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襄樊发生过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1、楚巴邓鄾之战
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小国林立,在襄樊一带发生了多次战争。见诸于史载的即达5次。楚巴邓鄾之战是比较大的一次。
这次战争发生在周桓王十七年,鲁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其根本原因是日渐强大起来的楚国积极向外发展,不断扩充兵力,问鼎中原,图谋霸业。具体原因是楚国派往邓国(今樊城西北6公里)的使臣道朔和楚国的友国巴国的使者,遭到邓国西南边境的属邑鄾人的袭击,财物被抢走,道朔和巴国的使者被杀死。这样就惹怒了楚王,于是就在当年的夏天派遣斗廉率楚巴军队包围了鄾国。邓国为了援救鄾国,就派遣大将养甥、聃甥率领邓军前去抵抗楚巴军。邓军与楚巴军三次交锋,不分胜负。后来斗廉用计谋将巴军列为横阵和邓军交战,并令楚军伪装败退,邓军误以为楚军失利,便乘势追击,结果遭到楚巴军的夹击,邓军招架不住而大败。鄾人也连夜逃散。
2、楚令尹孙叔敖作云梦泽
公元前604年,楚国令尹(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孙叔敖激沮水作云梦大泽,起杨水,以通江汉,使襄樊至江陵的水路缩短千余里。
3、秦国大将白起攻鄢
这次战争发生在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9年)。是秦国相继攻伐六国的战争之一,亦是楚灭亡前夕的一次战争。秦国首先攻占楚国属地邓,置邓县。接着又派大将白起率大军攻取楚国之地鄢(今襄樊宜城辖地)。白起在今南漳武镇西蛮河中垒石筑坝,开渠引水灌鄢,破城,占领鄢地。秦王封白起为武安君,武安镇之名由此而得。从公元前279年算起,武安镇已有2280年的历史了。白起所开之渠称白起渠,后来被用来灌溉南漳、宜城的农田,至今渠还在。
4、刘秀兄弟舂陵起兵反新莽
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富者占地数十万亩,广大农民穷得无立锥之地。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夺西汉政权,建立新莽政权,并宣布改制,实行土地国有和盐铁由政府专营,改革币制等。王莽改制,并不是当时的政治或社会需要,而是在盲目附会所谓西周的制度或迷信思想,以抬高他个人的声威。不仅毫无积极意义,相反,还为国家、社会制造了更大的混乱。王莽一再改变币制,使币制混乱,大批的人民破产。王莽还侮辱少数民族,对匈奴、东北和西南少数民族不断发动战争。王莽末年,天灾人祸连年不断,湖北、山东一带又遭天灾,起义便先在这里爆发了。�公元17年,饥民在王匡、王凤领导下起义。他们聚集在绿林山里,称“绿林军”。公元18年,樊崇在琅邪(今山东诸城一带)起义,因起义军把眉毛涂成红色,所以叫“赤眉军”。由于王莽篡汉等原因,侵犯了刘氏宗室的利益,也触怒了一些官僚,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参加了反对王莽的斗争。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南阳白水(今襄樊枣阳市吴店镇)人刘纟寅率宗族、宾客七八千人,起兵于舂陵(今枣阳),他的弟弟刘秀率宾客起于宛(今河南南阳),后与刘纟寅军会合,共同反对王莽政权。刘秀时年28岁,从此开始了他争夺天下复兴汉室的军事、政治生涯,最终登上了最高统治者的宝座,成为东汉开国皇帝。
5、刘表把荆州治所迁至襄阳
东汉时,荆州刺史治所在武陵汉寿(今属湖南),襄阳只是荆州南郡的属县。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献帝以刘表为荆州刺史,自汉寿徙治所于襄阳。襄阳从第三级地方机构所在地,第一次一跃而成为统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和河南、贵州及两广一部的荆州的首府,成为荆州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变化,对襄樊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刘备“三顾茅庐”
