,县直隶于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划沾化县属鲁北行政区,抗日民主政府划沾化县属冀鲁边区。1941年10月后归清河区,1944年1月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为渤海行政区,沾化县属渤海区第四专区。1949年属渤海区垦利专区。1950年撤销渤海区,建惠民专区,沾化县改属惠民专区。1958年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利津县并入沾化县,沾化县属淄博专区。1961年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分治,利津县复制,沾化县属惠民专区。1967年专区改称地区,沾化县属山东省惠民地区。1992年3月,惠民地区改称滨州地区,沾化县属滨州地区。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滨州地区设立地级滨州市,沾化县属滨州市。 2014年9月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滨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19号),撤销沾化县,设立滨州市沾化区,以原沾化县的行政区域为沾化区的行政区域,沾化区人民政府驻富国街道金海五路166号。
3,沾化县有哪些历史名人
丁汝夔:(1497~1550),字大章,号沦源,今古城镇管家庄人。 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礼部主事,山西左布政使,甘肃、保定、应天巡抚,湖广参政,河南巡抚,吏部左、右侍郎,兵部尚书兼督团营。 丁汝夔任礼部主事时,因争“大礼”被削职家居,后议定复官。 巡抚应天时,大奸臣严嵩专权,侵吞军饷,战备废弛。 其子严世藩亦仗势欺凌官吏,鞭笞役卒,丁汝夔对此极抱不平,出面制止,自此与严氏父子结怨,遭贬谪任湖广参政,复以公议起任河南巡抚等职。 1549年(明嘉靖二十八年),丁汝夔任兵部尚书兼督团营。 时鞑靼军屡屡犯境,边务紧急,丁汝夔呈《备边十要》及“退虏长策”十余牍均被严嵩扣压,致使鞑靼军进犯肆掠京城8日。 嘉靖帝以“御寇无策,守备不严”敕令将丁汝夔斩首。 汝夔临刑醒悟,大呼:“是严嵩误我!”。 后免死下狱。 1567年隆庆帝继位,丁汝夔得昭雪,赐资政大夫。 苏兆登字宴林,号朴园。 今古城镇王见南村人,1768年出生。 幼时家贫,当地范氏塾师怜其聪敏,收养读书。 兆登刻苦自砺,学业优异,每试皆冠。 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考取举人。 1799年(清嘉庆四年)考取第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 历任翰林院编修、浙江道监察御史、江西南安府知府、军机章京、陕甘学政、永平府知府、淮阳河务兵备道等职。 并曾出任云南乡试正考官、会试及顺天乡试同考官。 1821年(清道光元年),擢升福建按察使,因奔父丧未赴任。 后乞告归里,奉母10余年,1847年卒于家。 苏敬衡 : 字心舆,号蕉林,苏兆登子,1801年出生。 1834年(道光十四年)考取举人,1836年(道光十六年)考取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 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陕甘副主考,直隶天津府、宣化府知府,广东雷琼兵备道,甘肃、四川按察使等职。 1853年(清咸丰三年),敬衡由四川调任福建按察使,被奸人诬告,未赴任。 后真相大白,但敬衡因继母年迈,请假归里,1867年卒于家乡。 苏氏以“父子二鼎甲”闻名于世。 张衍鲁:(1797~1867),字步曾,1829年(清道光九年)武进士; 张衍熙:(1808~1867),字如皞,1840年(道光二十年)武进士。 张衍鲁、张衍熙系同胞兄弟,今大高镇河沟张村人。 张氏兄弟出生于普通农家。 其父嗜读书,但屡试不中,改习医方便乡里。 其两位叔父皆为武庠生。 时河沟张村开设拳房,农家子弟多习武,兄弟皆受影响,先后弃文就武。 衍鲁身魁伟,性豁达,勇力过人。 会试中,以拉硬弓为众人惊叹,官至湖北都司,封昭武都尉(正四品)。 衍熙身伟貌秀。 会试中,射箭,三牌皆穿靶心,为各省武举叹服。 曾任济南提塘、徐州营守备。 诰封武德骑尉(正五品)。 王金奎:字文甫,号石农,生卒年不详,今富国镇杏行村人。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恩科举人,朝考二等。 初任广东盐课大使,到粤后,不善于应酬,值宋晋之开局修《山东通志》, *** 回里任采访,经常与济南名士和知识界人士在一起探讨学问。 他嗜书成癖,遇好书即买,钱不够时以衣服作抵押。 家藏书不下万卷。 深通金石学,考据精详,品鉴无讹。
4,沾化县的历史
沾化境域,商属蒲姑(又名薄姑)国。周属齐国。秦朝属厌次县地。西汉,东南部属千乘郡湿沃县(即漯沃县),西南部属平原郡富平县,西北部属渤海郡阳信县。东汉,东南部属乐安国千乘县,西南部属平原厌次县,西北部仍属渤海郡阳信县。三国时期,地属魏。东部为乐陵国湿沃县地,西部为厌次、阳信县地。西晋因魏制,隶属未变。东晋、南北朝为乐陵郡阳信县、厌次县、湿沃县地。隋代,西部为渤海郡阳信县地,东部为渤海郡蒲台县地。唐朝,621年(武德四年)改渤海郡为棣州,县境遂属棣州。688年(垂拱四年)析蒲台、厌次置渤海县,并于渤海县建招安镇(今沾化古城),今县境即为棣州渤海县招安镇地。742年(天宝元年),改棣州为乐安郡,招安镇随县改属乐安郡。760年(上元元年)乐安郡复称棣州,招安镇仍属棣州渤海县。五代十国时期,956年(周显德三年)置滨州,割棣州之渤海、蒲台两县属之,招安镇随县属滨州。北宋初年,渤海县招安镇仍属滨州。1042年(庆历二年)升招安镇为县,此为建县之始。1073年(熙宁六年)又省县为镇复入渤海县,1079年(元丰二年)复置招安县。1126年(靖康元年)宋被金灭亡,招安县归金朝,仍属滨州,1195年(金明昌六年)更招安县为沾化县。元代,初沿金制,1262年(中统三年)沾化县属滨棣路,1265年(至元二年)后,沾化县属济南路滨州。明代,沾化县属济南府滨州。清初袭明制。1734年(雍正十二年)改武定州为府,沾化县属武定府。1913年废府设道,沾化属岱北道。1914年改岱北道为济南道,沾化县随属。1925年设武定道,沾化县改属武定道。1928年废道,县直隶于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划沾化县属鲁北行政区,抗日民主政府划沾化县属冀鲁边区。1941年10月后归清河区,1944年1月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为渤海行政区,沾化县属渤海区第四专区。1949年属渤海区垦利专区。1950年撤销渤海区,建惠民专区,沾化县改属惠民专区。1958年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利津县并入沾化县,沾化县属淄博专区。1961年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分治,利津县复制,沾化县属惠民专区。1967年专区改称地区,沾化县属山东省惠民地区。1992年3月,惠民地区改称滨州地区,沾化县属滨州地区。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滨州地区设立地级滨州市,沾化县属滨州市。 2014年9月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滨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119号),撤销沾化县,设立滨州市沾化区,以原沾化县的行政区域为沾化区的行政区域,沾化区人民政府驻富国街道金海五路1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