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诸葛亮13岁时,他们姐弟四人跟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山东老家赶赴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任所。不久,汉朝廷又派朱皓到任,失掉官职的诸葛玄只好带着诸葛亮姐弟四人前往荆州投靠荆州牧(治所襄阳)刘表。到襄阳后,诸葛亮因年幼,就到刘表办的“学业堂”里读书。大约在诸葛亮17岁时,他的叔父诸葛玄去世。失去生活依靠,又不愿到刘表处做官的诸葛亮这时就迁居离襄阳20余里的隆中,从此度过了10年躬耕苦读生活,并逐步成长为一个识时务的“俊杰”。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正是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基础,从而使三国分治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发展阶段。
7、孙坚刘表鏖战凤林关
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在襄阳城南凤林关曾发生了孙坚与刘表之战。原因是袁术与其从兄袁绍有隙,而袁绍与刘表相结。这样,袁术就与孙坚联合。加之孙坚也想扩展自己的势力,于是就在此年发兵攻打刘表。刘表派部将黄祖应战,与孙坚相遇于樊城、邓塞之间。双方交战,孙坚兵将勇猛,黄祖兵败坚守襄阳。刘表令黄祖趁黑夜秘密出城调集援军,又在襄阳城南岘山下被孙坚打败,孙坚乘胜连夜率骑兵绕道前进攻打襄阳。由于刘表熟悉襄阳一带山势地情,便令黄祖在襄阳城南的凤林关设下埋伏,当孙坚乘胜夜追黄祖经过凤林关时,遭到刘表伏兵袭击,孙坚被乱箭射死,其余孙军败走。刘表取得战争胜利。
8、水淹七军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荆州守将关羽与曹操将曹仁等在樊城为中心的荆襄地区,进行了震惊华夏的一场战争。俗称“水淹七军”。
三国时期,荆州(包括南阳、南郡、江夏、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七郡)具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是曹操、孙权、刘备三方必争之地。赤壁之战后,曹操军队虽然被迫撤出江陵,但他除了仍占据着南阳郡外,还占据着南郡的北部,立为襄阳郡,置荆州刺史统领。孙权占据着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刘备夺取荆州南部四郡后,任荆州牧,因为原荆州治所襄阳在曹操手里,他只得驻于公安,后来所谓刘备“借荆州”,实际上只是孙权把自己占据南郡的南部借给刘备。“借荆州”是孙权、刘备双方在强敌曹操面前互相利用,共同对付曹操的产物。所以,孙权既不愿长期把荆州借给刘备,刘备也不愿轻易将荆州还给孙权。这样,荆州便成了曹、孙、刘经常争夺的地带。刘备占领益州之后,荆州掌握他的手中,便可以成为一个随意启闭的门户,既可以北出河南,进击曹操,也可以顺流东下,直取孙权。这对曹操、孙权都是个威胁。所以,曹、孙两家都不愿刘备占据荆州。孙、刘两家为争夺荆州曾发生过两次大的斗争。一次是孙权谋划明取西蜀,暗取荆州,然后先据襄阳,进击曹操。由于此谋被刘备识破,把守住入蜀要道,而使孙权之谋未能实现。再一次是刘备占据益州的第二年(公元215年),孙权曾向刘备索还荆州,刘备借口等夺取凉州再还荆州。结果惹得孙权大怒,派吕蒙领兵袭取了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为夺回三郡,刘备亲自引兵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时属长沙郡,今湖南益阳西),一场争夺荆州的大战即将爆发。后来只是因为曹操进攻汉中,刘备才主动同孙权讲和,双方商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归孙权,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但这只是孙、刘争夺荆州矛盾的暂时缓和,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孙、刘平分荆州后,刘备实际上只占据荆州七郡中的两个半郡。为了实现全据荆州的目的,刘备守将关羽就在建安二十四年,乘着当时有利时机发动了襄樊战役(“水淹七军”)。
襄樊战役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开始,到十二月关羽被东吴擒杀,历时约7个月(因是年闰十月)。大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七月至九月,关羽虽有被曹军流矢射中其左臂(《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被庞德射中额(《三国志·魏书·庞德传》)、刮骨去毒之小挫,但从整个战局来说,关羽军攻势凌厉,曹仁军连连败北。关羽军胜利的表现:一是水淹七军,擒于禁;二是斩庞德;三是困曹操将吕常于襄阳,曹荆刺史胡〓、南乡太守傅方皆投降于关羽;四是许都以南地区百姓纷纷响应,造成关羽“威震华夏”的声势,使得曹操“议徙都以避其锐
第二阶段,从前十月至闰十月为相持阶段。
第三阶段,从闰十月到十二月,约两个多月时间,从孙权将吕蒙袭取荆州开始,到关羽被擒杀,襄樊战役结束。
襄樊战役,对蜀是极其严重的,关羽全军覆没,丢失荆州,势力大损;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两路出兵北伐曹魏的战略,也因丢失荆州而失去依据;紧接着刘备在为夺回荆州、报东吴袭杀关羽之仇而发动的夷陵之战中惨败,使蜀国的国力大为削弱。对孙权来说,虽然从刘备手中夺取了荆州,把他的势力扩展到三峡以东、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但这是以孙、刘联盟破裂,向曹操屈节称臣为代价的。对曹操来说,他利用孙、刘矛盾主攻关羽,解了樊城之围,保住了疆土,破坏了孙、刘联盟,使其互相争斗不已,取得了战略性胜利。襄樊战役后,三国鼎立的局面便最后形成了。
8、羊祜镇襄阳,军积十年粮
公元269—278年,西晋征南将军羊祜守襄阳,着力经略荆州,与吴国实行“边境交和”,互通绢谷。在边害减轻,戍守巡逻士兵大减的情况下,抽调4万人,垦田800多顷。使羊祜初到襄阳时军无百日粮的状况彻底改变,10年之后,荆州8万士兵已经积有10年余粮。为西晋伐吴奠定了雄厚的物资基础。
9、杜预重开扬夏水道
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自咸宁四年(公元278年)至太康五年(284年),镇守襄阳7年。他在平吴作战后还镇襄阳,为方便漕运,重开江汉间的杨夏水道,使沔、杨、夏三水连接,改变了从江陵至襄阳“此无通路”,绕道数百里的问题。既“内泻长江之险”,又“外通零、桂之漕”。
10、前秦苻丕攻襄阳
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二月,前秦王苻坚派遣征南大将军苻丕、武卫将军苟苌、尚书慕容目韦帅步骑7万寇襄阳,以荆州刺史杨安帅樊、邓之众为前锋,征虏将军石越帅精骑1万出鲁阳关,京兆尹慕容垂、所武将军姚苌帅众5万出南乡,领军将军苟池、右将军毛当、强驽将军王显帅众4万出武当,会攻东晋的军事重镇襄阳。
夏,四月,前秦兵至沔北,东晋梁州刺史朱序认为前泰兵无舟楫,不以为忧。既而前秦将石越帅骑兵5000浮渡汉水,朱序方惊惶惧怕,固守襄阳城中。朱序之母韩氏闻秦兵将至,自登城履行,至西北隅,以为不固,帅百余婢及城中女丁筑城于其内。及秦兵至,西北隅果溃,众移守新城,襄阳人谓之夫人城。东晋大将桓冲在上明,拥兵7万,惮秦兵之强,不敢援进。苻丕欲急攻襄阳,苟苌曰:“吾众十倍于敌,糗粮山积,但稍迁汉、沔之民于许、洛,塞其运道,绝其援兵,譬如网中之禽,何患不获。而多杀将士,急求成功哉!”苻丕从之。慕容垂攻克南阳,俘擒太守郑裔后与苻丕会合攻襄阳。
十二月,前秦御史中丞李柔劾奏:“长乐公丕等拥众十万,攻围小城,日费万金,久而无效,请征下廷尉。”秦王苻坚曰:“丕等广费无成,实宜贬戮;但师已淹时,不可虚返,其特原之,令以成功赎罪。”于是黄门侍郎韦华持节切让丕等,赐丕刽曰:“来春不捷,汝可自裁,勿复持面见吾也!”�苻丕等见诏惶恐,乃命诸军并力攻襄阳。东晋令冠军将军南郡相刘波帅兵8000救襄阳,波畏秦,不敢进。苻丕这时采取佯退策略,以迷惑晋军。朱序屡出将,破秦出,引退稍远,序不设备,给秦军以可趁之机,秦军再次大举进攻,并收买了李伯护作内应,于第二年春,攻克襄阳,俘朱序,送往长安。秦王苻坚以朱序能守节,拜为度支尚书;以李伯护为不忠,斩之。
11、萧衍起兵襄阳反南齐
齐永元二年(公元500年)十二月,雍州刺史梁王萧衍起兵襄阳反南齐。率甲士万余人,马千余匹,船三千艘,顺汉江东下,第二年冬,攻入建康(今南京)。公元502年,建立了萧梁政权。
12、岳飞收复襄阳等六郡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三月十三日,南宋政权把进军收复襄阳等地的决定送达岳飞军营。岳飞愉快地去执行这一使命。他决定委派既曾在河南地区与金、伪军多次交过战,又熟悉襄、邓以至中原地区的地理形势的牛皋做康、邓、襄、郢安抚副使,兼统“踏白军”。不久,又改命牛皋为神武后军中部统领兼制置司中军统领。
是年五月初一日,南宋王朝任命岳飞为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兼黄复州汉阳军德安府制置使。还把荆南镇抚使司的军马全部拨归岳飞,以增强岳家军的实力。
南宋王朝还命令韩世忠以万人屯泗上为疑兵,刘光世选精兵出陈、蔡,合势并进,相为犄角,以作声援。
除户部员外郎沈昭远专力筹措军饷外,宋高宗赵构还亲笔下诏给鄂州、岳州以及附近各地的监司和帅守,要他们随宜供岳飞军的粮饷,不得使其稍有短缺。
岳飞在接受到收复襄阳府六州郡任务之后,首先严饬全军:在进军途中严格遵守纪律,时下正是禾稼满地的时候,兵马经行,万不得有所践踏。在其后的行军过程中,岳家军确实做到了秋毫无犯。岳飞军首先从江州移到鄂州,再从鄂州渡江北进。
五月初五,岳家军首先围攻郢州(今湖北钟祥县)。伪齐的郢州知州名叫荆超,骁悍勇武,素有“万人敌”的称号。岳飞派人前去劝降,他拒不接受,并以长寿县的伪知县刘楫为谋主,凭城固守。岳飞又派张宪去劝降,他不但不从,反而破口大骂。岳飞大怒,亲自率兵攻城,杀死敌军7000人,攻占郢州,荆超投崖自杀,刘楫被活捉。接着,岳飞军兵分两路:张宪、徐庆分兵东向去攻取随州(今湖北随州市),岳飞则率兵直趋襄阳。
李成迎战,左临襄江。岳飞笑曰:“步兵利险阻,骑兵利平旷。成左列骑河岸,右列平地,虽众十万何能为?”举鞭指王贵曰:“尔以长枪步卒击其骑兵。”指牛皋曰:“尔以骑兵击其步卒。”合战,马应枪而毙,后骑皆拥入江,步卒死者无数。李成夜逃。岳飞收复襄阳。
东去攻打随州的张宪和徐庆,攻打了好几天而未能把随州攻下。后来牛皋只带三日之粮去攻打随州,未等粮用完,在五月十八日就攻下了随州城,活捉伪知州王嵩,把他押送襄阳。岳云也参加了攻打随州的战役。他手持双锤,首先登上随州城垣。岳云后来所享有的勇冠三军的声誉,当初就是在此时此地赢得的。
李成从襄阳北逃之后,就和金国的刘合李孛堇以及原在陕西的金、伪兵马使合起来,驻屯在邓州的西北,列寨30余处,要在这里和岳家军决一死战。岳飞探明了情况,就先派王贵取道于光化,张宪取道于横林,分路出发,两面夹攻。继尔又派遣董宪、王万各以骑兵伺隙突袭。在这几个方面的汇合掩击下,李成的兵马在各条战线上都被击败,最后他只好逃跑,仅指其部将高仲退入邓州城拒守。岳家军的将士乘高仲还未安排妥当,就于七月十七日攻占了邓州城。6天之后,即七月二十三日,岳家军又恢复了唐州。大约在八月中旬,又攻克了信阳军。南宋王朝依从岳飞的请求,由岳飞委派官员,并酌量分拨一定数量的人马,去镇守这些新克复的6个州郡。继尔南宋政权把襄阳府和郢、随、唐、邓、信阳划为襄阳府路,诏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谭州制置使。凡属这一路各州县守令政绩的考核监察,也都委任岳飞相机措置。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六月,南宋政权又命岳飞屯兵襄阳,以窥中原。
2,襄阳有什么特别玩的?
古隆中
襄阳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名之。境内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湖北文理学院。
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
隆中名景
隆中名景(23张)
军事家诸葛亮的故居。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在鄂西北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区和南漳、谷城交界处,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五大景区。主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十三公里处,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丰富。陈运和诗称“求贤的故事绿了史书”。
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风景旅游区。核心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13公里处。西晋时期已有纪念性建筑,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明代已形成“隆中十景”:三顾堂、躬耕田、小虹桥、野云庵、六角井、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古柏亭、半月溪。
襄阳古城
襄阳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故为历代兵家所看重。襄阳城雄据汉水中游,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城池始建于汉,周长7公里,护城河最宽处250米,堪称华夏第一城池,自
襄阳古文化建筑——北街昭明台
襄阳古文化建筑——北街昭明台(9张)
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襄阳城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城地,与城内的北街、荆州北街古街、仲宣楼、昭明台、绿影壁、谯楼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襄阳城每座城门外又有瓮城也叫屯兵城。
北街,坐落在襄阳城中心——十字街之北。凭借着位于古城南北中轴线、靠近汉江的优势,北街曾是襄阳城内最繁华的街区。主要以鄂西北地区仿明清时期的建筑群为主,马头墙、飞檐错落有致,门窗花格古朴典雅,是襄阳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8]
据《襄阳府志·古迹》记载:“昭明台,在郡城中央,其迹甚古。”因南北朝时梁武帝之子萧统(梁朝文学家,病逝后谥为昭明太子)出生于襄阳,并在此读书,故名昭明台。
水镜庄
水镜庄风景区是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水镜先生)隐居地,现位于南漳县城关城西两公里处;当年刘备马跃檀溪,从襄阳一路往西脱难来到水镜庄,司马徽向他推荐“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由此便引出了“三顾茅庐”、“草庐对”等故事,庄内有刘备的“妨主”的卢马塑像,故亦称白马寺。
水镜庄
水镜庄(5张)
此庄现为国家AAA级景区,被列为国家级隆中风景区和荆山生态旅游区主要景区,是三国热线源头。景区旁即是三道河水镜湖风景区——位于荆楚文明发祥地、楚故都丹阳所在地、和氏璧故乡、三国故事源头,人文资源丰富,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氏璧”(景观为南漳县西南荆山南麓巡检乡玉印岩或抱璞岩)、“司马水镜荐诸葛”(景观即为水镜庄)、“徐庶走马荐诸葛”(景观为南漳县城关徐庶庙)等历史故事均发生于此。景区内三道河水库始建于1959年,为大(二)型水库,坝高46.5米,总长881米,雄伟壮观;水库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水利发电、水产养殖、城镇供水、旅游开发、航运,成为综合功能较强的大型水利工程,具有很好的参观、考察、学习、科普功能。三道河水库灌区有2280多年历史,名扬全国、宏伟壮观的“百里长渠”(南漳县武安镇白起渠),有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在枣宜会战激战殉于渠边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既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富民工程,又是一处可供观光游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米公祠
米公祠位于襄阳市樊城区沿江路西段,原名“米家庵”,是纪念北宋书画家、鉴赏家米芾而建的祠宇。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米芾(公元1051年-1107年),原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又称海岳外史、襄阳漫士。
米公祠
米公祠
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其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与蔡京、苏轼、黄庭坚合称宋代四大书法家。米公祠由三部分建筑群体组成,中轴为主体建筑亭、拜殿、碑廊、宝晋斋、仰高堂,总占地面积为一万二千多平方米。殿堂里珍藏陈列有米芾及宋代大量的墨迹和石刻。拜殿、宝晋斋内悬挂的匾额、楹联琳琅满目,“颠不可及”、“妙不得笔”、“与孟鹿门号两襄阳书传千古,共苏黄蔡称四巨子颠压三人”等题词,是后人对米芾书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评价。
广德寺
广德寺原名云居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位于襄阳市城西10公里处,寺院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 广德寺内多宝佛塔,又名“五星塔”,久负盛名,雄伟壮观,其建筑风格全国独一。
广德寺多宝佛塔
广德寺多宝佛塔
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身系砖石结构。通高17米,分塔座和塔首两部分。塔座高7米,为八方形四券门,上造浅檐,下奠矮基,角贴圆柱,石雕龙首;每方设一佛龛,龛内供一石雕趺坐莲台佛像,四门皆有通南道入内,俗称“八方四门”。正门南向,上额石匾阴刻“多宝佛塔”。檐下横列斗大“佛”字3个。塔内砌八角形亭式塔心柱,也有壁龛坐佛。北面通南一侧,有石阶梯可登座顶。塔身五座小塔和覆盖楼梯口亭组。座顶主塔喇叭塔,高约10米,八方须弥座,刻仰复莲瓣四层,上承复钵式塔肚;再承须弥座,四面饰嵌佛石龛,座上置相轮,顶为铜铸莲花宝顶。主塔四方,各立一小塔,塔身作稍矮,为六角攒尖顶,顶上叠密檐三层,塔身也有嵌佛石龛。东侧阶梯。覆盖的方亭为四角攒尖形,佛塔内外共有佛像48尊。